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資源
學校占地面積250畝,教職員工500餘名,在校生6500多人,年培訓、考核一萬人次以上。開設數控加工與維修、機電一體化、機械加工技術、汽車運用與維修、計算機信息管理、財會、旅遊服務與管理等10個大類專業。其中,機電技術套用、計算機及套用和電子與信息技術為省級示範專業。形成了融五年制大專、技師、高技、中技、職業中專、職業高中、成人函授、短期培訓等於一體的多層次辦學格局。擁有68個
校外實習基地和勞動部授牌的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
學校現有固定資產1.12億元,實驗實習設備價值近3000萬元,建成了車工、數控、電子電工、計算機等十大實習中心。擁有400米跑道的標準塑膠田徑場。建有萬兆交換、千兆主幹、百兆桌面的校園網,教學用計算機1320台,筆記本電腦教師人手一台。圖書館藏書20餘萬冊。
專業設定
我校依據地方經濟結構,堅持圍繞產業鏈構建專業鏈,圍繞職業崗位群構建專業群。在辦學過程中,我校將先後開設的30多個專業進行科學整合,形成了十大專業,其中機電一體化、計算機信息管理等五大專業為骨幹專業,均形成了相應的專業群和專業鏈。
在專業內涵發展上,我們依託學校學術委員會和專業組對專業的知識和能力體系、課程體系、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持續的最佳化和改進,實現"易教易學、實效高效"的教學境界。
近幾年,學校還通過創建省、市示範專業和精品課程掀起了新一輪的專業建設熱潮,在專業建設的理念、方法層面注入了新的活力,實現了管理、制度、機制等方面的創新。學校已建成省級示範專業3個,無錫市級示範專業7個。
在專業硬體建設方面,學校按照實用性、教育性、整體性、先進性的原則,加大資金投入,建好校內實驗實訓基地。實習中心、實驗室面積足額,設施設備先進,配備合理,管理制度齊全,實驗實習開出率100%,使用效果好。
教改
我校的教改堅持五個結合
與推行學分制結合;與教科研結合;與示範專業建設結合;與貫標工作結合;與中職和中技教學融通,與中職、中技和高職、高技教學銜接結合
專業課初步構建了"三以一化"的課程體系,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教學模式。我校擁有8個優秀課程,1個精品課程,開發了一大批項目課程、學習講義和多媒體課件,開發了32個校本教材。項目式教學,情景式教學,
案例式教學,課題式教學等在實際教學中得到了有效的推廣。
管理創新
1.管理水平
學校堅持德育為首,建立了班主任例會制、十二項常規評比制、德育學分制、德育督導制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推行"積極德育"策略,深度挖掘學校教育行為的德育內涵,從早鍛鍊、做操、舍務、用餐、衛生、儀表、禮貌、早讀、自修、聽課、實習、考試這12項工作入手,有目的、有計畫地持續推進,激發學生的健康情態,發展學生的良好品德,成效顯著。
江陰市教育局、無錫市勞動局專門在學校召開德育現場會,學校被評為無錫市德育工作先進學校和無錫市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設示範學校。
2.師資建設
我校不斷完善教師培養規劃,健全培養機制。一抓教師業務能力提高,通過出國培訓、"四新"培訓、公開課教學、開發校本課程、創立名師工作室等途徑促進教師成長。二抓雙師型隊伍建設,要求專任專業教師均要考取高級工或以上等級證書,並組織教師下企業實踐。三抓名師推進工程,有計畫有步驟地培養知名教師,為教師成長發展搭建平台。四抓學歷提升,鼓勵在職教師函授攻讀碩士學位,進一步提高學歷層次。
學校擁有一支數量適當、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教師學歷全部達標,中高級職稱比例60%以上。學校還擁有各級各類名師30名,高級技師36名,技師48名,無錫市技術能手8名,碩士研究生59名和23名出國培訓人員。
社會培訓與校企合作
整合資源
我校積極利用現有資源,開展各類培訓,回報社會。一是適時開展高級工、技師培訓,緩解高技能人才緊缺的矛盾;二是開展現代農民培訓,被授予"無錫市進城務工青年培訓先進集體";三是開展下崗職工再就業培訓,為他們重返崗位創造條件;四是開展成人大專、本科函授和英語、計算機等單科培訓,滿足不同層次的文化需求;五是開展職工崗位培訓,服務企業;六是積極實施服務外包人才培訓。據統計,僅2008年,我們就開設30餘個培訓項目,培訓7000餘人次,還完成了近萬人次的各類計算機考務工作,為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校企合作
我校已與100多家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與68家企業簽訂了
校外實習基地協定。校企緊密合作,追求教學和生產零距離對接:學校每年召開一次校企教學研討會,徵求企業意見,修訂教學計畫;每年安排教師進企業實踐和參與技改,聘請企業家和工程師到學校講座或任課;每年安排1000餘名學生赴實習基地對口頂崗實習和就業;積極探索訂單培養模式,按企業要求培養人才;五年制大專和高級工學生的畢業設計課題來自企業生產實際;學校為實習基地單位安排職工培訓;學校安排企業產品和零部件加工,實現產教結合。我校的校企合作在本地區發揮了良好的示範和輻射作用。
成就與影響
1.教學與科研
