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

《永州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已經永州市人民政府同意,永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0年10月29日印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永州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
  • 頒布時間:2020年10月29日
  • 發布單位:永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文號:永政辦發〔2020〕19號
全文,解讀,

全文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7〕26號)、《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湖南省地級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湘政辦發〔2020〕25號)等檔案要求,紮實推進我市中心城區垃圾分類工作,結合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2020年,市區實現中心城區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零陵區、冷水灘區至少1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
2021年,建成餐廚垃圾處理設施,並協同處理廚餘垃圾;積極推進中心城區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建設,建築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率達到35%。零陵區、冷水灘區至少2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
2022年,零陵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冷水灘區至少4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出台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地方性法規。
2023年,永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零陵區鞏固提升生活垃圾分類成果,冷水灘區至少60%以上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
2024年,冷水灘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2025年,中心城區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各縣(管理區)應參照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要求,因地制宜,逐步推進。
二、工作原則
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堅持“市級抓統籌,冷水灘區、零陵區、永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抓落實”的原則,市直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踐行“管行業管垃圾分類”責任,統籌協調、指導監督,冷水灘區、零陵區政府和永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落實主體責任,強化街道、社區的具體組織和實施作用,強化各類公共機構、企事業單位的示範帶頭作用,引導居民逐步轉變觀念,養成主動分類的生活習慣,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
全程分類,系統運作。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全程分類體系,形成統一完整、能力適應、協同高效、源頭至末端相匹配的全鏈條分類運行系統。
因地制宜,穩步推進。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先粗後細,先易後難,加快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步伐,積極探索、科學選擇適合永州特點的分類模式。
三、分類基本類型和要求
生活垃圾分類以“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餐廚垃圾、家庭廚餘垃圾和其他廚餘垃圾)、其他垃圾”為基本類型,確保有害垃圾單獨投放。除上述四大類外,大件垃圾、建築垃圾、園林綠化垃圾等單獨分類、獨立處理,提高資源化利用效率,減輕生活垃圾終端處置設施負擔。
黨政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群團組織、賓館酒店、商場、商鋪等機構產生的垃圾,以“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為分類基本類型。車站、碼頭、廣場、公園、城市幹道、體育場館等公共區域,根據生活垃圾產生的實際情況合理確定分類模式。
四、加快建立垃圾分類配套體系
1.實行源頭減量。積極探索建立涵蓋生產、流通、消費等領域的源頭減量機制,鼓勵使用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等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產品,鼓勵和支持鋁合金模板、裝配式建築、精裝修住宅在建築工程中的套用。嚴格控制過度包裝,尤其是快遞封裝用品,減少過度包裝、二次包裝。加強對市場、超市、果蔬基地的監管,推行淨菜上市。加大“限塑令”執行力度,引導居民使用菜籃子、布袋子等環保包裝,逐步控制、減少塑膠袋的使用。推進信息系統建設和數據共享共用,推行無紙化辦公。餐飲服務、旅遊住宿業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消費用品。
2.實行分類投放。按照“能賣拿去賣、有害單獨投、廚餘分類放、其他全兜底”的原則,進行分類投放。鼓勵居民在家中濾出廚餘垃圾水分,採用專用容器盛放,減少塑膠袋使用。啟動垃圾分類的居民小區、公共機構要配備桶邊指導員,進行現場宣傳、引導和二次分揀,提高垃圾分類準確率。街道、社區要廣泛發動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社區黨員骨幹、熱心市民參與垃圾分類,培養基層志願者和監督員,糾正不規範的投放行為。
3.實行分類收集。實施垃圾分類的單位、社區要根據生活垃圾產生的種類和地點,合理布設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設施,並按照國家標準《生活垃圾分類標誌》噴塗統一、規範、清晰的標誌和標識。安裝公示牌和分類宣傳牌,公示生活垃圾收集點的分布、開放時間和各類生活垃圾收集、運輸、處置責任單位、收運頻率、收運時間和處置去向等信息。單獨設定建築垃圾、大件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暫存點,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新建居民小區、改造老舊小區,應當按標準與主體工程同步配套建設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設施,開展垃圾分類示範小區創建。
4.實行分類運輸。更新老舊垃圾運輸車輛,購置廚餘垃圾、有害垃圾等各類收運車輛,新改建垃圾中轉站房,構建與分類收集、處理相銜接的收運網路。推廣“車載桶裝”、密閉直運等高效的垃圾分類運輸系統。加大運輸環節管理力度,建設運輸車輛監管信息平台,對垃圾分類運輸車輛作業信息、行駛軌跡進行實時監控,嚴禁各類垃圾“先分後混”、“混裝混運”。
