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推進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實施意見

《關於推進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實施意見》是2023年12月12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印發的檔案。

全文,答記者問,專家解讀,之一,之二,之三,

全文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委、管委、局)、生態環境廳 (局) :
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污水處理既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動溫室氣體減排的重要領域。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要求,推動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系統觀念,協同推進污水處理全過程污染物削減與溫室氣體減排,開展源頭節水增效、處理過程節能降碳、污水污泥資源化利用,全面提高污水處理綜合效能,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快美麗中國建設。
到2025年,污水處理行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取得積極進展,能效水平和降碳能力持續提升。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5%以上,建成100座能源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的污水處理綠色低碳標桿廠。
二、強化源頭節水增效
(一)加強源頭節水減排。深入實施國家節水行動,減少生產生活新水取用量和污水排放量。加快海綿城市建設,提升城市蓄水、滲水和涵養水能力,削減雨水徑流污染。推動工業企業和園區廢水循環利用,實現串聯用水、分質用水、一水多用和梯級利用,嚴重缺水地區示範推動工業園區廢水套用盡用。規範工業企業、園區和醫療機構排水管理,對於污染物不能被城鎮污水處理廠有效處理或可能影響污水處理廠出水穩定達標的廢水,嚴格限制進入市政污水收集處理系統。
(二)提升污水收集效能。加快消除城鎮污水收集管網空白區,建設城市污水管網全覆蓋示範區。有序推進雨污分流改造,除乾旱地區外,新建城區原則上實施雨污分流。以老舊城區為重點,開展老舊破損、混錯漏接等問題管網診斷修復更新,實施污水收集管網外水入滲入流、倒灌排查治理。對於進水生化需氧量濃度低於100毫克/升的污水處理廠,從嚴審批核准新增污水處理能力,推行“一廠一策”整治。合理規劃建設污水處理廠,鼓勵生活污水就近集中處理,減少污水輸送距離。土地資源緊缺的城市可建設全地下/半地下式污水處理廠,鼓勵通過建設公園綠化活動場地等方式合理利用地上空間,提升區域環境品質和城市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三、加強污水處理節能降碳
(三)開展節能降碳改造。推廣選用高效節能的電機、風機、水泵、照明器具等通用產品設備,結合廠區升級改造,加快淘汰老舊低效的重點用能設備。最佳化負荷匹配,避免“大馬拉小車”。推廣建設智慧水務管理系統,開展全過程智慧型調控與最佳化,實現精準曝氣與回流控制、泵站變頻調控與負載匹配、數字計量精準加藥等。推廣污水源熱泵技術,對廠內及周邊區域供暖供冷。鼓勵發展節能降耗專業服務,推廣契約能源管理模式。
(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科學開展污水管網清淤管護,減少甲烷排放。支持依法依規將上游生產企業可生化性強的廢水作為下游污水處理廠碳源補充。加強高效脫氮除磷等低碳技術套用,減少脫氮過程氧化亞氮逸散。鼓勵污水處理廠使用植物除臭劑、環保型絮凝劑等新型綠色藥劑。
(五)加大可再生能源套用。在光照資源豐富地區推廣“光伏+”模式,在保證廠區建築安全和功能的前提下,利用廠區屋頂、處理設施、開闊構築物等閒置空間布置光伏發電設施。積極布局智慧型微電網、新型儲能設施,提高可再生能源套用穩定性,鼓勵有條件的污水處理廠參與電力需求側回響。各地結合實際情況,推動污水(污泥)處理廠通過自建可再生能源設施、積極參與綠證交易等方式,擴大可再生能源消納規模。
