汶萊教育制度,汶萊1888年淪為英國保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日軍占領,戰後繼續受英國保護,1984年獨立。人口26.6萬(1990年),馬來人占69%, 華人占18%,其餘的為原住居民及其他民族。國教為伊斯蘭教。國語為馬來語,通用英語和華語。主要經濟來源為石油與天然氣。人均國民生產總值22400 美元(1990年)。獨立後,實施新的教育發展計畫,旨在提高教育水平。結合本國民族及其信仰特徵,考慮經濟發展需要,安排課程。教育分學前、初等、中等、高等四級。
幼稚園 1年~2年,國小6年,中學6年(初、高中各 3年),大學4年。公民可享受9年(國小6年,國中3年)免費教育。至 1988年底,全國有公立中學19所,公立國小117所,私立英文學校9所,私立華文學校8所,中小學生約3萬人,教師約3000人。1985年成立第一所大學——汶萊大學,設教育、社會科學等 4個系 24個專業。1987年在校生 479人。此外,還有工藝學院、技術訓練中心、農業訓練中心、護士學校等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國小設國語、算術、國教知識課程;國中設國語、英語、算術、化學、歷史、地理、社會與公民等課程,其中以國語、英語、算術與化學為主。學生還接受農業、家政、商業、銀器製造、木工、圖畫及音樂基本知識教育。高中除注重國語、英語外,還注重文學、化學及技術訓練,尤其重視與石油有關的技術。全國最高教育領導機構為教育衛生部,下設教育局、督學局及考試局。1988年公共教育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