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強塘河

永強塘河上的這段崢嶸歲月,應當成為歷史的絕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永強塘河
  • 特色精神:“勤勞”與“勇敢”
  • 長度:20公里
  • 位置:永強平原
簡介,歷史,特色,

簡介

永強平原像片樹葉,嵌在大羅山東麓、甌江口南岸的東海之濱。樹葉上那直經橫緯的筋絡,就是平原上縱縱橫橫的河流。中間那條粗粗橫臥的大脈絡,即是由南到北貫穿全境的長達20公里的塘河。兩邊長長短短、彎彎曲曲的細脈,就是大大小小的河、浹、瀝。密密麻麻的河流將永強平原分割成大片小塊,211平方公里的疆域上分布著總長約182公里的水系,每平方公里土地就將近占有1公里河流。構成了阡陌河岔、小橋人家的江南水鄉格局。
水鄉的靈魂是水,水的載體是河。永強平原的片片土地繞著河,塊塊土地浸著水。都說大地是母親,究其實永強平原的母親是河水。
發水了,母親河全神貫注地順著西南高、東北低的地勢,將河水導向東面的海、北面的江。北入江的有大水閘3個,東入海的有陡門6座,每秒鐘的排水總量達450立方以上。難怪明時的劉伯溫讚嘆永強是塊“茄兒”地———浮在水面沉不下!

歷史

乾旱了,母親河向兩岸的水田旱地提供1500萬立方的儲水量,滋潤著嗷嗷待哺的莊稼。保證了水田的一年三熟,黃金翡翠頻換;旱地里滋潤了番薯、糖蔗、棉花、花生,還有套種的大豆、綠豆、玉米、西瓜,兼顧俱全,相濡以沫!
三伏天,20公里長的永強塘河上游弋著一支支河泥船,一人掌槳四人分站在兩旁扁平的船沿上,各持長長的竹竿“河泥兜”,朝河底挖污泥。於是澱積一年的泥污變為一船船上好的有機肥;旱地的浹與瀝里則一人入水掏泥污,一人在岸上接應,將一桶桶泥肥施在農作物的根部。高溫下的作物喘著氣,領受著又涼又濕的污泥的惠賜。給母親河清了淤,又給莊稼施了肥。田野河流,一片青翠!
“魚米之鄉”幾乎已與“人間天堂”接壤,永強塘河哺育的大地豈只有魚與米,還盛產甜的糖和鹹的鹽。上世紀30年代到80年代的半個世紀中,永強的年產紅糖曾達800萬斤,成為溫州重點產糖區,塘河上穿梭著滿倉滿載的運糖船。早在8世紀唐朝開設的全國十大鹽場中,就有永強平原上的永嘉鹽場———簡稱永嘉場。當時我國尚處於農耕社會,永強平原上卻早已開發為國家級經濟特區。古書云:“天下之賦,鹽利占半”。永強塘河上一艘艘滿載官鹽的航船,也就成為當年這個世界超級大國GDP的增長點。悠悠1200年,永嘉場因而一直稱呼至今!

特色

永強塘河滋養了“魚米糖鹽”之鄉永嘉場,更孕育了別具靈性與毅力的永嘉場人。“勤勞”與“勇敢”是中華民族傳統精神的概括,它在永強塘河兩岸有著最生動的詮釋:
人類改造自然、養活自己的工具是鋤頭,北方的鋤南方的鋤都比不上永嘉場的鋤。永嘉場的“鐵板”(鋤的俗稱)長尺二、寬六寸、重五斤,刃口亮似雪、利若刀、銳如斧,外加條3斤重的梨柴柄,重量質量都有口皆碑。
一個勞壯力春耕時一天翻地一畝左右,約需揮動八斤大鋤萬次以上,得付出多大能量。所以“一日三餐”全世界通行,唯獨永嘉場一日四餐———農忙時五餐,永嘉場人的超負荷體力透支,只有靠加餐加點心來補償。
永強塘河上的這段崢嶸歲月,應當成為歷史的絕唱。因為五千年中華雖然邊境烽火不斷,但大都是56個兄弟民族大融合過程中的摩擦與“陣痛”。真正的外族入侵,是明代的倭患;真正的民族保衛戰,是東南沿海人民的抗倭鬥爭。永嘉場人以其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與捨生取義的大無畏精神,在塘河上譜寫了一曲愛國主義的壯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