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的啟示——災害倫理學

汶川地震的啟示——災害倫理學

汶川地震的啟示-- --災害倫理學是由劉雪松和王曉瓊著作完成,於2009年1月1日在科學出版社發表。本書是從自然與社會相互作用的角度,側重人與自然的關係,突出了自然災害的社會性一面,一方面由於人類的不當活動加劇了自然災害發生的機率,反過來災害的發生又加劇了人類社會的損失。在此基礎上,從災害認知、關愛人類、關愛生命出發,對災害的分類進行深化,提出一些新的見解,為災害倫理學的建立提供了理論基礎。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汶川地震的啟示——災害倫理學
  • 創作年代:2009-01-01
  • 作品出處:科學出版社
  • 作者:劉雪松,王曉瓊
汶川地震的啟示——災害倫理學




劉雪松,王曉瓊 著

科學出版社

2009年1月出版

定價:38.00

語種:中文

標準書號:978-7-03-023288-5

裝幀:平裝

版本:第一版

開本:B5

責任編輯:張麗娜,趙麗艷

字數:342千字

讀者對象:大專以上文化程度

頁數:277

書類:普及讀物

冊/包:9

編輯部: 東方科龍

附註:
本書目錄
專家評論
讀者評論
我要留言
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之後,牽動了億萬國人的心,這次大地震所反映出來的人與人之間的倫理精神與生命關懷感動了中華民族的每一個人。現代自然災害的發生再也不是單純的自然性破壞事件,人類社會對待自然的生態和諧、對於災害的有效預防、及時有效的應對措施、災後積極的人道關懷與恢復補助對災害的破壞作用都將起到積極防禦的效果。災害中所生髮的抗災精神使人們的倫理責任、道德意識再度經歷洗禮,從災害中倫理道德的框架下重新審視自己。本書作為國內一部研究災害倫理學的理論性著作,通過對於現代災害特點的研究系統地論述了災害中所體現的倫理道德關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結合此次汶川大地震中發生的感人至深的道德事跡,對於災害中所出現的優先逃生、無罪免責、心理損害與倫理創傷的問題展開了深入細緻的分析與研究,針對不同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對於災害中出現的優罪愧疚、無罪愧疚、良心安置提出了新的解決辦法,在現時的背景下對於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災害倫理文化提出了新的構想。
本書適合套用倫理學專業的學習和教研人員、災害知識普及的社會機構和團體、專業救助人員、災害管理人員、對災害關注的廣大社會人群、需要災害心理學知識的人員、想了解逃生避害知識的人閱讀。
導言
第1章 災害華理的基本要素
1.1 何為災害倫理
1.2 災害倫理的基本要素
1.3 災害倫理學與其他倫理學的關係
第2章 災害的存在論(基本)規定
2.1 災害:自然的偶性斷裂性及不可避免性
2.2 人為與自然:災害屬人性
2.3 順時與抗爭:人面對災害的尷尬抉擇
第3章 災害的類型學分析
3.1 自然的災害與人為的災害:致災因子的複雜性
3.2 原發災害與誘發災害:災害的系統性及連續性
3.3 未知災害和已知災害:人類認識災害能力的發展
3.4 不可抗拒災害與可抗災害:應對災害自然科學技術的進步
3.5 犧牲、危害、損失:人類的自然災害認知模式的變化
第4章 人與自然災害之間的自然倫理關係
4.1 倫理學的價值延伸:對人類中心主義的反思與修正
4.2 社會制度的倫理責任:生態學與馬克思主義
4.3 科學技術的道德規範:技術理性批判與工程倫理學
第5章 災害發生時的人倫關係
5.1 災害中的倫理關懷:優先原則的確定
5.2 災害中行為的特殊性:無罪免責原則的確定
5.3 災害中的倫理特殊性:心理損害與倫理創作
第6章 減災、防災、救災中的人倫關係
6.1 生命與財產:誰為第一性
6.2 國家、集體、個人利益:衝突中的痛苦抉擇
……
第7章 災後的生命關懷與倫理補償
第8章 災害倫理與災害文化
第9章 社會主義制度下的災害倫理實踐及其示範意義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