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李春雨主編的這本《求真探奇之夢》以故事形式展示了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展示古往今來中國人以思想的方式對世界萬物、宇宙奧秘進行探究,以及燦爛輝煌的不同學派的哲學思想;第二部分是中國人對未知世界的探究實踐。
基本介紹
- 書名:求真探奇之夢
- 出版社:安徽大學出版社
- 頁數:156頁
- 開本:16
- 作者:劉勇 李春雨
- 出版日期:2014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劉勇、李春雨主編的這本《求真探奇之夢》緊緊圍繞“求真探奇”這個與“中國夢”密切相關的主題,用許許多多生動有趣的故事,向懷揣夢想的青少年說明:“中國夢”這三個字絕對不是口號、不是空想。相反,它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底蘊,它涵蓋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彰顯在歷史、科技、文學藝術等各個領域。它既可以體現為偉人在其人生歷程中所追求的理想信念,也可以體現為普通人在平凡的人生中所堅守的一個個小小夢想;它既可以體現為老一輩對於自己夢想的執著守望,也可以體現為年輕一代對於未來的無限憧憬。
作者簡介
劉勇,男,文學博士。祖籍江蘇揚州,出生於南京。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文化發展研究院執行副院長,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秘書長,中國魯迅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文藝學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郭沫若學會理事,中國老舍學會理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副主編。2001年入選北京市新世紀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長期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與文化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先後出版了《中國現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結》(獲2000年度北京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世紀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獲2002年度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等學術著作,主編了多種《中國現代文學史》及《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中國現代文學專題》等著作和高校教材,撰寫並發表了學術論文80餘篇。主要講授“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與現代文化”、“中國現當代詩歌研究”、“中國現當代散文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思潮研究”等課程。先後在日本、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地大學擔任客座教授,分別在新加坡、韓國、中國香港和澳門等地大學舉行過“中國文學與文化”、“中國大陸中學語文教學的若干思考”、“大陸的海外華文文學研究”及“魯迅與北京文化”等大型學術講座。李春雨,女,文學博士,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與文化、漢語國際教育方面的教學與研究。近年來,先後在《文藝研究》、《中國比較文學》、《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魯迅研究月刊》、《社會科學研究》等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三十餘篇,主持或參與完成了多個省部級研究課題。代表性論著有《北京文化的異域審視》、《中國現代文學資料與研究》、《曹禺評說七十年》、《心靈的憩園——走進巴金的》、《解讀》等。