(六)推動再生水利用。堅持以需定供、分質利用、就近利用,擴大再生水利用場景,統籌推進再生水用於工業生產、市政雜用、生態用水等。將再生水合理納入高耗水項目和洗車、高爾夫球場、人工滑雪場等特種行業計畫用水管理,對於具備利用條件的用水戶充分配置再生水。結合當地自然稟賦及社會發展需要,有序建設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工程。缺水城市新建城區要提前規劃布局再生水管網,鼓勵沿工業園區建設再生水廠。西北乾旱地區因地制宜推廣再生水“冬儲夏用”。
四、推進污泥處理節能降碳
(七)推廣低碳處理工藝。在污泥穩定化、無害化處置前提下,逐步壓減污泥填埋規模,積極採用資源化利用等替代處理方案。在確保運行參數穩定、配套高效污染治理設施前提下,可利用垃圾焚燒廠、火力發電廠、水泥窯等設施處理能力協同焚燒處置污泥,並將新增廢氣污染物納入排污許可管理。污泥單獨焚燒時,鼓勵乾化和焚燒聯用,採用高效節能設備和餘熱利用技術,提高污泥熱能利用效率。
(八)加強能源資源回收利用。加強污泥沼氣回收利用,推廣沼氣熱電聯產。遵循“安全環保、穩妥可靠”的原則,積極採用好氧發酵、厭氧消化等工藝,回收利用污泥中氮磷等營養物質。積極推廣污泥土地利用,鼓勵在滿足相關標準和規範的前提下,將處理後的污泥作為肥料或土壤改良劑,用於國土綠化、荒漠改良、礦區修復等。推動污泥焚燒灰渣建材化和資源化利用。加大科普宣傳,消除認識誤區,暢通污泥資源化產品市場出路。
五、完善支持政策
(九)強化標準引導。落實精準治污、科學治污要求,各地方應突出問題導向,基於本地區經濟社會情況、流域水環境容量、污水水質等因素,統籌考慮能耗、藥耗增加,科學合理、因地制宜制定污水排放地方標準。做好再生水利用系列標準制修訂工作。研究制定城鎮污水處理碳排放統計核算、監測計量等相關標準。加快制定《協同降碳績效評價 城鎮污水處理》國家標準,適時開展績效評價工作。
(十)加大科技支撐。開展污水處理綠色低碳關鍵技術攻關,重點突破高濃度有機廢水和高鹽廢水處理與循環利用、高性能膜材料、環保型藥劑、溫室氣體控制、智慧型監測與最佳化控制等關鍵共性技術,推動大數據、人工智慧、數字孿生等數位技術與污水處理工藝融合發展。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強污水污泥資源化利用、減污降碳協同等創新技術科技成果轉化、技術集成示範和套用推廣。
(十一)完善激勵政策。加大對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升級改造項目的資金支持力度,將符合條件的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範圍,支持符合條件的項目發行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申請綠色信貸或通過綠色債券融資。推動建立污水處理服務費與污水處理廠進水污染物濃度、污染物削減量、出水水質、污泥無害化穩定化處理效果掛鈎的按效付費機制。落實環境保護、節能節水等領域稅收優惠政策。將污水(污泥)處理廠光伏發電、沼氣發電等綠色電力納入電網企業保障性收購範圍,依規向符合條件的項目核發綠色電力證書。
(十二)建設綠色低碳標桿廠。推動建設一批能源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的污水處理綠色低碳標桿廠。鼓勵標桿廠實施“廠—網—河(湖)”一體化專業化運行維護,開展新理念、新技術、新設備的先行先試。加強對配套工程建設的各類要素保障,推動重點工程項目有序實施。總結推廣標桿廠建設的經驗模式和實踐案例,引導全行業對標對表。鼓勵各地依託標桿廠打造宣傳教育基地和實踐教學基地,加強綠色低碳理念的宣傳教育。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推進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重要意義,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各省(區、市)發展改革、住房城鄉建設、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要結合本地實際抓好工作落實,摸排本省份處理能力10萬噸/日以上的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廠)能耗及碳排放情況,明確建設改造目標和建設任務,推動本地區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國家發展改革委
住房城鄉建設部
生 態 環 境 部
2023年12月12日

