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陽千秋大橋,位於射陽縣千秋鎮,橫跨射陽河南北兩岸。千秋大橋始建於1994年1月,1994年5月28日清晨,建築工人發現:前一天晚上用吊車放到河中央的3根各重1噸的護筒不見了。潛水員在水下發現:護筒倒塌東20米處,有1個直徑3米、深1.5米且四壁光滑的大坑;周圍有5個直徑1.5米、深1米且四壁光滑的小坑。請來上海水產學院專家分析:不排除護筒擋住老黿回棲息地的路,老黿將護筒撞倒。據說:後來工作人員用老黿愛吃的食物一路放到水裡,吸引老黿離開橋墩幾天,等水泥凝固後,再正常施工;並在千秋大橋北岸東側,新建一座寺廟,取名:靜黿寺,後改名:菩提寺,現名:天福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射陽千秋大橋
- 地理位置:射陽縣千秋鎮
- 橋樑類型:三拱橋
- 建造時間:1994年1月
基本簡述,建橋過程,周邊景點,歷史,
基本簡述
射陽千秋大橋,位於射陽縣千秋鎮,橫跨射陽河南北兩岸。千秋大橋全長420.7米,始建於1994年1月,1995年8月建成通車。從通車之日起,射陽河兩岸的民眾由此結束了千百年來依靠擺渡的歷史,碧波蕩漾的射陽河從此天塹變通途。
建橋傳說
射陽河是一條天然河,上通大江大湖,下接滔滔大海,河魚海蝦混雜,在1957年射陽大閘沒有修造之前,兩岸百姓經常看見大量海生動物逆游到射陽河內,攪得魚蝦水面亂竄、爭相逃命的壯觀場面。據說河中有隻作惡多端的老黿,形似烏龜,頭似牛,背如篷,碩大無比,常在河中掀翻船隻撲殺漁人,若干無辜百姓遭受災難。一年夏日午後,人們忽然聽到河中傳來陣陣如雷的聲響,跑到河邊一看,只見東面游來一條大如海船的昂刺魚,在昂刺魚的前面,水面上跳躍著各種逃命的河魚,雪白的鱗片在太陽的照耀下,猶如九天裡灑下大片的星星,當昂刺魚來到千秋大橋西側的時候,昂刺魚沉到了水底,人們正在發愣,只聽嘩啦一聲水響,老黿從水底冒了出來,並拚命往大河北岸划去,昂刺魚哪肯放過,隨後冒出水面,與老黿在水面上撕打起來,打得浪花四濺,水氣滿河,河中聲響持續了半個小時,就是不見停息,這時,河邊來了個老和尚,只見他雙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詞,只一會工夫,河中聲響便停息了,人們看見昂刺魚正向大海游去,脊背上巨大的老黿四爪亂蹬。
建橋過程
其實,生活在大江大河中的黿並不如傳說中的老黿那樣可怕,黿性情溫和,形態與烏龜近似,據有關資料介紹,在我國發現的黿,背殼最大直經只有1.8米。射陽河中的老黿並沒因傳說而絕跡,近百年來,兩岸百姓經常傳說看到老黿。最為神奇的事發生在千秋大橋造橋期間,1994年5月28日清晨,建橋工人起床後發現前一天晚上用吊車放到河中心的3根護筒不見了,護筒是用來澆築橋樁的,一節一噸,共十節,一節節疊放到水裡,上面用4根鋼纜固定,10噸重的護筒怎么就不見了呢?在排除了被船撞倒的可能以後,工程指揮部把疑點放到了水下,他們從青島請來了兩名水手,進行水下查看。在護筒倒塌的東邊20米處,潛水員發現了一個直徑3米的大坑,周圍分布著5個直徑1.5米左右的小坑,大坑深1.5米,小坑深1米,坑壁光滑,象是什麼動物的棲息地。為了大橋的安全,必須要弄清水下究竟是什麼動物以及護筒倒塌的直接原因。大橋指揮部又請來了上海水產學院的4名教授和南京烏龍潭公園的一名龜鱉黿專家,對水下提取物進行現場分析。專家們一致認為,水下動物的存在是客觀的,護筒的倒塌與水下動物的破壞有一定的聯繫,因為水下動物有自己固定的航線,一旦發現,在固定航線上多了什麼障礙物,它會主動前去攻擊或者清理。就象人在自己的進出家門口發現一塊石頭一定要把它搬開一樣,護筒雖然重達10噸,但水的浮力使原有重量大大減輕,抗衝擊的強度也大大削弱,相反,正因為水的浮力,使水下動物的攻擊能力大大增強,往往100公斤重的海豚在水下能產生1000公斤衝擊力。究竟這水下是不是老黿,專家們最終沒能得出肯定的結論,但有一點專家們是明確的:就是水下動物絕對不會影響大橋日後的安全,因為水下動物有它共同的惰性,也就是它發現障礙在清理一兩次不見效果之後它就永遠不再去碰它,大橋已通車這么多年,專家們的結論已經得到檢驗。
