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永豐農民畫
- 地點:江西省永豐縣潭城鄉
- 稱號: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
- 代表作:解振輝《母親》
起源發展,作品簡介,作品賞析,賞析,發展,獲得的榮譽,特色,非遺傳承,永豐農民畫成長曆程,
起源發展
永豐農民畫起源於民國初期,誕生於上世紀30年代。當時,由一批民間老藝人根據民間朱漆編竹編面花工藝,古建築浮雕、線雕,民間被面刺繡、肚兜、圍裙等藝術圖案,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進行大膽、變形和藝術誇張,用大色塊、哲理性構成畫面。他們把傳統的民間圖案和外來藝術巧妙地融入到農民畫創作中,以飽滿的裝飾組合構圖,絢麗的色調,深層的構思妙筆生輝,在民間繪畫藝術中獨樹一幟。1992年10月,永豐縣潭城鄉被江西省文化廳授予“農民畫之鄉”稱號;93年12月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稱號。2008年,再次獲得國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稱號。
永豐農民畫自誕生以來,創作了大量富有創意的作品,近3000幅作品在各地展出並獲獎,200多幅農民畫作品在省級以上的刊物上發表,1000多幅農民畫被國家、省、市有關部門和個人收藏。2010年3月,永豐農民畫應邀參加上海世博會。經過幾個月的精心準備,永豐縣從300多幅農民畫佳作中選取《又是一個豐收年》、《和平幸福》、《小球迷》等80幅精品參展。5月1日上海世博會開園以來,每日迎來台灣、日本等眾多參觀者逾3萬人。2010年4月,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銀河之星”攝製組到畫家村拍攝了2期專題節目。
2008年,為把農民畫這一文化產業做大做強,農民畫作者、索藝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聶建勇,召集40名農民畫作者入股投資300多萬元,在自己開發經營的800畝茶場果園處建起了一幢2600多平方米的農民畫家村,畫家村功能齊全,內設有展覽廳、會議廳、研究室、陳列室、培訓室和多個創作室。四周山上種上了有機白茶和果樹,開挖了魚塘,畫家村為農民作者提供了一個環境優美的創作基地。農民作者到畫家村索藝公司可為他們提供食宿條件,農忙時農民作者白天可以幫茶園、果園施肥、鋤草、採摘茶葉果實等農活,實行按工計酬,晚上和農閒時又可集中在一起共同探討搞創作,真正為農民作者帶來了實惠。為此,到此參觀的領導們常說這裡是集農業生產、藝術創作、旅遊娛樂為一體的生態式中國第一農民畫家村。
永豐農民畫剛剛起步走市場化運作之路,如何把這一文化產業做強做大,現還處在探索之中,永豐縣將以農民畫家村作為平台,初步形成如下發展規劃:
一是建成繪畫創作基地。組織全縣農民畫骨幹作者集中研究、構思、繪畫,提高農民畫創作質量,並通過畫家村市場化運作,把作品推向全國和海外市場。
二是建成繪畫培訓基地。畫家村擬聘請省內知名畫家當藝術顧問,提高畫家村的知名度,主動與各大藝術院校和藝術專業團體聯繫,接收學員前來培訓、實習、採風、寫生等。
三是建成農民畫生產基地。擬購置絲網版畫印刷機,畫家村將根據市場需求,遴選優秀農民畫用絲網版畫印刷機成批印刷,降低繪畫成本,把農民畫成批推銷給一些單位、賓館、家庭作裝飾畫。
四是建成旅遊基地。擬將把畫家村和果園打造成“農家樂”旅遊勝地,吸引遊客前來體驗農活、釣魚、品茶、觀看茶道和現場繪畫表演,同時向遊客推介農民畫。
作品簡介
1983年8月1日至10日,縣文化館舉辦了第一期農民畫培訓班,參加培訓的農民遍及全縣每個鄉鎮。再精心輔導下,參加培訓的28名農民創作了41幅農民畫,從中挑選了25幅參加吉安地區第二屆農民畫評比,結果一炮打響,獲得11項獎,讓人刮目相看。1984年,在江西省第二屆農民畫展上,永豐農民畫一舉奪得23項獎,再次引起轟動。此後,一大批“泥腿子”農民紛紛拿起了畫筆,積極投身到農民畫創作隊伍中來,在全縣掀起了一股農民畫創作熱潮。縣文化館每年都要舉辦一至兩期農民畫培訓班,並請來省、地群藝館的平德威、王修濤、王俊民等畫家授課,作藝術指導,使農民畫的質量提高很快。1990年9月,120幅永豐農民畫作品在江西省會南昌展覽,每天參觀的人數達2000多人,驚動了省城文藝界,永豐農民畫從此聲名鵲起,享譽全省。
作品賞析
賞析
