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國家高新區前身為江陰經濟開發區,成立於1992年,2002年省委、省政府賦予國家級開發區的經濟審批權和行政級別,2011年經國務院批覆升級為國家高新區。2014年10月,國務院批覆同意江陰高新區等8個國家高新區和蘇州工業園區共同建設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歷經多年建設,已初步形成特鋼新材料及金屬製品、微電子積體電路、高端智慧型裝備、現代生物醫藥醫療等先進制造業和總部經濟、科技金融等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的產業體系。
2015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98.1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2.8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68.3%。面向未來,江陰國家高新區將搶抓建設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歷史機遇,圍繞建設“轉型升級示範區、科技創新引領區、對外開放視窗區” 的目標定位,堅持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人才引領和創新驅動、產業升級和城市轉型“三個雙輪驅動”,全力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特色鮮明、環境優美的國家高新區。
基本介紹
概述
產業
發展
一、創新產學研合作機制,持續激發企業的自主創新活力。
對於高校和人才資源相對匱乏的縣級市來講,如何有效整合各類創新資源,是建立健全產學研合作機制首要的緊迫任務。早在2006年,我們就在全國縣級市中率先成立了區域產學研戰略聯盟,大力實施以“新合作、新技術、新產業”為核心的“三新”戰略,通過出台聯盟規劃,制定扶持政策,構築信息服務平台和科技項目超市,組織赴京、滬、寧、港及海外的聯盟活動,加快了海內外各類創新資源集聚江陰的步伐,產學研工作取得了跨越式發展。 二、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有力推動傳統產業高新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化。
我們出台了《江陰高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成果加速產業化行動計畫》,明確了孵化重大科技成果、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目標定位,大力開展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核心技術及高端產品的攻關行動,推動傳統產業依靠成果轉化實現高新化、戰略性新興產業依託項目產業化實現集群發展。
三、創新科技服務機制,著力最佳化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創業的“生態環境”。
三年來,我們堅持“一個領軍人才和一個優秀團隊可以帶動一個新興產業發展”的理念,成功探索了“一年研發、兩年成長、三年裂變”的科技創業模式,有力促進了科技創新創業企業的加速成長。
四、創新科技金融合作機制,加速推進科技產業的裂變發展。
三年來,我們積極實踐“科學家+企業家+金融家=大贏家”的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政府搭台、企業唱戲、銀行支持、資本參與的科技與金融緊密高效合作發展的道路。2010年,我們在全國縣級市中率先建立了第一家科技人才資本戰略合作創新聯盟,吸納了“100個海內外創投基金”、“100家全市擬上市科技型企業”和“100個區內海內外領軍人才創業團隊”成為聯盟成員,通過出台扶持政策,組建引導資金,發布各方信息,組織交流洽談,為各類科技型企業、創業團隊和金融資本搭建了一個開放融合、合作多贏的公共服務平台。我們積極探索和創新金融對科技支撐的有效路徑,大力引進科技保險、科技銀行、科技小貸、科技擔保公司等科技金融中介機構,建立和完善股權投資、債權融資、多層次資本市場等科技金融體系,積極創建省科技金融合作創新示範區,目前全區通過財政引導建立各類創投基金累計註冊資本超30億元,科技企業各種債權融資規模已突破80億元。充分發揮“江陰板塊”民間資本豐厚的獨特優勢,鼓勵本地資本對接科技項目和創業團隊,促成了本土企業家與外來科學家之間100多個項目與資本成功對接,加速了項目產業化的步伐。
今後一個時期,高新區將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蘇南現代化建設示範區的重大戰略部署,以國家高新區的創新核心區建設為主要抓手,以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攻方向,突出高新區科技體制的“三體系”、“四機制”建設,也就是進一步健全完善企業技術創新體系、科技人才支撐體系、科技平台載體體系,最佳化提升產學研用合作機制、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創新創業服務機制、科技金融合作機制,加快構築具有江陰高新區特色的科技體制機制,更大規模集聚創新核心要素,更大力度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更高標準建設一流國家高新區,努力把江陰高新區建設成為蘇南地區的科技創新引領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精明發展示範區和產城一體樣板區,為全省打造蘇南現代化建設示範區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