圖書目錄
孤膽英雄的壯志
被“綁架”的心
“氂牛”教授
中國第一位赴南極考察的女科學家
因為山在那裡
大漠有一個“劉行者”
極地女傑
滾滾滔天浪,赤子弄潮兒
愛登山的“瘋子”兄弟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冷靜的勇者
天涯麗人行
“我的偶像是趙子龍”
明星的飛越夢
“穿越”構成的人生
農民娃的飛越之夢
“詩情畫意”的探險家
從畫家到航海家
“跑”出來的英雄
自由之魂
當過“掉頭兵”的探險家
智山慧海傳真火
恪守家訓的哲學家
做人做事皆“本真”
後記
被“綁架”的心
“氂牛”教授
中國第一位赴南極考察的女科學家
因為山在那裡
大漠有一個“劉行者”
極地女傑
滾滾滔天浪,赤子弄潮兒
愛登山的“瘋子”兄弟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冷靜的勇者
天涯麗人行
“我的偶像是趙子龍”
明星的飛越夢
“穿越”構成的人生
農民娃的飛越之夢
“詩情畫意”的探險家
從畫家到航海家
“跑”出來的英雄
自由之魂
當過“掉頭兵”的探險家
智山慧海傳真火
恪守家訓的哲學家
做人做事皆“本真”
後記
文摘
這一行人行經杭州、廣州、海口,不到半年便進入越南,步行團的人或因難耐其苦,或因患病,相繼打道回府了。到越南清化時,便僅剩潘德明一人了,他決定獨自走下去,並且索性走出亞洲。那時的潘德明,或許沒有“探險”的概念,這么做也並非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所秉承的是“雪‘東亞病夫’之恥”的信念。他就這樣開始了環球旅行。
這一路,他需要獨自面對種種挑戰。
在科威特,他決定徒步700千米,穿越沙漠,去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的故鄉麥加。曾有人勸他不要去,因為這太危險,更何況還是一個人獨行呢。但潘德明不願放棄,於是他隻身進入了烈日如蒸的沙海。一天,他正頭頂烈日行進,忽然見遠處的沙丘上有個東西在緩緩地蠕動。他用望遠鏡一看,竟是一個人!他趕緊跑過去,原來是一個阿拉伯男子。這個男子已經氣息奄奄,再加上烈日的烘烤,如果再不喝水就必死無疑了。潘德明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所剩不多的水,統統灌進了這名男子的嘴中。當這個男子清醒過來後,潘德明才得知他是一名商人,為了找尋水源而迷了路。幸好有潘德明搭救,不然他就再也見不到自己的家人了。面對救命恩人,這個商人將刻著自己名字的指南針送給了潘德明。
告別了這個商人,潘德明繼續著自己的旅程。毒辣的太陽烘烤著他,似乎要將所有的熱量都傳給這個向自然挑戰的中國人。他渴極了,但是他一滴水也沒有了。潘德明用堅強的意志堅持著,堅持著,每走一步他都拼盡了全力。但他還是倒下了,幸運的是,一支駱駝隊發現了已經昏迷的他,於是將他救起。當他們得知他是來自遙遠的中國的旅行家時,個個驚嘆不已,稱讚他是人類的驕傲。就這樣,死裡逃生的潘德明又信心十足地踏上了征程。
潘德明走過伊朗、伊拉克、敘利亞、以色列,然後渡過蘇伊士運河,踏上了非洲大陸,到了埃及首都開羅。在開羅求學的幾位中國青年,自告奮勇地充當潘德明的嚮導。在他們的陪伴下,潘德明瞻仰了金字塔,看到了獅身人面像“斯芬克司”,遊覽了宏麗的阿蒙神廟。潘德明在被這些文化遺址所震撼的同時,心中不免有些傷感:這個在古代繁盛的文明之邦,現如今只是一個個旅遊景點,一堆古蹟而已。而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會有怎樣的發展呢?
那“雪恥”的信念,再一次強烈地湧上潘德明的心頭。他決定對工業發達的歐洲國家作一番實地考察。潘德明從亞歷山大港乘船渡過地中海,開始了歐洲之旅。希臘首相維尼各羅斯在接見潘德明時這么說:“我從你身上看到了東方古國的覺醒。”隨後,潘德明來到巴黎。法國總統萊伯朗、總理達拉第等官員接見了潘德明。巴黎各大報紙競相報導潘德明抵達巴黎的訊息。萊伯朗說:“潘德明先生,對於你的壯舉,我想引用‘法國之雄’拿破崙的一句話,‘中國是一個多病的、沉睡的巨人,但是當他醒來時,全世界都會震動’。’
潘德明還特地去考察了奧運發祥地——奧林匹亞。當他到達奧林匹亞時,正值美國洛杉磯舉辦第十屆奧運會,這也是第一屆有中國人參加的奧運會,但參賽者只有劉長春一人,讓人感到傷心甚至可悲的是,劉長春賽後竟因路費不夠而無法回國。
潘德明在奧林匹亞,想著自己此行的目的,便在古運動場遺址旁的石柱上貼上了一張紙,上面用中文和英文寫了兩行大字:“中國人潘德明步行到此。”在環遊世界的過程中,他是一個孤膽的英雄,更是整箇中華民族的驕傲!
