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橋

江淮橋

明嘉靖十九年(1540)重建,原名“仙蹤橋”,位於仙蹤鎮東,跨仙蹤河。三孔拱橋,條石結構,長50米,寬4.5米,高8米,橋墩兩側為楔形,能分水。橋上有石制欄桿、護板,橋頭原有降福寺,寺內塑有唐張睢陽像,橫匾上有“禁止江淮”四字,這可能是後取“江淮”橋名的由來。是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淮橋
  • 文物結構:條石結構
  • 地理位置:仙蹤鎮東
  • 重建時間:1540
建築格局,歷史沿革,

建築格局

此橋造型美觀,設計精巧,雖距今400多年,橋身仍基本完好。抗日戰爭期間,國民黨縣政府在橋中間建三層土坯炮樓,致橋面向下凹陷20厘米。
仙蹤鎮東頭的河上有一座歷史悠久的三孔石拱橋——“江淮橋”。其實鄉人們大多已不知其原名,平日都稱它為“仙蹤大橋”。整座橋都是條石結構,長50米,寬4.5米,高8米,橋墩兩側為楔型,能分水。橋上有石欄桿、護板,並雕有精美的花紋。橋體造型美觀,設計精巧,堅固耐用,雖經數百年的風雨剝蝕,橋身依然基本完好,充分顯示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江淮古橋是江淮地區保存最完整的三孔古橋,已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江淮橋重建於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原先橋頭還建有“降福寺”,寺內有唐朝忠烈張睢陽(即張巡)的塑像,被鄉人親切地稱作“降公老爺”,因此該寺在當地又俗稱“降公廟”,廟前有塊“禁止江淮”的橫匾。
江淮橋確實有它獨特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歷史地位。其南鄰古昭關,西接桂門關,水旱兩路皆可東達南京,北通廬、滁二州。從兩漢至兩晉南北朝,再至唐、宋、元等封建王朝,皖東在行政區劃上,曾先後隸屬淮南國、淮南節度使、淮南路(道)等管轄,江淮橋是貫通淮南至江南千年古道上的重要橋樑,“禁止江淮”有“奠淮右、阻江南”之意。1991年突遭百年未遇的洪災,再次見證了江淮橋 “禁止江淮”的重要功用。那年暴雨成災,千里江淮洪水咆哮,一片汪洋,只見江淮橋和塔古路在茫茫澤國中傲然屹立,一如既往而又穩穩噹噹地承載了江淮大動脈的重任。由此可見,在交通不發達、水利落後、洪災頻發的古代,塔古路和江淮橋確實發揮著巨大的社會功用。張睢陽乃唐朝河南節度副使,為平安史之亂,死守睢陽,寧死不屈,譜寫了一篇驚天地、泣鬼神的千古忠烈史劇。鄉人們懷著對張睢陽的無比崇敬,在橋頭為忠烈建廟,虔誠膜拜。同時在鄉人的心裡,還寄託著一種美好的願望和祝福——張睢陽英靈永鎮橋頭“禁止江淮”,定會保佑家鄉永世太平。
古鎮取名仙蹤,如今卻是“仙蹤”難尋。但古橋上卻有“仙蹤”可覓,那就是橋中間深深的獨輪車車轍。在當地的鄉民中,皆傳說這是張果老趕驢車留下的“仙蹤”。不知這是否是古鎮取名“仙蹤”的由來。
關於江淮橋的修建有不少民間傳說,其一說該橋是一守寡的老婦終生乞討、化緣後捐款而建。還有一說是一位孝子在葬父時挖出一缸元寶,但窮慣了的孝子卻整日惶恐,寢食難安,無福消受這飛來的橫財,父親的魂靈託夢讓他在家鄉的河上建一座橋。孝子當然不敢違背,將元寶悉數捐出修廟建橋澤被鄉里。從民間的種種傳說來看,該橋很可能是當時官方採取民間集資的方式修建的,因為塔古路是“官道”,修橋又建廟耗資之巨並非一人一戶之力所能為。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縣政府在橋中央修了一座3層土坯炮樓,橋身不堪重負,下沉20多厘米。再加上數百年風剝雨蝕,古橋橋身受損嚴重,亟待維修。二十一世紀初,縣文物部門和當地政府在儘量保持古蹟原貌的基礎上,將古橋和橋頭廟修葺一新。古老的“江淮橋”終於又煥發出青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