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村莊由來,經濟狀況,社會事業,
村莊由來
明朝永樂年間蘭姓即遷此立村。明萬曆年間江氏從即墨煙霞社區遷到此地,後改名江家土寨社區。
社區特色 社區北的鶴山,山上花木蔥蘢,山中有“梧桐金井”、“七磴樓”、“仙鶴洞”、“二十四孝宮”、“岳飛廟”、“遇真庵” 等名勝古蹟。相傳幼年雙目失明的山東萊州府掖縣徐復陽,為鶴山遇真庵邱長春門下徒孫李靈仙道士所收養,李把九個銅錢撒於澗內荊棘雜草中,讓徐摸之,以練其靜心修性之功,徐一年得三文,三年摸完,眼睛忽開而明,功果圓滿。徐復陽後於鶴山遇真庵的“仙鶴洞”面壁九載,又從師張三豐學經習武,被稱為“鶴山派”,也叫“嶗山派”。皇帝敕封為“中元永壽太和真”。康熙年間,太清宮道長褚守恃出資重修該庵並派主持葉泰恩任道長,從此該庵成為太清宮的下院。葉道士精醫藥,善鼓琴,專心廟事,使該庵成為清初在嶗山很有名氣的道場。
經濟狀況
社區經濟原以農業為主,工副業以機件加工為主,原有耕地2026畝,山嵐8500畝。現有耕地1500畝,山嵐8500畝,已植生態公益林2344.5畝,栽植黑松等樹。社區南地域寬闊,土壤肥沃,是王哥莊街道重要的糧食產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在社區東圍海造田,可種水稻,後改為人工養蝦池;社區東沙灘也養殖了竹節蝦和各種蛤蜊。開辦了橡膠膜具、機頭、輪胎、飲料廠等企業。種植嶗山茶已成為社區居民重要的經濟來源。2004年,社區總收入13800萬元,人均收入達到5600元。
社會事業
社區居民喜愛文藝活動,秧歌、健身、籃球、文藝表演等已成為廣大民眾業餘生活的主要形式,出現了一批剪紙、繪畫、書法、讀報、圖書等特色文化戶。每逢春節,裝點精美華麗、五彩繽紛的彩車,參加街道民間文藝匯演;展示民間歌舞的秧歌隊、高蹺隊、旱船隊載歌載舞、歡騰跳躍,“豬八戒背媳婦”、“老媒婆說親”、“唐僧師徒”、“濟公活佛”,扮相詼諧滑稽,不停地向沿途觀眾作揖拜年,恭賀新禧。全社區形成了濃厚的文化氛圍,被評為青島市文明社區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