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乾隆十七年(1752年)四月二十五日寅時,出生於
翊坤宮,嫡出,母為繼
皇后烏喇納喇氏。當天,乾隆帝剛從暢春園回宮,平時都親自去向太后請安。在孩子出生這天,罕見地派內監請安。他的出生讓乾隆非常高興,不僅寫詩紀念,還讓大臣與他“同喜”。他的名字“
璂”,在古漢語裡是皮件里鑲嵌的玉飾,明代《
諸司職掌》云:“皇帝皮弁,用烏紗帽之,前後各十二縫,每縫各綴五彩處十二,以為飾。”天子皮弁飾十二璂。
乾隆三十年(1765年)閏二月,南巡過程中,母親繼皇后烏拉那拉氏突然失寵,形同被廢。
乾隆四十年,《
御製滿蒙文鑒》總綱完成,乾隆諭旨:“汝所進書甚好,但有眉目不清數處,改正後再行呈閱。”又奉諭旨:“汝所作之書亦費心矣。”永璂回憶:“聞命之下曷勝感幸。”(《日課詩稿》第25到26頁,《蒙古總綱進御覽敬志長律一首》)
乾隆四十一年正月二十八日丑時病逝,享年二十五歲,詔用宗室公例治喪。同年,《
御製滿蒙文鑒》總綱刊行
永璂在生時無封爵,過繼
永瑆第四子
綿偲為嗣。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三月追封多羅
貝勒。
董寶光在《學人卉萃的永璂貝勒府》中寫道:“永璂生前未獲封號,估計亦未分府。 ...... 永璂府的末代府主溥勝弟兄三人,遂於1921年1月以洋8千元將此府售於黃集成氏。售府契約上,舊業主屬名為:金溥勝、金溥林和金溥榕三人。
史籍記載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一 列傳八》
四十一年,皇十二子永璂薨,詔用宗室公例治喪。嘉慶四年,追封貝勒。
貝勒永璂,高宗第十二子。乾隆四十一年,卒。嘉慶四年三月,追封貝勒。以成親王子綿偲為後,初封鎮國將軍,再進封貝子。道光十八年正月,諭曰:“綿偲逮事皇祖,昔同朕在上書房讀書者只綿偲一人。”進貝勒。二十八年,卒,子奕縉,襲貝子。卒,弟奕繕,襲鎮國公。
著名的史學家、語言學家
錢大昕於乾隆三十八年正月十二日( 1773/2/3):“引見養心殿。得旨在上書房行走,派皇十二子師傅。自是每日入直。”為永璂講學兩年,形容永璂為:“天資淳粹,至性過人。”
《清高宗實錄》里他出生前後的記載 :乾隆十七年四月
○乙卯。上還宮。○戶部議準、四川總督策楞疏稱、大寧、榮縣、威遠、等三縣。新添榷課增 引。請於發川余引內照數給發。從之。
○丙辰。上御太和殿視朝。文武升轉各官謝恩。 ○皇十二子永璂生
○庚申。(出生第五天)○大學士管江南河道總督
高斌奏、下江淮、揚、徐、海、等屬。四月以來。天氣晴和。又得時雨霢霂。二麥秋實。愈見堅好。大概均得豐收。現米價無增。民情寧謐。得旨、欣慰覽之。北省今春及入夏。雨暘時若。二麥可定豐收。
又皇后已生皇子。一切順適吉祥。卿其同此喜也。
視朝旋蹕詣暢春園問安遂至昆明湖上寓目懷欣因詩言志 (乾隆御製詩,作於永璂出生後第三天) 視朝已備儀,
弄璋重協慶(適中宮誕生皇子),
天恩時雨暘,慈壽寧溫清,
邇來稱順適,欣承惟益敬,
湖上景愈佳,山水含明淨,
柳浪更荷風,雲飛而川泳,
味道茂體物,惜陰勵勤政。
人物祭文
皇十二子初次祭文 乾隆四十一年 編修 臣 平恕 恭撰
銀潢毓德撫時深逝水之恩,玉葉凋芳過隙軫華年之感帳繐幃之既設潔琱芳俎,以初陳爾皇十二子永璂,賦質端肫,禔拘謹恪。髻齡就傅常勤誦讀之功,秋塞從搜每肆馳驅之度。乃自昨年嬰疾緜延尚望有廖泊乎?攺歲開韶調攝庶占勿藥何圖奄忽遽告淪徂。於戲,愴遲日之難留,剛近中和之節,嘆流光之太促半分大衍之籌錫。公爵以飾終節祭筵而悼往靈其不昧尚克歆承。
皇十二子二次祭文 修撰 臣 黃軒 恭撰
撫春韶而嘆逝,駒影增欷稽茂典以飾終。椒馨致悼式煥加籩之禮,爰紓浹乾之思。爾皇十二子永璂,恪慎持躬,純誠秉質。課就將於幼學時廸訓言習,馳射於秋搜,屢隨行蹕。昨者危疴,乍遘冀諰攝以有瘳,今茲淑景方長竟渝殂之遽。告疊頒嘉薦舉副彝章,於戲。愴二紀之才逾,零隨蓂葉用肆筵之載飭。秩視桓圭靈而有知庶其來格。
十二阿哥追封貝勒祭文 嘉慶四年
誼酬兄事懷雁序於天家,秩亞王封寵鸞章於國典。志裒原之舊感,曷忘克恭表悴萼之遺輝。聿敦同氣堂封載告爵號攸崇。惟十二阿哥永璂,賦性沖醇宅躬,醰粹朝輝。視燎勤問膳以趨庭,日誦披闈謹裹衣而受學。先予生八年以長,同胃教十載猶多詎期沉疾之弗瘳。空鏤壯齡之未告,膏盲善遁連二豎以相侵。手足哀纏倏一人,只見少齡頹廿五歿未及於茅封。索沓再三生更虛於棣茁,憶昔肩隨而出入。抵令心盡於始終,宜晉崇稱式彰令矩是用。追封為多羅貝勒,錫奠有加於幽泉。告慰兩紀披爼芾之榮遺,誄揚庥三醊光尊彝之薦靈,而不味庶克產歆承。
嘉慶帝曾為永璂寫過兩首悼詩,現輯錄如下:(均選自
嘉慶帝《味余書室全集》》
《乾隆五十年皇十五子(即嘉慶帝)過十二兄園寢有感》 遠別人天已十年,夜台終古鎖寒煙。
一生心血憑誰付,手澤長留在斷篇。(十二兄手抄清語一本八千餘句,乃生前日日晨玩之書,今在予處敬謹收藏。)
風雨書窗憶舊情,還思聽雨續三生。
弟兄十七蕭疏甚,忍見長天雁陣橫。
(予弟兄十七人,今存五人矣!)
《讀十二兄手錄國語本並題詩遺蹟感而次韻》
手跡依然繕本傳,星霜十載費磨研。
雁行羽折同春夢,鴻爪痕留未遠年。
執卷難忘強記讀,聯床還憶用功專。
錦囊什襲勤珍護,心血留茲幸未捐。
家庭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