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縣農業農村局是江陵縣人民政府工作部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陵縣農業農村局
- 辦公地址:江陵縣人民政府
- 現任領導:侯亭亭
- 所屬地區:江陵縣
江陵縣農業農村局是江陵縣人民政府工作部門。
江陵縣農業農村局是江陵縣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現任領導局長:侯亭亭2...
何文平 何文平,男,漢族,1969年8月出生,大專學歷,中共黨員。現任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 人物履歷 現任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工作分工 主持縣委農辦、縣農業農村局全面工作。
田小強,男,漢族,1972年1月出生,大專學歷,中共黨員。現任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人物履歷 現任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工作分工 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信息、農業品牌建設、服務企業及重點項目、招商引資、信訪維穩、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安全生產等工作。分管農安...
文蓉 ,男,漢族,1969年6月出生,本科學歷,中共黨員。現任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總農藝師。人物履歷 現任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總農藝師。工作分工 負責鄉村振興、現代糧食產業、科技教育、鄉村產業發展、農產品加工、農業信息化、種業管理、農業環保(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農村宅基...
江陵縣農業農村局志願服務隊 江陵縣農業農村局志願服務隊是由江陵縣誌願服務聯合會領導下的志願團體,成立於2019年10月21日。人員規模 該志願團體人員規模是37人,正式成員有37人。聯絡信息 該志願團體的聯絡人是楊蓴,聯絡團體是江陵縣誌願服務聯合會。
夏曉黎 夏曉黎,江陵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2020年6月18日,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評為全省農業產業化工作先進個人。
韓凱,男,1977年8月生,本科學歷,中共黨員。現任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人物履歷 曾任荊州市水產局監察室主任,荊州市農業局辦公室主任,荊州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秘書科科長、荊州市農業農村局一級主任科員,荊州市農業農村局市場與信息化科(對外合作科)科長、一級主任科員。現任湖北省...
段婧,女,漢族,1972年2月出生,大學學歷,中共黨員。現任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財政局黨組成員、縣農村經濟經營管理服務中心主任。 人物履歷 現任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財政局黨組成員、縣農村經濟經營管理服務中心主任。工作分工 主持農村經濟經營管理服務中心全面工作,分管農業農村股、國有資產(債務)事務服務中心,負責駐...
王山,男,漢族,1985年10月生,湖北江陵人,200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9年8月參加工作,湖北民族學院生科院城市規劃專業畢業,大學學歷。現任當陽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人物履歷 2004.09-2008.07 湖北民族學院城市規劃專業學習本科畢業 2008.07-2008.11 江陵縣郵政局工人 2009.08-2013.02 當陽市規劃...
開展全縣生態狀況評估;組織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生物遺傳資源和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監督對生態環境有影響的自然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組織實施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服務;指導農村生態示範創建與生態農業建設;監督管理農村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負責農村環境保護綜合整治考核;負責全縣綠色創建和農村環境宣傳教育工作...
截至2022年末,江陵縣戶籍總戶數(含灘橋)11.13萬戶,總人口為38.03萬人,城鎮戶籍人口14.20萬人,農村戶籍人口23.82萬人。其中女性人口18.76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738人,死亡人口2574人,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率是下降2.20‰。經濟 綜述 2022年,江陵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0.53億元,增長6.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
2011末,白馬寺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6個,其中門診醫療點22個;床位190張;固定資產總值2640萬元。有專業衛生人員186人,其中執業醫師15人,執業助理醫師70人,註冊護士60人。32個村村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30231人,參合率91%。社會保障 2011年,白馬寺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4戶,人數202人,支出30.8...
2011年末,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2個,其中門診部(所)20個;床位120張,每千人擁有病床2.6張,固定資產總值522.8萬元。專業衛生人員85名,其中執業醫師9人,執業助理醫師16人,註冊護士21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3.7萬人。社會保障 2011年,馬家寨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9戶,人數133人,支出22.5萬元,比上...
1970年原種場劃歸江陵縣管轄。1980年農科所科研組改為科研室。1994年荊沙合併,更名為“荊沙市農業科學研究所”,1995年沙市區岑河鎮荊農村劃歸農科所,重建原種場。1997年11月,更名為“荊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實行機構改革,行政科室有所減少。1998年4月,改名為荊州農業科學院。2001、2004、2007、2013四年中,農...