P2-4
這一路,他需要獨自面對種種挑戰。
在科威特,他決定徒步700千米,穿越沙漠,去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的故鄉麥加。曾有人勸他不要去,因為這太危險,更何況還是一個人獨行呢。但潘德明不願放棄,於是他隻身進入了烈日如蒸的沙海。一天,他正頭頂烈日行進,忽然見遠處的沙丘上有個東西在緩緩地蠕動。他用望遠鏡一看,竟是一個人!他趕緊跑過去,原來是一個阿拉伯男子。這個男子已經氣息奄奄,再加上烈日的烘烤,如果再不喝水就必死無疑了。潘德明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所剩不多的水,統統灌進了這名男子的嘴中。當這個男子清醒過來後,潘德明才得知他是一名商人,為了找尋水源而迷了路。幸好有潘德明搭救,不然他就再也見不到自己的家人了。面對救命恩人,這個商人將刻著自己名字的指南針送給了潘德明。
告別了這個商人,潘德明繼續著自己的旅程。毒辣的太陽烘烤著他,似乎要將所有的熱量都傳給這個向自然挑戰的中國人。他渴極了,但是他一滴水也沒有了。潘德明用堅強的意志堅持著,堅持著,每走一步他都拼盡了全力。但他還是倒下了,幸運的是,一支駱駝隊發現了已經昏迷的他,於是將他救起。當他們得知他是來自遙遠的中國的旅行家時,個個驚嘆不已,稱讚他是人類的驕傲。就這樣,死裡逃生的潘德明又信心十足地踏上了征程。
潘德明走過伊朗、伊拉克、敘利亞、以色列,然後渡過蘇伊士運河,踏上了非洲大陸,到了埃及首都開羅。在開羅求學的幾位中國青年,自告奮勇地充當潘德明的嚮導。在他們的陪伴下,潘德明瞻仰了金字塔,看到了獅身人面像“斯芬克司”,遊覽了宏麗的阿蒙神廟。潘德明在被這些文化遺址所震撼的同時,心中不免有些傷感:這個在古代繁盛的文明之邦,現如今只是一個個旅遊景點,一堆古蹟而已。而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會有怎樣的發展呢?
那“雪恥”的信念,再一次強烈地湧上潘德明的心頭。他決定對工業發達的歐洲國家作一番實地考察。潘德明從亞歷山大港乘船渡過地中海,開始了歐洲之旅。希臘首相維尼各羅斯在接見潘德明時這么說:“我從你身上看到了東方古國的覺醒。”隨後,潘德明來到巴黎。法國總統萊伯朗、總理達拉第等官員接見了潘德明。巴黎各大報紙競相報導潘德明抵達巴黎的訊息。萊伯朗說:“潘德明先生,對於你的壯舉,我想引用‘法國之雄’拿破崙的一句話,‘中國是一個多病的、沉睡的巨人,但是當他醒來時,全世界都會震動’。’
潘德明還特地去考察了奧運發祥地——奧林匹亞。當他到達奧林匹亞時,正值美國洛杉磯舉辦第十屆奧運會,這也是第一屆有中國人參加的奧運會,但參賽者只有劉長春一人,讓人感到傷心甚至可悲的是,劉長春賽後竟因路費不夠而無法回國。
潘德明在奧林匹亞,想著自己此行的目的,便在古運動場遺址旁的石柱上貼上了一張紙,上面用中文和英文寫了兩行大字:“中國人潘德明步行到此。”在環遊世界的過程中,他是一個孤膽的英雄,更是整箇中華民族的驕傲!
P2-4
後記
這套“夢想的力量:中國夢青少年讀本”叢書得以出版,首先要感謝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和安徽大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與幫助。感謝安徽大學出版社康建中社長不辭辛苦地從安徽趕來北京師範大學參加我們的審稿研討會,並提出了重要的具有建設性的意見。感謝安徽大學出版社趙月華總編輯,這套叢書從最初的構思、策劃,到最終的出版、發行,都凝聚著她的智慧和心血。社長和總編把這套叢書的讀者定位在青少年身上,體現了他們對“中國夢”本質內涵的深刻理解,凸顯了他們為實現“中國夢”所擔負的社會責任感。同時,還應該感謝安徽大學出版社王先斌等編輯,他們在每一本書的編輯過程中都提出了許多寶貴而中肯的意見。
當然,本叢書各卷撰寫者都是在繁忙之中,集中時間和精力,全力以赴地完成書稿的,付出了許多的辛勞和汗水。另外,還要感謝丁子涵、郝思聰、任敏、張悅等幾位研究生,他們在查找資料、校對書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從開始策劃到完稿,時間太倉促了,因此難免會有一些紕漏和不足,還請各位讀者給予指正!