答記者問

問:《實施意見》出台的背景是什麼?
答: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污水處理既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動溫室氣體減排的重要領域。近年來,我國污水收集處理設施不斷完善,截至目前我國已建成城市和縣城污水處理廠近5000座,總處理能力超過2.5億立方米/日,城市污水處理率超過98%,但污水收集效能偏低、污水處理過程溫室氣體排放較多、能源資源回收利用水平不高等問題仍然存在。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要求,推動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助力碳達峰碳中和任務目標實現,我委聯合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了《實施意見》。
問:《實施意見》提出了哪些目標?
答:根據我國污水處理行業實際,《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污水處理行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取得積極進展,能效水平和降碳能力持續提升。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5%以上,建成100座能源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的污水處理綠色低碳標桿廠。
問:推動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包括哪些重點任務?
答:《實施意見》部署了三方面重點任務,覆蓋污水收集處理全過程:一是強化源頭節水增效。加強源頭節水減排,加快補齊污水收集短板,最佳化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布局,減少污水輸送距離。二是加強污水處理節能降碳。實施節能改造,強化數字賦能,最佳化負荷匹配,加強溫室氣體排放管控,加大可再生能源套用,推動再生水利用。三是推進污泥處理節能降碳。推廣低碳污泥處理工藝,加強污泥沼氣回收利用,推動污泥資源化利用。
問:《實施意見》提出了哪些支持政策?
答:《實施意見》提出四方面支持政策:一是強化標準引導。科學合理、因地制宜制定污水排放地方標準,做好再生水利用系列標準制修訂工作,研究制定城鎮污水處理碳排放統計核算和監測計量等相關標準,加快制定《協同降碳績效評價 城鎮污水處理》國家標準。二是加大科技支撐。開展污水處理綠色低碳關鍵技術攻關,推動數位技術與污水處理工藝融合發展,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技術集成示範和套用推廣。三是完善激勵政策。加大對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升級改造項目的資金支持力度,完善污水處理收費機制,落實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和綠色電力證書相關政策。四是建設綠色低碳標桿廠。推動建設一批能源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的污水處理綠色低碳標桿廠,總結推廣標桿廠建設經驗,引導全行業對標對表。