永豐農民畫的藝術特點是充分運用概括、變形、誇張等藝術處理手法,用大色塊以哲理性構成畫面,把傳統民間繪畫和外來藝術巧妙地匯入農民畫創作中,既有強烈的地方性,傳統的“土”氣,又有鮮明的時代精神,現代的“洋”氣。它取材廣泛,既有民間故事、風土人情、地方特產,也有山區面貌、時代新風。反映這些題材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有的以吸取傳統的民間剪紙、壁畫、圖案的藝術表現形式見長,有的以強烈的色塊對比、新穎誇張的變形手法著稱,有的以飽滿的裝飾組合構圖、絢麗的色調、深層的構思而妙筆生輝,因而在現代繪畫藝術中獨樹一幟。
發展
經過20年的發展,永豐農民畫隊伍不斷壯大起來,全縣有16個鄉鎮成立了農民畫協會,會員達2300多名,其中有20多人加入了省、市美術家協會。全縣堅持常年作畫的農民有300多名,農民畫新秀也如雨後春筍般脫穎而出。20年來,永豐農民作畫4000多幅,其中有1000多幅農民畫被縣文化館、市群藝館乃至全省、全國美術館展覽和收藏,200多幅農民畫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9幅農民畫被編入江西省國小五年級美術課本。
獲得的榮譽
全縣湧現出一批較有名氣的“農民畫家”,如徐和平的《牛的朋友》、姚建軍的《暮歸》榮獲全國“藝術之鄉”藝術精品展示大賽二等獎,解振壽的《鳥語花香》、曾慶春的《山村新曲》、金戈的《民舞山神》、曉林的《打麻子》、高平勇的《鬧端午》等5幅農民畫作品入選“首屆中國農民畫藝術節”並獲優秀作品獎。1992年10月,永豐縣被江西省文化廳授予了“農民畫之鄉”稱號,1993年12月又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稱號。
特色
日前,享譽全國的江西省永豐縣農民畫與奧運牽手,散發著濃烈鄉土氣息的68幅農民畫送京參加奧運會民間藝術作品展。
自古以來,永豐就是一塊被人們希冀為永遠林茂糧豐的富庶寶地,是聞名全國的革命老區,“前頭捉了張輝瓚”的壯舉就發生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代永豐龍岡鄉,龍岡、君埠等鄉鎮至今還保留有當年蘇區農民創作的牆報、壁畫。永豐民間的朱漆、竹編面花工藝,古建築裝飾、線雕、彩繪工藝和民間肚兜、圍裙、被面刺繡等均具有濃郁鄉土味。它的製作工藝和表現手法和今天永豐農民畫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永豐農民畫屬於裝飾藝術,以圖案法則構成了絢麗多彩的民間美術,永豐現代民間繪畫在裝飾性的共同規律中,由於各人所處的地域不同,在審美上對事物的本質美感層次認識不一樣,從而產生的作品也不一樣,有圖案裝飾性、寫實裝飾性、變形裝飾性、意念裝飾性四大類型,它最大的特點是:用大色塊以哲理性構成畫面,把傳統民間繪畫和外來藝術巧妙地匯入現代繪畫創作中,既有強烈的地方性、傳統的“土氣”,又有鮮明的時代精神,現代的“洋氣”。
永豐農民畫作者心靈手巧,作畫時即興發揮。農村日新月異的多彩生活是他們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如耕地、播種、收割、飼養、放牧、植樹造林,改革開放以來的新生事物都是他們創作的素材。如青年女畫家王雯萱以迎奧運為主題創作的《推扁擔》,畫中的人物經作者大膽變形誇張,推扁擔的兩個人物形態粗壯敦實,富有美感和力度,以外形美揭示人物內在純樸憨厚的勞動者的性格。畫中景物環境講究對稱,運用民間藝術漸退法並加以發展,創造性地表現現代生活,表達現代人的感情,可謂“立像盡意”、“形神兼備”,達到了內容和形式的統一,其想像力之豐富,裝飾運用之靈活,處理手法之精妙,來自於傳統又發展於傳統。又如農民畫家袁明創作的《銀河》,畫面構圖充實飽滿,線條圓潤流暢,整體布局嚴謹合理,對角左右景中荷葉寬大濃綠,色塊飽和,勾線簡潔,整個畫面持重穩定,荷葉脈絡整齊、規則,清晰可見,既富有裝飾性,又展示出物質內部結構的豐富性,使物體充滿生命力。畫面中的鵝群,排列整齊,前後適度,秩序井然,造型簡潔,鵝群遊動的方向構成一條潛在的弧線,像一條銀色的河流,形成節奏優美的旋律,鵝群的運動節奏明快,強度和諧協調,真是未畫一滴水,恰似水滿河,景象均不動,看去則蕩漾。美的景色寄寓著作畫者對生活的熱戀,對理想生活的憧憬追求,以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給人以思想啟迪和美的愉悅。
永豐農民畫作者忙時搞生產,閒時堅持搞藝術,從1981年至今從未間斷,投入農民畫創作實踐的作者有2000多人,遍及全縣20多個鄉鎮,其中16個鄉鎮成立了農民畫協會,作者有五六十歲的老農,有十幾歲的青少年,其中婦女有六分之一。在省、市群藝館的平德威、王修濤、王俊民和“全國優秀輔導員”、永豐縣文化館美術幹部王小玫等畫家的輔導下,永豐縣農民畫的質量提高很快。農民畫作者善於用純真質樸的藝術手法表現人民民眾的思想情感,為人民民眾所接受,受到人民民眾歡迎,所以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他們每年創作農民畫3800多幅,至今榮獲省級以上大獎的農民畫超過1000幅,已初步形成了一個藝術群體和自己的特色。永豐先後被江西省文化廳授予“永豐農民畫鄉”稱號,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現代民間繪畫)”。