長於詩文辭賦。詩多描繪田園風光及其在農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隱寓著對污濁官場的厭惡和不願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對太平社會的嚮往;也每寫及對人生短暫的焦慮和順應自然、樂天安命的人生觀念,有較多哲理成分。其藝術特色兼有平淡與爽朗之勝;語言質樸自然,而又頗為精練,具有獨特風格。有《陶淵明集》。
各市、州、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現將《湖北省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十四五”規劃》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工作實際,認真貫徹執行。2021年9月30日 湖北省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十四五”規劃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開啟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新征程 第一節“十三五”時期發展成就 第二節“十四五”時期發展形勢 第三節“...
王軍,現任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農業農村局黨組副書記。人物履歷 1987年9月—1991年7月,邯鄲農校 1991年8月—1991年5月,臨漳鎮農技員 1997年5月—2019年1月, 臨漳縣委農工委 書記 2019年1月—農業農村局 局長、黨組副書記 職務任免 2022年8月16日,臨漳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
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 2023.03-2024.01,湖北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 2024-,湖北省委社會工作部部長 擔任職務 湖北省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職務任免 2024年1月28日,湖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免去蔣星華的湖北省農業農村廳廳長職務。
秦市鄉,隸屬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地處江陵縣東部,東與監利縣程集鎮接壤,南連石首市橫溝市鎮,西靠普濟鎮,北接沙崗鎮。秦市鄉行政區域總面積55.69平方千米。截至2017年末,秦市鄉常住人口20383人。1949年後,屬江陵縣普濟鎮。1987年,從中劃分17個村,沙崗鎮3個村,共20個行政村,獨立建鄉。截至2021年...
2011年,資市鎮獲“全國科普之鄉”稱號。2020年8月,資市鎮被湖北省交通運輸廳評為“2019年度湖北省‘四好農村路’示範鄉鎮”。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屬楚地。民國時期,屬江陵縣。1951年,屬灘橋區。1975年10月,資市鎮建區級公社。1984年2月,撤社建區,資市為縣直屬鄉。1987年12月,由鄉改為鎮。行政區劃...
2011年,熊河鎮被選為“湖北省第二輪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鄉鎮”、“新農村建設試點鄉鎮”。2019年,熊河鎮被選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鎮”。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屬江陵縣第六、第七區。1949年,屬郝穴、普濟、岑河三個區。1955年6月,成立熊河鄉。1961年,更名熊河區。1975年,更名熊河公社。1984年,改建熊河區...
[21-24]2021年11月,松滋市入選“2021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名單”。 [27]2021年11月15日,松滋市入選“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縣名單”。 [4]2023年2月9日,松滋市入選“首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範縣(市)名單”。 [26] 2022年,松滋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58.2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21年增長6.6...
老新鎮因明萬曆年間東荊河篩子垴決堤得名“新口”。清時稱“老新口”。榮譽稱號 2021年11月10日,老新鎮(蝦稻)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第十一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2021年11月10日,老新鎮被農業農村部推介為2021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2022年4月27日,入選2022年農業產業強鎮創建名單。
埠河鎮,隸屬於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地處公安縣北部,長江和虎渡河將其環抱,東、東南及北面瀕臨長江,分別與沙市區、江陵縣及荊州區隔江相望;南與斗湖堤鎮、...巨野縣先後榮獲“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全國最具城市品牌建設發展潛力城市”,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2019年11月,被命名為“四好農村...
1956年6月10日江陵縣圖書館單列。1962年根據文化部調整文化事業和精簡人員的指示,撤銷縣圖書館建制,併入江陵縣文化館稱圖書室。根據省委書記韓寧夫同志在全省文化工作會議上提出“有條件的縣也可以逐步地把圖書館建立起來”的講話精神,1976年9月22日圖書館恢復建制,館址在荊州城大十字街口文化館內,隸屬縣文化局...
2002年,菱角湖撤場並區後,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生產方式,按農村勞力人口分配農業生產資料,繳納共同生產費後生產所得歸己支配,農民從固有的生產方式中解放出來,生產關係不斷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至2012年年底,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0.84萬元。2012年,湖區經濟主要以農業種植和水產養殖等農業...
自然村是農民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單位,但不是一個社會管理單位。與自然村對應的概念是行政村。村是一個包括農業生產資源、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的人口居住群落。自然村是與行政村相比而言的。行政村是國家按照法律規定而設立的農村基層管理單位,其組織形式是村民委員會,是農村村民自治組織,下設若干個村民小組,村民小組...
種植農業主要以水稻、棉花、油菜為主。但棉花生產卻有其特色:棉花乃清代江漢平原主要的經濟作物,而棉布則是重要的商品之一。這也與清代中國農村的基本情況相似。雖然江漢平原有不少有名的棉布品牌,並在全國各地有不同的市場,但如前所述,進入長距離運銷的數量十分有限。在進入20世紀之前,江漢平原的棉花也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