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經濟

江村經濟

《江村經濟》是2001年3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的圖書,作者是費孝通。

基本介紹

  • 書名:江村經濟
  • 又名:中國農民的生活
  • 作者:費孝通
  • 出版時間:1939年
圖書簡介,編輯推薦,內容介紹,作者簡介,作品目錄,

圖書簡介

《江村經濟》是費孝通1938年在英國倫敦大學學習時撰寫的博士論文,論文的依據是作者在江蘇省吳江縣開弦弓村(今屬蘇州市吳江區七都鎮)的調查資料,最初以英文發表,題為《開弦弓,一個中國農村的經濟生活》。1939年在英國出版,書名為《中國農民的生活》。作者將開弦弓取名為江村。1986年,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中文本時沿用原書扉頁上的《江村經濟》一名。

編輯推薦

《江村經濟》是中國社會調查方面的學術著作。
江村經濟江村經濟
全書計16章,分為前言、調查區域、家、財產與繼承、親屬關係、戶與村、生活、職業分化、勞作日程、農業、土地的占有、蠶絲業、養羊與販賣、貿易、資金、中國的土地問題。另有人類學家B·K·馬林諾夫斯基作的序及附錄“關於中國親屬稱謂的一點說明”。作者詳盡地描述了江村這一經濟體系與特定地理環境,以及與所在社區的社會結構的關係。
該書詳盡的資料和客觀系統的描述,為國際人類學家 、社會學家及其他讀者了解中國提供了重要的幫助。出版後受到了人類學界和社會學界的重視。

內容介紹

這是一本描述中國農民的消費、生產、分配和交易等體系的書,是根據對中國東部,太湖東南岸開弦弓村的實地考察寫成的。它旨在說明這一經濟體系與特定地理環境的關係,以及與這個社區的社會結構的關係。同大多數中國農村一樣,這個村莊正經歷著一個巨大的變遷過程。通過本書,讀者能夠看到這個正在變化著的鄉村經濟的動力和問題……
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教授一生行行重行行,實地調查和考察總結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各種模式,寫下了諸多不朽篇章。本書推出的是學界公認的農村社會經濟及其制度調查研究的代表作及成名作:《江村經濟》和《祿村農田》二文。可供社會學工作者和教學者參政。

作者簡介

費孝通,享有世界名譽的著名社會學家,江蘇吳江(今蘇州市吳江區)人,早在學生時代即憑一本《江村經濟》一舉成名。是什麼造就了費孝通?人傑地靈的故鄉?思想“新潮”的父母?生逢其時的幸運?一個91歲老人的深情回憶不僅僅屬於自己,也屬於走過風風雨雨的百年中國。
年輕的費孝通在未名湖畔清華園里度過了一生中最恬淡的日子,在這裡,他遇到了良師和志同道合的伴侶,並逐漸確立了“要寫出中國人自己的調查報告”的理想,1935年夏天,他和新婚的妻子出發了,然而,誰也沒有想到,這次在廣西大瑤山的實地調查無論是在學術上,還是在愛情上,都徹底改變了他的一生。
《江村經濟》作者費孝通《江村經濟》作者費孝通
1938年,費孝通在倫敦經濟政治學院完成了他的博士論文《江村經濟》,英文名為《中國農民的生活》,這篇文章使得靠桑蠶為生的“開弦弓村”從此成為國際社會學界研究中國農村的首選之地,它也把費孝通的命運和這座普通的江南水鄉、和歷經滄桑的中國農村工業緊緊連在了一起。
抗戰時期,費孝通來到了雲南,一面教書,一面繼續著他在農村的實地調查工作,並團結一批年輕、智慧、實幹的研究者,組成了一個有才華、有前途的學者集團——魁閣,戰時的生活自然艱難,但在西南聯大璀璨的學者群星中,費孝通的才華得以迸發,西南歲月在他許多傳世之作中也留下了烙印。
費孝通一生心無旁騖,致力於他所認定的學術道路,晚年的他依然在為中國農村工業的發展四處奔走忙碌。為了重建中國社會學,他採取了“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加強了和世界學術界的交流,並十分重視對新一代學者的培養。耄耋之年依然筆耕不輟的費孝通留給我們太多的思考……

作品目錄

江村經濟
著者前言
致謝
序布·馬林諾斯基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調查區域
第三章 家
第四章 財產與繼承
第五章 親屬關係的擴展
第六章 戶與村
第七章 生活
第八章 職業分化
第九章 勞作日程
第十章 農業
第十一章 土地的占有
第十二章 蠶絲業
第十三章 養羊與販賣
第十四章 貿易
第十五章 資金
第十六章 中國的土地問題
附錄 關於中國親屬稱謂的一點說明
附錄一 江村通訊
附錄二 留英記
附錄三 重讀《江村經濟》序言
譯者說明
祿村農田
導言
第一章 農作
第二章 勞力的利用
第三章 農田的負擔
第四章 農田分配
第五章 勞力的出賣
第六章 自營和僱工
第七章 租營
第八章 生計
第九章 生計(續)
第十章 農山的繼襲
第十一章 農村金融
第十二章農田買賣
附錄一 《雲南三村》序
附錄二 《雲南三村》英文版的“導言”與“結論”
編後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