周邊景點
大橋建造歷時20個月,期間黿的傳聞不斷出現,其中兩次浮上水面,這事引起了一位慈善老者的注意,這就是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江蘇省佛教協會會長,如今的菩提寺方丈茗山法師。正是千秋大橋造橋工地老黿的頻繁出現,使茗山法師決定把寺廟建在老黿經常出沒的、靠近其棲息大坑的射陽河邊,並將菩提蓮社更名為靜黿寺,後來根據宗教部門的建議將靜黿寺又改為菩提寺,現名天福寺。
天福寺
坐落於射陽縣千秋鎮境內千秋大橋北首射陽河邊,該寺依路傍水,橋寺一體,交通便捷,景色宜人,系鹽城市著名旅遊景點千秋黿影的姊妹景點之一。
天福寺原名菩提寺,又稱菩提蓮社。20世紀30年代初,閩南佛學院弘一大師來此弘法,又得蘇州靈岩山寺妙真大和尚之援助,於1935年農曆八月五日奠建道場,取名為菩提蓮社,40年代毀於戰火。為弘揚正法,明鑑法師率眾僧於1982年起,在千秋鎮濱東村境內陸續建成三聖殿、寮房20多間及圍牆山門等。1995年建設蘇中沿海大動脈陳李線公路時整體遷移至射陽河邊現址。
天福寺原名菩提寺,又稱菩提蓮社。20世紀30年代初,閩南佛學院弘一大師來此弘法,又得蘇州靈岩山寺妙真大和尚之援助,於1935年農曆八月五日奠建道場,取名為菩提蓮社,40年代毀於戰火。為弘揚正法,明鑑法師率眾僧於1982年起,在千秋鎮濱東村境內陸續建成三聖殿、寮房20多間及圍牆山門等。1995年建設蘇中沿海大動脈陳李線公路時整體遷移至射陽河邊現址。
千秋黿影
相傳,遷寺前夕,寺廟附近射陽河內常有成群結對水牛大小的百年老黿嬉戲於水面,目擊者達百餘人。興建蘇北內河第一橋——千秋大橋時,7號橋樁鋼質護筒曾三次遭到毀滅性破壞,經權 威人士鑑定,系不明真相的水生動物作祟。寺廟建成後不久,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一隻約150公斤重的海龜夜敲寺廟山門,眾僧將此靈物請進寺內,供奉於“放生池”,不久又放生於射陽河;放生時,海龜向寺廟連叩三響。此後,群黿遷徙,不辭而別,至 今無人目擊。百年老黿美妙的傳說,為千秋黿影平添神秘的色彩,更為天福寺增添靈氣,八方香客、居士紛至沓來,寺廟香火日旺。該寺占地6.67公頃,已投入1500萬元,建成仿清山門圍牆、天王殿、大雄寶殿、文殊殿、普賢殿、觀音殿、地藏殿、三聖殿、藏經樓等90多間建築和佛菩薩像42尊,又投資2000多萬元建設千秋黿影景區,是蘇北最大的淨土道場之一,也是開展宗教旅遊的理想場所。
射陽千秋大橋
歷史
射陽千秋大橋,位於射陽縣千秋鎮,千秋大橋始建於1994年1月,1994年5月28日清晨,建築工人發現:前一天晚上用吊車放到河中央的3根各重1噸的護筒不見了。潛水員在水下發現:護筒倒塌東20米處,有1個直徑3米、深1.5米且四壁光滑的大坑;周圍有5個直徑1.5米、深1米且四壁光滑的小坑。請來上海水產學院專家分析:不排除護筒擋住老黿回棲息地的路,老黿將護筒撞倒。據說:後來工作人員用老黿愛吃的食物一路放到水裡,吸引老黿離開橋墩幾天,等水泥凝固後,再正常施工;並在千秋大橋北岸,新建一座寺廟,取名:靜黿寺,後改名:菩提寺,現名天福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