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按察使署舊址儀門,位於中路第一進,面闊三間12.7米,進深四界,檐口高4.5米。硬山屋頂。廊柱間置額枋,上架平板枋承三踩單昂頭拱。明間設踏步兩邊置三獅戲球紋抱鼓石。大門青石復盆柱礎,兩翼砌八字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蘇按察使署舊址儀門
- 所屬年代:清代
江蘇按察使署舊址儀門,位於中路第一進,面闊三間12.7米,進深四界,檐口高4.5米。硬山屋頂。廊柱間置額枋,上架平板枋承三踩單昂頭拱。明間設踏步兩邊置三獅戲球紋抱鼓石。大門青石復盆柱礎,兩翼砌八字牆。
江蘇按察使署舊址儀門,位於中路第一進,面闊三間12.7米,進深四界,檐口高4.5米。硬山屋頂。廊柱間置額枋,上架平板枋承三踩單昂頭拱。明間設踏步兩邊置三獅戲球紋抱鼓石。大門青石復盆柱礎,兩翼砌八字牆。歷史沿革 2004...
江蘇按察使署舊址,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道前街170號,舊址為明代兵備道署。江蘇按察使署東臨養育巷、北靠瓣蓮巷、西接剪金橋巷、南朝道前街。始建於清雍正八年(1730年)。提刑按察使是主持一省司法讞獄的官吏,為朝廷三品大員,俗稱臬台,其地位僅次於巡撫(撫台)和布政使(藩台)。民國時期江蘇按察使署被江蘇...
江蘇按察使署舊址八字牆 江蘇按察使署舊址八字牆砌於儀門兩側,寬7.69米,高3.82米,厚0.70米,米與影壁相對;牆壁上砌菱形花紋,牆壁基礎刻有連續規律的曲線花紋。歷史沿革 2004年蘇州人事局投資重修,得以再現。現存情況 牆壁基礎穩定;牆身完整,牆上花紋未受損,但是牆壁上漆有一些廣告,破壞牆壁潔淨。
江蘇按察使署舊址儀門,位於中路第一進,面闊三間12.7米,進深四界,檐口高4.5米。硬山屋頂。廊柱間置額枋,上架平板枋承三踩單昂頭拱。明間設踏步兩邊置三獅戲球紋抱鼓石。大門青石復盆柱礎,兩翼砌八字牆。歷史沿革 2004年蘇州人事局投資重修,再現儀門風貌 現存情況 屋脊粉刷剝落;木門腐蝕嚴重;方磚鋪地基本...
天后宮舊址:儀征市陳集鎮老街供銷社,原陳集公社大院 儀征漢史 儀征在漢代建縣的時間 因編撰《阮元與儀征》一書,需要進一步考證儀征歷史,鑽進故紙堆後,發現儀征在漢代建縣的時間與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之說不吻合。《嘉慶重修揚州府志》記載,元狩三年(前120)改江都國為廣陵國領縣四廣陵江都高郵平安,是時...
院址在江蘇無錫縣。原是北宋楊時講學的場所,元代廢為僧舍。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革職吏部郎中顧憲成,偕弟允成於楊時講學舊址重建書院,榜其門額曰“東林書院”,與同好高攀龍共主其事。書院除以朱熹制定的《白鹿洞規》為院規外,又訂出《東林會約》,主旨是要求師生繼承楊時的精神,上承周敦頤、程顥、程頤...
林則徐是嘉慶十六年(1811年)進士,歷官翰林編修、浙江杭嘉湖道、江蘇按察使、東河總督、江蘇巡撫、湖廣總督等職。在江蘇整頓吏治、平反冤獄、興修水利、救災辦賑;在湖廣大力開展禁菸運動。道光十九年(1839年),以欽差大臣赴廣東禁菸時,派人明察暗訪,強迫外國鴉片商人交出鴉片,並將沒收鴉片於虎門銷毀。該事件被認為是...
雍正二年(1724年),鄂爾泰在江南(江蘇)大興水利,如“瀏河、鎮江、丹陽各路,無不修舉”。未滿兩年,因離任遠赴西南,便在江南留下了許多治水遺憾。但仍不忘江南百姓,離行之前,又將任內應得余剩銀捐買谷三萬三千四百餘石,存蘇,松,常三府備賑”。這體現其對於江南水利的擔憂與眷顧——水利是農業的...
紫陽書院舊址,系南宋“通玄觀”所在地。至今在紫陽國小內,尚存有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宋通玄觀造像”。據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記載,“紹興二十九年(1159),內侍劉敖,入道修真,結庵於此,(宋)高宗御書‘通玄’二字榜之,賜名能真。內有壽域樓、萬玉軒、望鶴亭、謁斗壇、白鶴泉、鹿泉。”“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