劉勇李春雨
2014年5月
當然,本叢書各卷撰寫者都是在繁忙之中,集中時間和精力,全力以赴地完成書稿的,付出了許多的辛勞和汗水。另外,還要感謝丁子涵、郝思聰、任敏、張悅等幾位研究生,他們在查找資料、校對書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從開始策劃到完稿,時間太倉促了,因此難免會有一些紕漏和不足,還請各位讀者給予指正!
劉勇李春雨
2014年5月
序言
中國是有著五千多年燦爛歷史文明的泱泱古國。周秦偉業、兩漢文明、大唐盛世、宋季富士、元朝拓疆、明代興旺、康乾勝景,歷史上偉大的時代與悠久的歷史文明,不僅讓我們每個炎黃子孫倍感驕傲,而且令世界人民嘆為觀止。而時至清朝,當歐洲已經走出長達八百多年中世紀的黑暗,在文藝復興運動,接受一系列新知識、新技術的時候;當18世紀初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萊布尼茨建立了微積分體系、培根喊出了“知識就是力量”的時候;當英國正在大張旗鼓地進行工業革命的時候,中國卻仍然沉浸在“天朝上國”的迷夢和農業經濟繁榮的落日餘暉之中,根本不知道世界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巨變。結果是中國為此付出了沉重而慘痛的代價,鴉片戰爭失敗後所簽訂的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使中華民族承受了巨大而空前的屈辱,於是無數的仁人志士開始為振興中華而奔走呼號,甚至拋頭顱、灑熱血。從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為了尋求挽救國家於傾頹的偉大夢想,走過了一段艱難曲折的歷程。
五四運動是這一歷程中重要的一步,成為近現代國人真正覺醒的輝煌的起點。五四運動的先驅在高揚“民主”“科學”偉大旗幟的同時,將目光聚焦於文學。我們還清楚地記得,無數有識之士都不約而同地將目光集中投向了青年!五四新文學與新文化運動中最重要、最讓人矚目的刊物就叫《新青年》,陳獨秀所寫的《敬告青年》滿含殷殷之情、拳拳之心,至今令人難忘。回想當年,陳獨秀為什麼要創辦《新青年》?為什麼要寫《敬告青年》?以陳獨秀為代表的那代人為什麼那樣關注青年?難道是因為他們心血來潮嗎?難道是因為他們認為青年必然勝過老年嗎?不是的!他們清醒地意識到,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甚至也不是兩三代人就能實現的。這個偉大的使命勢必要由數代青年前赴後繼,不斷努力地去承擔、去完成、去實現!
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的慷慨陳詞:“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於硎,人生最可寶貴之時期也。青年之於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人身。”亦如梁啓超在《少年中國說》中所言:“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戀心;惟思將來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戀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進取。惟保守也,故永舊;惟進取也,故日新。”這樣的言辭雖然有些絕對,但卻道出了青少年乃國家與民族未來希望之實質。
從晚清起到今天,心懷強國夢想的中國人奮鬥了一百多年。雖然在這一百多年中,幾代人前赴後繼,為中華民族開闢了一條通往偉大復興之路,但在這條復興的道路上,還需要我們繼續努力。實際上,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旨歸的“中國夢”正像五四新文學先驅者們所預測的那樣:還需要幾代人去實現。也就是說,還需要幾代青少年去不斷地努力與拼搏。所以,讓青少年了解什麼是“中國夢”,讓青少年了解“中國夢”的實現對於我們國家與民族的根本意義,是多么急切,多么重要!這就是我們出版這套“夢想的力量:中國夢青少年讀本”叢書的初衷。
這套叢書,緊緊圍繞著“理想信念”“少年成長”“教育強國”“科技騰飛”“文學藝術”“悠悠歷史”“求真探奇”“城鄉和諧”“平凡人生”“走向世界”等十個與“中國夢”密切相關的主題,用許許多多生動有趣的故事,向懷揣夢想的青少年說明:“中國夢”這三個字絕對不是口號、不是空想。相反,它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底蘊,它涵蓋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彰顯在歷史、科技、文學藝術等各個領域。它既可以體現為偉人在其人生歷程中所追求的理想信念,也可以體現為普通人在平凡的人生中所堅守的一個個小小夢想;它既可以體現為老一輩對於自己夢想的執著守望,也可以體現為年輕一代對於未來的無限憧憬。
我們之所以把這些故事講給青少年聽,是想讓青少年了解那些曾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感人故事,讓他們真正體悟夢想的實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付出辛勞和汗水;讓青少年在這些生動感人的故事的薰陶下培養自身堅強、勇敢、勤勞的優秀品質;讓青少年通過這些故事反觀自身,從而激發他們面對挫折時的鬥志和勇氣;讓青少年了解什麼是“中國夢”,為什麼要實現“中國夢”;讓青少年明白自己在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肩負著什麼樣的責任。
“夢想的力量”在根本上來自青少年!
