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生物增效技術

污水處理生化系統依靠自身培養、馴化土著的微生物降解污染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污水處理生物增效技術
  • 定義:污水處理生化系統依靠自身培養、馴化土著的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方法
產生的原因,優點,適用範圍,經濟成本,

產生的原因

存在的缺點:
(1)系統啟動時間長
(2)處理效率低
(3)抗衝擊能力差
(4)無法處理難處理、有毒性物質、硝化反硝化要求高的污水
(5)無法適應國家環保標準提升
(6)無法適應複雜的工業污水處理
(7)所需反應周期長,所需配套設施占地面積大等等
這些缺點限制了污水處理生化方法的套用,促生我們要研究更有適應性的微生物菌種,從而污水處理生物增效技術得以誕生。

優點

(1)沒有固定投資的長效解決方案
(2)簡化污水處理運轉操作維護的解決方案
(3)全面改進污水處理系統的解決方案直接解決問題的核心:污泥菌種
(4)無需增加設備提標
(5)改善針對不同水質特點針對性去除
(6)環保方案無二次污染

適用範圍

廣泛地說,凡是有用生物進行廢水處理的地方,都可以進行生物增效。比如:新建城市或工業廢水處理設施的啟動;現有化工、電子、醫藥、印染、造紙、食品、屠宰、石化、鋼鐵、皮革廢水處理系統能力的加強;廢水處理設施抗波動能力的提高等等。
然而生物增效不僅使用於此。
從套用上來分:
(1)微生物強化:特殊化合物的去除、厭氧沼氣產量提高、低溫高溫等極端環境耐受、系統反應加速等方面
(2)工業生物清潔:設備保養、管道疏通、環境整潔等方面
(3)異味控制:揮發性異味有機物預防治理等方面
(4)固體廢棄物管理:垃圾填埋場、污泥處理站等固體污染物方面

經濟成本

(1)不增加硬體設施、不改變原有工藝構築物設計
(2)不需要水電等後期運行維護投入
(3)不需要專有人員職守節約人力成本
(4)無二次污染節約後續治理成本
(5)作用持久、無需追加成本
(6)降低污水處理綜合成本,節約能耗和沼氣回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