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永曆帝入緬
永曆帝入緬是指1644年,清朝取代了明朝的統治。1646年,明桂王朱由榔被擁立於廣東肇慶,號永曆。1647年,改元為永曆元年。在清朝軍隊的追擊下,永曆節節敗退,經...
- 清滅南明紹武、永曆政權之戰
順治十八年(1661年)九月(永曆十五年),清軍分兩路追擊南明永曆帝,吳三桂率清軍入緬,索求永曆帝,十二月緬甸國王將永曆交於清軍,愛星阿、吳三桂率右路5萬兵,出隴川、...
- 永曆(明昭宗朱由榔年號)
公元1662年,吳三桂進兵緬甸,向緬甸國王索取朱由榔,緬甸 昆明永曆帝殉國處紀念碑 國王哇達姆摩剛弒兄自立,內部不穩,無力與吳三桂對抗,只得答應吳三桂的請求,發兵...
- 李定國(南明永曆政權抗清名將)
公元1661年(永曆十五年,順治十八年),清軍吳三桂部十萬大軍進入緬甸,逼緬王交出永曆帝,未果。次年,吳三桂在昆明將永曆帝縊殺,南明至此滅亡。李定國聞訊,悲憤成疾,...
- 果敢(緬甸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
[5] 清朝順治十五年(1658年),南明永曆帝朱由榔聯合“大西軍”張獻忠的部將李定國“舉旗反清”,兵敗後從騰越(騰衝)一路出逃,退入緬甸。清朝...
- 永曆政權
1662年6月1日,永曆帝父子及眷屬25人在昆明篦子坡遭弓弦勒死,終年40歲。永曆政權終結 編輯 1661年,吳三桂率清軍入緬,索求桂王,十二月緬甸國王將桂王交於清軍,次...
- 南明抗清
永曆十五年(1661年)九月,清軍分兩路追擊南明永曆帝,吳三桂率清軍入緬,索求永曆帝,十二月緬甸國王將永曆交於清軍,愛星阿、吳三桂率右路5萬兵,出隴川、勐卯(今瑞麗)...
- 逼死坡
明永曆帝殉國處-逼死坡位於五華山西側的蓖子坡金蟬寺,辛亥革命勝利後,蔡鍔等以“三迤士民”的名義,在“逼死坡”建立“明永曆帝殉國處”石碑。碑高1.96米,寬0...
- 清平雲南之戰
清平雲南之戰是1658年(永曆十二年)十月至1659年(永曆十三年)二月,安遠靖寇大...經永昌(今保山)、騰越(今騰衝)、孟村,至中緬邊境,永曆帝已逃入緬甸境內。吳...
- 朱由榔
莽白得到清軍進入緬境的訊息後,曾寫信給吳三桂,到1662 朱由榔墓碑 年1月22日,莽白將永曆帝獻給吳三桂,明朝皇統徹底滅亡。1662年6月1日,永曆帝父子及眷屬25人...
- 茅麓山戰役
南明史的下限學術界有不同意見,如主張以永曆帝在順治十六年(1659年)入緬作結束 [36] ,主張以永曆帝被俘、殺作結束,主張以李定國病死、部卒降清作結束,等等。...
- 黎維柞
四川江津人,明末官員。明朝永曆帝入緬後盡力奔走營救,得知緬方將永曆帝獻給清軍,設計聯絡忠於明室的將領於押送途中救出,不料清軍決定提前處死朱由榔,營救未果後佯狂...
- 程源(明末兵部尚書)
永曆十三年(1659),永曆帝入緬甸,程源隨從至永昌府(今雲南保山),降任禮部右侍郎。桂王永曆十五年(1661年),明亡。程源悲憤萬分,背發毒疽,含恨而死。(錢海岳《...
- 擔當(明末禪師畫家)
永曆帝入緬甸,與李定國、白文選等失去聯繫。清命吳三桂鎮雲南,總管軍民事務。1658年 (明永曆十二年 清順治十五年 戊戌) 66歲 擔當作品 ...
- 前明
包括弘光政權、隆武政權、魯王監國、紹武政權及永曆政權,前後共歷18年。1661年(永曆十五年),吳三桂率清軍入緬,索求永曆帝,十二月緬甸國王將永曆交於清軍,次年...
- 大西軍
順治十五年(1658年)正月,清軍攻陷昆明,永曆帝逃入緬甸,後被吳三桂絞死。晉王李定國餘部則在雲南邊境堅持作戰,李定國至死不降,並告誡兒子寧願死在荒野也不要投降...
- 三藩(清初三個漢族藩王)
十八年,清軍入緬,緬甸王執永曆帝獻清軍。康熙元年,吳三桂殺南明永曆帝朱由榔於昆明。清廷晉封吳三桂為親王,並命貴州省亦屬管轄。吳三桂遂久鎮雲貴。...
- 鍬里
這是一段鮮為人知,一個鍬里苗家妹遠走它鄉在緬甸調零的傷情悲事。1650年南明抗清戰鬥失利,永曆帝朱由榔被清軍追捕,決定從湖南取道貴州與孫可望的農民軍聯合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