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
作定語、謂語、賓語。
示例
君所謂 求仁得仁 ,
亦復何怨:老夫耄矣,不能驅役鬼神,預人家兒女事。(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七)
釋義
1、 原指
伯夷、
叔齊兄弟讓國,本是求仁的表現;既然讓國而
心安理得,已經得仁,就沒有怨言了。
2、今用來比喻理想和願望均實現。
3、也比喻一個人的作為恰如己願,自然能心安無怨了。
4、 後人引用
孔子的話,把“求仁得仁”四字用在志節上,來稱為仁義而死的人,但也有人用在其他事情上,不專指
殺身成仁。
出處
《
論語·述而》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
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
伯夷、
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伯夷、叔齊是古時候的賢人,他們認為周
武王伐紂是以暴易暴,恥於吃周武王的糧食,餓死在
首陽山上。孔子評價他們是古代賢人,為求仁德,不惜艱難,毫無怨言。
翻 譯 :
冉有(問子貢)說:“老師會幫助衛國的國君嗎?”子貢說:“嗯,我去問他。”於是就進去問孔子:“伯夷、叔齊是什麼樣的人呢?”(孔子)說:“古代的賢人。”(子貢又)問:“他們有怨恨嗎?”(孔子)說:“他們求仁而得到了仁,為什麼又怨恨呢?”(子貢)出來(對冉有)說:“老師不會幫助衛君。”
簡 析 :
衛國國君輒即位後,其父與其爭奪王位,這件事恰好與
伯夷、
叔齊兩兄弟互相讓位形成鮮明對照。這裡,孔子讚揚伯夷、叔齊,而對衛出公父子違反等級名分極為不滿。孔子對這兩件事給予評價的標準就是符不符合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