受市場經濟浪潮衝擊,永豐農民畫藝術事業受到一定影響。為了使永豐農民畫藝術發揚光大,走出困境,重點農民畫作者、農民企業家聶建勇投資10萬元,用於開發農民畫產業,改善農民畫家生活。聶建勇和農民畫作者解振輝、李春英,縣文化館副研究員、農民畫輔導老師王小玫,先後到金華、義烏、溫州、廈門、深圳等地考察農民畫產業,多次召開農民畫家座談會,探討永豐農民畫藝術發展之路,致力於開發文化產業,創辦文化藝術經濟實體,相繼成立了“永豐農民畫研究會”和“永豐縣索藝農民畫傳媒有限公司”,讓農民畫走向市場。
非遺傳承
為了延續和發展農民畫,在民間藝術家和青少年學子之間搭建起展示、互動、發展的平台,該縣文化館聘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民間藝術家解振輝每周三下午在潭城中學授課。授課內容以基本功練習和即興創作為主。該縣通過引導學生認識、學習、參與農民畫創作,既豐富校園素質教育內容,又有利於培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To continue and develop the farmer paints, set up between the folk artists and adolescent students show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platform, the county cultural center hire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are folk artists XieZhenHui every Wednesday afternoon in lake city middle school teaching lectures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basic and improvise the county by guiding students to understand learning to participate in the farmer paints, both enriching the content of school quality education, and to cultivate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永豐農民畫成長曆程
1992年,永豐縣被江西省文化廳授予“農民畫之鄉”
1993年,永豐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
2007年,成立永豐農民畫研究會
2007年,成立永豐索藝農民畫傳媒有限公司
2008年,永豐農民畫參加奧運會民間藝術作品展
2008年,永豐縣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農民畫)”
2008年,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劉上洋,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文化廳廳長李玉英等領導到永豐視察民間繪畫工作
2009年,3月上海、浙江等多個藝術之鄉組成專家代表團到永豐進行農民畫藝術交流
2010年,江西城市學院在永豐建立實訓基地
2010年,永豐農民畫入選上海世博會
2010年,永豐農民畫家受邀加盟世博會中國農民畫村
2010年,永豐農民畫參加首屆中國鄱陽湖國際生態文化節
2012年,省政府副省長朱虹視察永豐農民畫
2013年,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姚亞平視察永豐農民,
2013年,永豐縣農民畫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2013年,永豐農民畫入選“2013全國農民畫聯展”
2014年,永豐農民畫受邀參加萬安全國農民畫展
2014年,以永豐農民畫作者為原型人物的微電影《畫夢》在江西二套播放
2014年,永豐農民畫再次被文化部評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