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作用
是“臨滬”經濟圈中最具地理優勢的地區,在上海半小時經濟圈內,直接接受上海經濟發展的輻射。
開交通環境
公路交通環境
海空交通環境
便捷的交通將
汾湖經濟開發區與
上海、
蘇州、
杭州、
無錫等長三角中心城市融為一體。距上海虹橋機場53公里,浦東機場106公里,杭州蕭山機場150公里。距上海港80公里,乍浦港100公里,均有高速公路與之連線。水運船舶經太浦河、京杭大運河可直達上海、蘇州、杭州等中心城市。
人居環境
新的中央城區擁有大渠盪、三白盪、元盪、洋砂盪等眾多水域,城市依水而建,張揚著水鄉特色,特別適宜於居住。近年來,獨島而居的五星級度假村太陽湖花園一期、二期已建成,由美國佛萊明設計事務所設計的景觀湖大渠盪生態公園已全部開放使用,依水而建的湖濱花園正在建設,城市的亮點紛呈,城市的功能日漸完善。
尤其難得的是,區域環境保持著良好的生態質量。生態的保持來源於汾湖人對環境的保護意識。最顯著的事實是,多年來全區綠化投入和面積都很大,近年來地方投資已經超過數億元,累計至2009年底,全區綠化面積已達925萬平方米。一個綠色、生態的環境體系正在形成。
人居環境的最佳化,吸引了眾多房地產項目落戶,全區已經建成和正在建設的房產項目達到30多個,許多上海居民和周邊地區的居民,選擇在這裡安置住宅。
歷史文化
作為吳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汾湖文化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分湖就是吳、越的界河,乃兵家必爭之地,留下了“胥灘古渡”的千古絕唱。原蘆墟和黎里兩大古鎮至今文化古蹟隨手可拾,石橋流水,亭閣流芳,古宅流彩,千古流傳的文化餘音在這塊土地上綿綿不絕。
汾湖的文化,體現了江南水鄉的特色。清揚淳樸的蘆墟山歌,是民間傳唱的歌謠,屬於吳歌的重要支脈,再現了吳地文化的蘊味。黎里則曾是南社詩人們活動的中心,眾多南社詩歌在這裡誕生。文化在這塊“水鄉澤國”里繁衍生息,誕生了許許多多的精彩篇章。
自古文化積厚的地方,自然人才輩出。古代名人如西晉著名文學家張翰、明朝水利專家袁黃、清朝巡撫陸耀、工部尚書周元理,近現代代表人物如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詩人柳亞子、國際大法官倪正噢等,可謂地靈人傑。
基礎設施
全區擁有2.3萬機組調峰發電廠和4.4萬機組熱電廠各一座,3.5萬伏變電站6座,11萬伏變電站8座,22萬伏變電站2座。日處理能力5萬噸的污水處理廠2座。吳江市40萬噸區域供水工程,可直接向全區供應太湖二級水。
工業園區初具規模,道路、水、電、氣、通訊、污水等設施完備。新規劃建設的工業啟動區更是以高起點建設,提供完善的基礎設施。
開發區內設立海關及商檢,可提供辦理報關、開箱、封箱、EDI聯網、零配件及成品保稅、商品檢驗檢疫等業務,一般貨物通關時間不超過2小時。
區內金融機構有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及中國建設銀行等,均可開展國際業務,並提供企業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貸款。
經過幾年的建設,區域城市化功能初見成效,一個集投資、休閒、度假、娛樂於一體的經濟區域正在崛起。
地圖信息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滬青平公路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