“中國夢”的實現歸根到底在於青少年!
劉勇李春雨
2014年1月
五四運動是這一歷程中重要的一步,成為近現代國人真正覺醒的輝煌的起點。五四運動的先驅在高揚“民主”“科學”偉大旗幟的同時,將目光聚焦於文學。我們還清楚地記得,無數有識之士都不約而同地將目光集中投向了青年!五四新文學與新文化運動中最重要、最讓人矚目的刊物就叫《新青年》,陳獨秀所寫的《敬告青年》滿含殷殷之情、拳拳之心,至今令人難忘。回想當年,陳獨秀為什麼要創辦《新青年》?為什麼要寫《敬告青年》?以陳獨秀為代表的那代人為什麼那樣關注青年?難道是因為他們心血來潮嗎?難道是因為他們認為青年必然勝過老年嗎?不是的!他們清醒地意識到,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甚至也不是兩三代人就能實現的。這個偉大的使命勢必要由數代青年前赴後繼,不斷努力地去承擔、去完成、去實現!
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的慷慨陳詞:“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於硎,人生最可寶貴之時期也。青年之於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人身。”亦如梁啓超在《少年中國說》中所言:“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戀心;惟思將來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戀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進取。惟保守也,故永舊;惟進取也,故日新。”這樣的言辭雖然有些絕對,但卻道出了青少年乃國家與民族未來希望之實質。
從晚清起到今天,心懷強國夢想的中國人奮鬥了一百多年。雖然在這一百多年中,幾代人前赴後繼,為中華民族開闢了一條通往偉大復興之路,但在這條復興的道路上,還需要我們繼續努力。實際上,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旨歸的“中國夢”正像五四新文學先驅者們所預測的那樣:還需要幾代人去實現。也就是說,還需要幾代青少年去不斷地努力與拼搏。所以,讓青少年了解什麼是“中國夢”,讓青少年了解“中國夢”的實現對於我們國家與民族的根本意義,是多么急切,多么重要!這就是我們出版這套“夢想的力量:中國夢青少年讀本”叢書的初衷。
這套叢書,緊緊圍繞著“理想信念”“少年成長”“教育強國”“科技騰飛”“文學藝術”“悠悠歷史”“求真探奇”“城鄉和諧”“平凡人生”“走向世界”等十個與“中國夢”密切相關的主題,用許許多多生動有趣的故事,向懷揣夢想的青少年說明:“中國夢”這三個字絕對不是口號、不是空想。相反,它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底蘊,它涵蓋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彰顯在歷史、科技、文學藝術等各個領域。它既可以體現為偉人在其人生歷程中所追求的理想信念,也可以體現為普通人在平凡的人生中所堅守的一個個小小夢想;它既可以體現為老一輩對於自己夢想的執著守望,也可以體現為年輕一代對於未來的無限憧憬。
我們之所以把這些故事講給青少年聽,是想讓青少年了解那些曾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感人故事,讓他們真正體悟夢想的實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付出辛勞和汗水;讓青少年在這些生動感人的故事的薰陶下培養自身堅強、勇敢、勤勞的優秀品質;讓青少年通過這些故事反觀自身,從而激發他們面對挫折時的鬥志和勇氣;讓青少年了解什麼是“中國夢”,為什麼要實現“中國夢”;讓青少年明白自己在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肩負著什麼樣的責任。
“夢想的力量”在根本上來自青少年!
“中國夢”的實現歸根到底在於青少年!
劉勇李春雨
201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