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發展
江蘇濱海經濟開發區工業園由城北區、城中區和城南區組成。城北區於2006年10月開工建設,總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利用
沿海高速出口和省道327的交通優勢,重點發展流體裝備、高新技術和現代服務業;城中區占地面積7平方公里,重點發展醫藥、電子產業;城南區占地面積11平方公里,重點發展紡織服裝和新能源、
新材料產業。園內服務性基礎設施健全,共享機制完善,建立了
共性技術公共服務平台、市場交易平台、
現代物流平台、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和
創業輔導培訓等創業創新要素支撐體系。
區域優勢
地理位置和投資環境優勢
江蘇濱海經濟開發區地處蘇北地區東部,東臨黃海,與韓國、日本隔海相望。園區屬於上海、青島三小時經濟圈,南望中國最大城市上海,北倚歐亞大陸橋東橋頭堡的連雲港。園區所供土地基本實現六通一平,對稅收實行全面優惠,全力打造零費區,為吸引更多的客商來此投資興業,開發區還創造性的提出了可根據投資的額度、強度、進度,實行一事一議戰略。
優越的交通運輸優勢
江蘇濱海經濟開發區有著獨特的交通運輸優勢,從陸路,
沿海高速公路、
204國道由南向北,327省道橫亘其中,3個小時可達上海,僅40分鐘可達連雲港,距離有仙鶴神鹿之都之稱的江蘇名城鹽城市80公里;從鐵路,
新長鐵路益林站距江蘇濱海經濟開發區40公里,建設中的
沿海鐵路,北通大連,南接湛江,
濱海站地址確定在開發區北區相鄰的西邊;經水路,
淮河入海水道、
通榆運河,水分二泄,直奔大海,國家正在規劃為大型航道河流。正在建設中的
濱海港,是中國東部沿海從山東嵐山頭至浙江杭州灣1000多公里海岸線上建設10-20萬噸級碼頭泊位投資最省、條件最優的岸段。中電投集團將在5-10年內在濱海港投資1000個億,將濱海港打造成能源大港。目前,投資100個億的5000萬噸儲備煤中心項目,投資80個億的5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和投資130個億的
IGCC(
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項目已全面啟動,中海油集團投資120億的LNG(
液化天然氣)項目已落戶港區。2013年10萬噸以上級碼頭航道通行。大港時代的到來,將為開發區發展帶來極大的機遇和廣闊的空間;航空,僅50分鐘至鹽城機場和連雲港機場,距蘇北最大的
漣水國際機場只有30分鐘車程。陸、海、空、河的縱橫相錯為園區構架起了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運輸網路。
土地資源和稅收政策優勢
江蘇濱海經濟開發區土地儲備充足,
工業用地是江蘇省土地價格最低的地區,對來濱海投資新上符合
國家產業政策,且
投資強度達到省級開發區標準的生產型工業項目,土地掛牌價為評估底價,對投資數額較大的項目可以優惠提供項目用地。凡在園區新上的工業企業,
企業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前3年全額獎勵,後5年獎勵50%,企業從畝平稅收達到2萬元之年度起,8年內增值稅地方留成部分獎勵50%。
在濱海經濟開發區投資各種投資成本十分合算,水,生活用水,每噸2.32元,工業用水,每噸2.67元;電,園區內建有變電所兩座,可以滿足10KV、35KV、110KV、220KV等各種容量的用電需求,電費全省同網同價,開發區實行雙迴路供電,除線路檢修外從不停電;園區內正在建設中的電廠投產後即可供給充足優惠的蒸汽。工業和民用燃氣主管道已通至區內主幹道。勞動力,
濱海縣現有人口120萬多,青壯年勞動力超過40萬人,其中有近10萬人具有一技之長,
勞動力資源充足,而且這裡的勞動力成本低廉,一個熟練技術工人的月工資不足上海同類工人的三分之二;濱海教育資源豐富,一批職業中學、民辦中專,專業大多為適應濱海經濟開發區的各種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的發展設定,每年可為企業培訓各種技術人才5000名以上。
配套能力的優勢
隨著中國正豐集團、浙江
超威集團、江蘇
雨潤集團、江蘇亞邦集團、江蘇金昉集團、溫州甌北工業園等一大批投資規模大、發展前景好、項目帶動性強的企業落戶江蘇濱海經濟開發區,開發區企業整體呈現出
產品多樣化,項目集聚化、
企業集群化產業特色化的發展態勢,各種企業相互輝映,發展相得益彰。
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優勢
濱海縣是全國著名的棉花、林業生產大縣、草柳編織大縣、糧食生產基地縣、全國著名的何首烏之鄉,2005年被列入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50強,各種無污染的糧棉林油、肉蛋魚禽、果品菜蔬和水產品不僅提供了生產、生活之需,還為農產品深加工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