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曲(溫庭筠詩作)

《江南曲》是唐代溫庭筠創作的一首樂府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江南曲》
  • 創作年代:唐
  • 文學體裁:詩
  • 作者:溫庭筠
作品全文,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全文

妾家白蘋浦,日上芙蓉楫。
軋軋搖漿聲,移舟入茭葉。
溪長茭葉深,作底難相尋。
避郎郎不見,鸂鶒自浮沉。
拾萍萍無根,採蓮蓮有子。
不作浮萍生,寧作藕花死。
岸傍騎馬郎,烏帽紫游韁。
含愁復含笑,回道問橫塘。
妾住金陵步,門前朱雀航。
流蘇持作帳,芙蓉待作梁。
出入金犢幰,兄弟侍中郎。
前年學歌舞,定得郎相許。
連娟眉繞山,依約腰如杵。
鳳管悲若咽,鸞弦嬌欲語。
扇薄露紅鉛,羅輕壓金縷。
明月西南樓,珠簾玳瑁鉤。
橫波巧能笑,彎蛾不識愁。
花開子留樹,草長根依土。
早聞金溝遠,底事歸郎許。
不學楊白花,朝朝淚如雨。

注釋

白蘋:亦作“白萍”。水中浮草。祭祀用水草。
浦:水邊或河流入海的地區。應是江南人稱河流為浦。
芙蓉:荷花的別名。
楫:短的船槳。《韻會》棹,短曰楫,長曰棹。
軋軋:搖櫓聲。木輪聲。
茭:茭白,菰的花莖。
作底:到底。【漢典】如何,怎樣。為何,為什麼。
鸂鶒xī chì:亦作“鸂鶆”。水鳥名。形大於鴛鴦,而多紫色,好並游。俗稱紫鴛鴦。
藕花:即荷花。
烏帽:黑帽。唐時貴族戴烏紗帽,後來上下通用。烏紗帽後來成為閒居的常服。簡稱烏紗。
游韁:馬韁繩。借指出遊的車馬。
復:又。
回道:回車。回途。
橫塘:古堤名。三國吳大帝時於建業(今南京市)南淮水(今秦淮河)南岸修築。亦為百姓聚居之地。
金陵:古邑名。今南京市的別稱。戰國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滅越後在今南京市清涼山(石城山)設金陵邑。中晚唐人常以指潤州(今江蘇省鎮江市)。
步:<</FONT>江南方言>埠,碼頭。水邊停船處。
朱雀航:朱雀桁。六朝都城建康(今江蘇南京市),南城門朱雀門外的浮橋,橫跨秦淮河上。三國吳時稱南津橋,晉改名朱雀桁。桁為連船而成,長九十步,廣六丈。因在台城南,又稱“南航”。秦淮河上二十四航,此為最大,又稱“大航”。
流蘇:用彩色羽毛或絲線等製成的穗狀垂飾物。常飾於車馬、帷帳等物上。借指飾有流蘇的帷帳。
待:需要。要。對待。畫作。
金犢:牛犢的美稱。
幰xiǎn:車上的帷幔。指車。
侍:侍從。任職。侍郎。
中郎:官名。秦置,漢沿用。擔任宮中護衛、侍從。屬郎中令。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署長官稱中郎將,省稱中郎。
定得郎相許:與郎君定婚作為相許。
連娟:彎曲而纖細。
依約:依從約束。
杵:舂米或捶衣的木棒。
如杵:木棒般的細腰。
鳳管:笙簫或笙簫之樂的美稱。
若咽:如嗚咽。
鸞弦:琴弦的美稱。因琴聲如鸞鳴,故稱。
紅鉛:胭脂和鉛粉。
金縷:指金縷衣。以金絲編織的衣服。曲調《金縷曲》、《金縷衣》的省稱。
西南樓:西樓和南樓。
珠簾:珍珠的帘子。
玳瑁鉤:玳瑁製成的鉤子。
橫波:比喻女子眼神流動,如水橫流。《文選·傅毅》:“眉連娟以增繞兮,目流睇而橫波。”
彎蛾:彎彎蛾眉。指美女的眉毛。
金溝:謂宮中溝渠。金溝流紅葉的典故。
底事:何事。此事。
歸郎許:歸郎君許可。
楊白花:指柳絮。亦喻指薄倖之人。樂府雜曲歌辭名。北魏名將楊大眼之子楊白花,容貌瑰偉,胡太后逼通之。會父大眼卒,白花懼及禍,改名華擁部曲降南朝梁。太后追思不已,為作《楊白花歌》,使宮人晝夜連臂蹋足歌之,聲甚淒婉。

作者簡介

溫庭筠(約812年-約866年),本名岐,藝名庭筠,字飛卿,男,漢族,唐代并州祁縣(今山西省晉中市祁縣)人,晚唐時期詩人、詞人。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後裔。出生於沒落貴族家庭,富有天賦,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有“溫八叉”之稱。
溫庭筠多次考進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為放浪。曾任隨縣和方城縣尉,官至國子監助教。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濃艷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少數作品對時政有所反映。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有 《花間集》遺存。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其詞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詞的文采和聲情。被尊為“花間詞派”之鼻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