專家解讀

之一

一、深刻認識推動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重要意義
(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保障。污水收集處理是推進污染治理、改善人居環境的關鍵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污水處理取得顯著成效,2022年全國城市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已突破2.1億立方米,污水處理率增長至98.1%。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污水收集效能仍有較大提升空間,2022年,全國城市污水收集率約70%。推進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提高污染物收集處理效能,有助於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推動美麗中國建設。
(二)實施全面節約戰略的重要抓手。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施全面節約戰略。但近年來隨著污水處理排放標準逐步提升,處理工藝逐步深化,污水處理廠資源能源消耗進一步增加,污水污泥資源化利用水平仍有待進一步提升。推動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對促進能源資源節約集約和循環利用具有積極意義,有助於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
(三)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的有力支撐。據有關統計,污水處理行業碳排放量約占全社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1%~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候變化第二次兩年更新報告》測算,污水處理也是氧化亞氮、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重要來源之一,約占全社會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的4%~6%。推進污水處理行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勢在必行,將對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二、多層次、全領域建立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新模式
(一)多維度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目標。《實施意見》堅持節能降耗和開源增效兩手發力。一是強調通過使用高效節能的產品設備、發展節能降耗專業服務等,減少污水處理能耗物耗。二是提出通過推廣“光伏+”模式等手段加大可再生能源套用,積極布局智慧型微電網、新型儲能設施,提高可再生能源套用穩定性。
(二)全流程挖掘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潛力。《實施意見》突出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針對污水處理的源頭、收集、處理和循環利用等全流程各環節,從工藝選擇、技術路線、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協同推進減污降碳,全面提高污水處理綜合效能。
(三)多渠道凝聚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共識。提供多元化激勵政策,《實施意見》提出加大對相關項目的資金支持力度,通過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綠色信貸或綠色債券等方式拓寬融資渠道,在價格、稅收、核發綠證等方面也作出具體安排。此外,《實施意見》指出,要加強綠色低碳理念的宣傳教育,消除認識誤區,形成全社會綠色發展合力。
三、多措並舉,開拓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新路徑
(一)堅持規劃引領、規範有序。加強統籌謀劃,《實施意見》要求對污水管網、污水處理廠、再生水管網、再生水廠的規劃、布局、建設進行系統安排,減少污水、再生水運輸距離。健全標準規範體系,《實施意見》明確科學合理制修訂污水排放地方標準、再生水利用系列標準、城鎮污水處理碳排放統計核算、監測計量等相關標準,加快制定《協同降碳績效評價 城鎮污水處理》國家標準,為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工作開展提供標準支撐。
(二)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實施意見》提出,堅持以需定供、分質利用、就近利用,擴大再生水利用場景,統籌推進再生水用於工業生產、市政雜用、生態用水等;結合當地自然稟賦及社會發展需要,有序建設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工程。同時,《實施意見》針對土地資源短缺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西北乾旱地區再生水利用方式的選擇等提出針對性的技術方案。
(三)堅持問題導向、重點突破。對於污水收集效能較低問題,《實施意見》明確,以老舊城區為重點,開展老舊破損、混錯漏接等問題管網診斷修復更新,實施污水收集管網外水入滲入流、倒灌排查治理。對於進水生化需氧量濃度低於100毫克/升的污水處理廠,《實施意見》提出,從嚴審批核准新增污水處理能力,推行“一廠一策”整治。
四、協同發力,探索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新機制
(一)強化科技創新引領作用。一是加強關鍵技術攻關及新技術融合發展,《實施意見》提出,要重點突破高濃度有機廢水和高鹽廢水處理與循環利用、高性能膜材料、環保型藥劑、溫室氣體控制、智慧型監測與最佳化控制等關鍵共性技術,推動數位技術與污水處理工藝融合發展。二是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實施意見》明確,要加強污水污泥資源化利用、減污降碳協同等創新技術科技成果轉化、技術集成示範和套用推廣。
(二)發揮標桿示範帶動作用。《實施意見》提出“建設城市污水管網全覆蓋示範區”的具體要求,加快消除城鎮污水收集管網空白區,提升污水收集效能。同時,《實施意見》指出,到2025年建成100座能源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的污水處理綠色低碳標桿廠,鼓勵標桿廠實施“廠—網—河(湖)”一體化專業化運行維護,通過開展新理念、新技術、新設備的先行先試,引領全行業發展。
(三)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強調數字賦能,《實施意見》指出,推廣建設智慧水務管理系統,開展全過程智慧型調控與最佳化,實現精準曝氣與回流控制、泵站變頻調控與負載匹配、數字計量精準加藥等;推動大數據、人工智慧、數字孿生等數位技術與污水處理工藝融合發展,推動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決策管理數位化、信息化、智慧化轉型。
總體而言,《實施意見》堅持系統觀念,錨定目標、聚焦重點,推動建立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新模式、新路徑、新機制,通過減污和降碳的深度耦合和同頻共振,實現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目標清晰、指導性強。各地區、各部門應充分認識推進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重要意義,加強設施規劃建設運營管理,健全完善工作機制,統籌兼顧、久久為功,助力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實現,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作者:王凱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龔道孝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水務院院長、廈門分院院長)

