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寺,原名菩提蓮社,位於江蘇省鹽城,現在的千秋大橋北側,千秋鎮境內。於40年代毀於戰火,1982年復建。於1995年搬至現址,並更名為菩提寺。菩提寺占地18畝,所有建築一律仿造清代寺院建築風格,已建成的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文殊殿、普賢殿、觀音殿、地藏殿、三聖殿和藏經樓等房舍90餘間,佛像、菩薩像42尊。 菩提寺是小乘佛教的寺廟。傣語稱"奘相",意為寶石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江蘇射陽菩提寺
- 行政區類別:江蘇省鹽城
- 面積:18畝
- 奠建:1935年
概述,歷史文化,
概述
天福寺坐落於射陽縣千秋鎮境內千秋大橋北首射陽河邊,該寺依路傍水,橋寺一體,交通便捷,景色宜人,系鹽城市著名旅遊景點千秋黿影的姊妹景點之一。天福寺原名菩提寺,又稱菩提蓮社。20世紀30年代初,閩南佛學院弘一大師來此弘法,又得蘇州靈岩山寺妙真大和尚之援助,於1935年農曆八月五日奠建道場,取名為菩提蓮社,40年代毀於戰火。為弘揚正法,明鑑法師率眾僧於1982年起,在千秋鎮濱東村境內陸續建成三聖殿、寮房20多間及圍牆山門等。1995年建設蘇中沿海大動脈陳李線公路時整體遷移至射陽河邊現址。
歷史文化
相傳,遷寺前夕,寺廟附近射陽河內常有成群結對水牛大小的百年老黿嬉戲於水面,目擊者達百餘人。興建蘇北內河第一橋——千秋大橋時,7號橋樁鋼質護筒曾三次遭到毀滅性破壞,經權威人士鑑定,系不明真相的水生動物作祟。寺廟建成後不久,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一隻約150公斤重的海龜夜敲寺廟山門,眾僧將此靈物請進寺內,供奉於“放生池”,不久又放生於射陽河;放生時,海龜向寺廟連叩三響。此後,群黿遷徙,不辭而別,至今無人目擊。百年老黿美妙的傳說,為千秋黿影平添神秘的色彩,更為天福寺增添靈氣,八方香客、居士紛至沓來,寺廟香火日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