學校的教學與科研注意體現職業教育特點,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近三年,我校學生100%取得畢業證書,95%以上取得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國家職業資格4級以上證書或有關行業執業資格證書,10%的畢業生取得本專業及相應專業國家職業資格三級證書或兩個以上4級證書。
2.競賽
學校還積極舉辦和參加各種形式的競賽,以賽帶教、以賽促學、以賽精藝。通過競賽,倡導積極向上、篤學精藝的校園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競爭意識。例如,2008年我校開展的職業能力競賽月活動,為期兩個月,開設27個競賽項目,涵蓋了各個專業,共4000人次參加,211人獲丅獎,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形成了學知識、練技能的熱潮。
3.創新大賽
近年來,我校師生積極參加省市組織的各級各類專業技術比武和創新大賽。學校師生在省級以上各類競賽中丅共獲丅獎93人次。其中2006年,1名同學取得了微軟套用技能中國區總決賽前二十強的好成績;2007年,2名同學參加首屆江蘇省職業教育創新大賽榮獲兩個一等獎;近幾年共有9名師生獲全省職業學校技能大賽一等獎,30名師生分獲二、三等獎。
4.特色
近年來,學校培養的上萬名畢業生因"動手能力強、上崗適應快"而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本地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8%以上。興澄、陽光、雙良、法爾勝、貝卡爾特等六十多家地方大型骨幹企業成為學校定點實習就業單位。學生對口就業、成功就業、高質量就業已成為現實,"出口拉動進口",入學新生平均分也連創歷史新高,形成了"招好生、育好才、就好業"的良性循環。
5.榮譽
學校先後被上級有關部門授予"全國職業學校職業指導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十佳職業教育創新單位"和"江蘇省模範學校"、"江蘇省職業技術教育先進單位"等14項國家和省級榮譽稱號。並被國家教育部、勞動和保障部等六部委確認為全國計算機、數控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被無錫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授牌為無錫市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
校長致辭
校長致辭:
多年來,學校培養的上萬名畢業生因動手能力強、上崗周期短而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本地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8%以上,興澄、陽光、雙良、法爾勝、貝卡爾特等六十多家骨幹企業成為我校定點實習就業單位。學校綜合高中
對口單招本科升學率始終保持在35%以上 ,大專升學率保持在95%以上,為眾多中考落榜生圓上了大學夢。學校先後被教育部等上級部門評為全國職業技術學校職業指導工作先進單位、江蘇省模範學校、江蘇省教育科研先進集體、江蘇省職校教學管理先進學校、江蘇省職工計算機普及套用先進集體、無錫市文明單位、無錫市十項目標管理先進學校、江陰市十佳特色學校、江陰市文明單位等稱號,被教育部等六部委命名為“計算機套用及軟體開發技術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被無錫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為“無錫市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
熱忱歡迎廣大有志青年學生報讀我校,學校將一如既往,以誠為本,以信為根,借全國職教會議的東風,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努力培養懂理論、強技能、擅套用、會創新的新一代技能人才,相信這裡將成為你成功人生的起點。竭誠歡迎各界朋友訪問網站,對學校工作和網站建設提出寶貴意見
歷任領導
歷任校長一覽表 時間學校變革情況摘錄校長
1951.2-1954.8江陰縣澄中會計學校馮 銓
1954.8-1956.8江陰縣澄江鎮民辦初級中學馮 銓
1956.8-1958.8江陰縣澄江鎮民辦初級中學施澤民
1959.1-1959.9江陰縣澄江鎮民辦初級中學陳君倫
1959.9-1959.12江陰縣澄江鎮民辦初級中學(三個月)沈尚中
1959.12-1966.8江陰縣澄江鎮民辦初級中學何 彬
1966.8-1971.8江陰縣解放中學陶鵬飛
1971.8-1986.8江陰縣職業中學何 彬
1986.8-1988.8江陰市職業中學范如臻
1988.8-1991.8江蘇省江陰職業高級中學陳乃桐
1991.8.2001.8江蘇省江陰職業高級中學姚光才
2001.8-2002.8江蘇省江陰職業高級中學錢 紅
2003.8-2008.6江蘇省江陰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校錢 紅
2008.6-2013.6江蘇省江陰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校葛柏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