之二

一、充分認識建設污水處理綠色低碳標桿廠的重要意義
(一)綠色低碳是城鎮污水處理的必然方向。經過30多年特別是近10年來的高速發展,我國污水處理取得了巨大成績。但是,一些工程建設中可持續發展理念缺位,以高能耗高物耗為代價實現污染物削減與減排,造成了“減排污染物、增排溫室氣體”的局面。隨著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危機以及資源枯竭等問題日益凸顯,綠色低碳成為新時期環境保護的新目標和新路徑。
(二)建設綠色低碳標桿廠是推動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重要抓手。污水處理廠是水環境治理的重要環節。近年來,污水處理行業積極開展了面向綠色低碳目標的工程探索,並取得一定成效。例如,2021年正式投運的宜興城市污水資源概念廠,在日處理2萬立方米污水的同時,日產生沼氣產量5000—6000立方米,日發電量可達10000—12000度,實現了整個設施的能源自給,創新性地實現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意見》提出在全國建成100座污水處理綠色低碳標桿廠,將成為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重要抓手,推動行業的技術進步,促進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二、用新理念引領綠色低碳標桿廠的高標準建設
(一)標桿廠建設要強調“水質永續”。要實現“水質永續”,綠色低碳標桿廠出水水質既要滿足水環境保護需求,也要面向水資源可持續循環利用的要求;不只是對有機物﹑氮﹑磷﹑重金屬以及常規污染物有效去除,也要關注環境激素等新污染物。實現“水質永續”可避免反覆提標改造。
(二)標桿廠建設要強調“能量自給”。污水處理是能源密集型行業,占全社會總能耗超過1%。同時,污水中又蘊含大量能量,能源利用潛力巨大,通過相關技術合理開發,可一定程度滿足污水處理過程的用能需求。
(三)標桿廠建設要強調“資源循環”。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除含有大量有機質外,還富含氮﹑磷﹑鉀等元素,無害化處理後可進行多元化循環利用。
(四)標桿廠建設要強調“環境友好”。“環境友好”本質上不是建築物和景觀等外在的獨特和優美,而是能確保出水、出料、出氣等所有排出物的生態與健康安全,並立體展現其感官舒適、建築和諧、環境互通、充滿愛意等美好特徵,進而實現與周邊社會的心理互信。
三、多措並舉,探索適宜的綠色低碳技術路線
(一)標桿廠建設要把資源循環和能量回收放在首要位置。標桿廠建設方案要進行低碳評價,確保污水處理、再生和循環過程的低碳綠色。對現有污水處理廠綠色低碳改造前,要全面分析運行資料,進行“健康體檢”和排放統計核算或監測,找出低碳綠色瓶頸,在此基礎上編制改造方案。另外,要積極推廣污泥土地利用,鼓勵在滿足相關標準和規範的前提下,將處理後的污泥作為肥料或土壤改良劑,用於國土綠化、荒漠改良、礦區修復等。除了污泥消化產生沼氣,還要加強污水水源熱泵和光伏發電的能量回收。要鼓勵整合行業資源,將餐廚垃圾與污泥進行協同厭氧消化,提高資源循環和能量回收綜合效益。
(二)標桿廠工程設計要以高效低碳為基本原則。綠色低碳標桿廠首先要杜絕高能耗﹑高物耗﹑高碳排放工藝,積極採用高效低碳工藝技術。另外,最佳化工藝流程至關重要,許多處理廠工藝流程冗長﹑工藝單元功能重疊,既浪費投資也增大能耗。標桿廠機電配置要注重提高能效,要選用高能效機電產品,要加強負載管理,尤其要使泵﹑風機等流體機械在高效工況下運行。
(三)要加強現有污水處理廠的綠色低碳改造。按照綠色低碳要求,一大批現有污水處理廠亟需改造。一是好氧區過長,曝氣量過大,能耗較高;二是缺氧區很短,增加碳源消耗。更普遍的問題是預處理標準過低,大量渣砂尤其是細渣細砂等無機組分進入生物處理系統,導致活性污泥活性降低,整個系統低效運行。據統計,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MLVSS)/混合液懸浮固體(MLSS)低於0.5的污水處理廠占到全行業80%以上。此類問題,應通過系統最佳化和工藝低碳升級得以解決。
(四)強化標準規範指引發揮標桿廠示範作用。要加快制定《協同降碳績效評價 城鎮污水處理》國家標準等標準規範,指導新建污水處理廠有效銜接污水處理與節能降碳環節;對於已建污水處理廠,建議建立評價指標體系,遴選出一批能源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的標桿廠。同時,要加強宣傳引導,推廣標桿廠建設的經驗模式和實踐案例,引導全行業對標對表。(作者:曲久輝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中心研究員,清華大學特聘教授)

之三

一、強調協同增效,提升污水處理減污降碳水平
(一)聚焦減污,強化源頭治理和精準治污。《實施意見》強調深化源頭治理,在生活污水、工業廢水、雨水污染、收集管網等方面分別提出管理措施,在污水進廠前抓好各源頭管控,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同時,《實施意見》強調精準治污,要求各地方突出問題導向,統籌考慮能耗、藥耗增加,科學合理、因地制宜制定污水排放地方標準,避免盲目提標造成資源浪費。
(二)聚焦降碳,重點推動污水和污泥處理節能降碳。污水污泥處理設施不僅是電能和化學品消耗的大戶,在污染物降解轉化過程中還產生大量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是不可忽視的碳排放源。《實施意見》圍繞處理過程節能降碳這一重點任務,提出開展污水節能降碳改造、推廣污泥低碳處理工藝、加大可再生能源套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等具體舉措,最佳化污水污泥處理設施能耗和碳排放管理。
(三)聚焦協同,強化減污降碳的目標協同、任務協同和政策協同。《實施意見》要求堅持系統觀念,協同推進污水處理全過程污染物削減與溫室氣體減排,提出源頭節水協同、智慧化建設協同、因地制宜推廣“光伏+”模式協同、污泥處置資源化協同等措施。充分借鑑水環境污染物核算的經驗,研究制定城鎮污水處理碳排放統計核算、監測計量等相關標準,推動減污降碳的政策協同和制度融合。
二、突出重點環節,構建全過程治理體系
(一)強化源頭節水增效,形成有利於減污降碳的水資源利用新模式。《實施意見》針對部分地區管網建設滯後,導致污水處理設施運行負荷率不足或進水濃度過低的問題,提出進水生化需氧量濃度低於100毫克/升的污水處理廠推行“一廠一策”整治,同時通過加強節水、推動工業企業和園區廢水循環利用、有序推進雨污分流改造、老城區污水收集管網改造等舉措,強化源頭節水減排增效。
(二)突出過程節能降耗,推動污水污泥處理設施綠色低碳化運行。《實施意見》提出加快淘汰老舊低效的重點用能設備、推廣污水源熱泵技術、加強高效脫氮除磷等低碳技術套用、推廣建設智慧水務管理系統、自建可再生能源設施等措施,有助於全面提高污水污泥節能降耗綜合水平。
(三)推動末端治理回用,提高污水污泥資源化利用水平。《實施意見》強調推動再生水利用和加強能源資源回收利用,要擴大再生水利用場景,因地制宜利用再生水,有序建設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工程,加強污泥沼氣回收利用,有效回收利用污泥中氮磷等營養物質,暢通污泥資源化產品市場出路。
三、完善支持政策,夯實工作基礎
目前,我國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相關的政策、標準、導則等尚處於起步階段,技術、資金、市場等要素支撐尚不完備。基於此,《實施意見》提出了四大支持政策,著力打造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一體推進的行動模式。
(一)加強標準引導。因地制宜制定污水排放地方標準,做好再生水利用系列標準制修訂工作,加快制定《協同降碳績效評價 城鎮污水處理》國家標準,摸排本省份處理能力10萬噸/日以上的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廠)能耗及碳排放情況,明確建設改造目標和建設任務。
(二)加大科技支撐。提出要開展污水處理綠色低碳關鍵技術攻關,尤其是推動大數據、人工智慧、數字孿生等數位技術與污水處理工藝融合發展,在污水處理全流程提升智慧型監測技術及自控技術水平,為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提供重要支撐。
(三)完善激勵政策。加大減污降碳升級改造項目的資金支持力度,落實環境保護、節能節水等領域稅收優惠政策,落實支持污水污泥處理設施運用綠色金融、綠色電力納入電網企業保障性收購範圍、污水處理價費改革等價格、稅收、金融政策,引導污水處理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四)建設綠色低碳標桿廠。首次提出到2025年建成100座能源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的污水處理綠色低碳標桿廠,鼓勵標桿廠開展新理念、新技術、新設備的先行先試,加強對配套工程建設的各類要素保障,總結推廣標桿廠建設的經驗模式和實踐案例,引導全行業對標對表。
總體來說,《實施意見》為污水處理行業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工作明確了實施路徑,提供了工作方案。下一步,建議以《實施意見》為引領,務實推進、加快落實,實現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快美麗中國建設。(作者:張英健 中國國際工程諮詢有限公司資源與環境業務部主任)
關於推進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實施意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