5.提高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水平。強化產品製造企業與銷售企業的產品及包裝物回收再利用責任,探索廢棄電子產品、包裝物等再生資源品種逆向物流體系建設。最佳化城市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整合規範再生資源回收網點,促進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兩網融合”。制定低價值可回收物補貼政策,培育玻璃製品、塑膠等低價值可回收物利用市場。建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信息化平台,提供回收種類、交易價格、回收方式等信息。
6.規範處置有害垃圾。加快推進中心城區有害垃圾標準化暫存中心建設。有害垃圾要按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環境保護部部令第39號)要求分類投放,由居民小區、公共機構分類收集、獨立暫存,由具備相應運輸資質的公司定期轉運至具備相應處置資質的公司安全處置,並嚴格執行轉移聯單制度。生態環境部門要加強危險廢物貯存、處置利用的指導、監督和管理,交通運輸部門要加強對危險廢物運輸的監督管理。
7.有效處理餐廚垃圾和廚餘垃圾。加強餐廚垃圾和廚餘垃圾收運的監督管理,對餐飲行業、大型企事業單位食堂產生的餐廚垃圾實行統一收運管理,對家庭、農貿市場產生的廚餘垃圾實行定時定點收運,嚴禁偷排偷運。加快推進中心城區餐廚垃圾處置廠建設,爭取2021年底前投產運營,統籌處置中心城區餐廚垃圾。充分利用垃圾焚燒發電廠和餐廚垃圾處置廠現有設施統籌建設廚餘垃圾處置項目,協同處置廚餘垃圾。
8.集中處理大型園林綠化垃圾和大件垃圾。合理規劃選址,分區建設大件垃圾破碎基地,就近處置城市大件垃圾,協同處理綠化養護、公園綠地、風景名勝區產生的大型枝幹樹木等。
9.促進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加強建築垃圾的規範化管理,加快推進中心城區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建設,鼓勵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建築垃圾再生產品優先套用於城市建設中。制定相關標準,推動企業產品結構最佳化升級,拓展建築垃圾再生產品的套用領域。
五、全面推動建設全民參與體系
1.突出示範引領,公共機構率先推行。黨政機關和學校、醫院、科研、文化、出版、廣播電視等單位,協會、學會、聯合會等社團組織,車站、機場、碼頭、體育場館、演出場館等公共場所管理單位,率先實行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形成黨政機關帶頭示範,全社會普遍參與的良好局面。國有企業和賓館、飯店、購物中心、超市、專業市場、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商鋪、商用寫字樓等經營場所,比照黨政機關落實生活垃圾分類要求。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通過軍地協作,共同推進軍隊營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2.加強教育引導,夯實學校教育基礎。依託課堂教學、校園文化、社會實踐等平台,切實加強各類學校的生活垃圾分類教育。深入開展垃圾分類進校園、進課堂等活動,將生活垃圾分類知識納入當地幼稚園、中國小校、高等院校教育內容,依託課堂教學、校園文化,切實加強各類學校的生活垃圾分類教育。在全市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小手拉大手”宣傳帶動作用,將垃圾分類教育從學校延伸到社區、家庭,實現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文明一個學校,帶動一片社區。
3.發揮群團組織優勢作用,引導開展志願活動。團市委、市婦聯等群團組織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鼓勵引導青少年、婦女界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組建綠色志願者隊伍,深入基層社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引導、服務等綠色實踐活動,引導家庭成員自覺成為生活垃圾分類的參與者、踐行者、推動者。
4.注重以點帶面,推進示範片區建設。以街道為單位,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建設,創建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單位、示範小區和示範社區、示範街道,實現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主體全覆蓋,生活垃圾分類類別全覆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系統全覆蓋。以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為基礎,以點帶面,逐步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擴大到全市。
5.廣泛宣傳發動,引導民眾自覺參與。制定中心城區垃圾分類宣傳方案,編制城鎮生活垃圾分類科普手冊,製作公益廣告宣傳片,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際網路、戶外廣告等媒介,持續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公益宣傳,大力宣傳生活垃圾分類的意義,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堅持黨建引領,發動黨員、熱心民眾,開展社區講堂、知識競賽等多樣化活動,做好生活垃圾分類的入戶宣傳和現場引導,切實提高市民民眾對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和參與度。
6.創新體制機制,協同推進垃圾分類。探索生活垃圾分類積分兌換制度,形成“分類可積分、積分可兌換、兌換可受益”的模式,激勵居民參與生活垃圾的源頭分類、精準投放。探索減量獎勵機制,推動以居民小區為單位進行生活垃圾就地減量和資源化利用,對減量效果明顯的居民小區、社區、街道給予物資和榮譽獎勵。綜合運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構建智慧雲管理平台,實時採集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各環節相關信息,實現垃圾分類精細化管理和科學考核。探索建立垃圾處理生態補償機制,按照“誰導出、誰補償,誰導入、誰受償”的原則,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和“按量定補”機制。
六、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市委書記任顧問,市長任組長,常務副市長任常務副組長,市政府分管領導和市人大、市政協聯繫領導任副組長,冷水灘區、零陵區政府和永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及市直相關職能部門為成員的永州市中心城區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分管副市長兼任辦公室主任,由市政府分管副秘書長及市直相關部門主要領導任辦公室副主任,並抽調人員,負責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組織協調及督促指導工作。冷水灘區、零陵區、永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及其街道、社區配備相應人員,保障必要的工作經費、辦公設施等條件,確保垃圾分類工作持續、深入推進。
2.加強政策支撐。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法規制度,出台生活垃圾分類地方性法規,制定各類垃圾收運處置的配套檔案,為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和技術準則。
3.加強資金保障。建立“市級獎補、區級兜底、社會資本參與”的經費保障模式,市、區兩級要統籌整合相關渠道資金支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建立穩定持續的資金投入保障機制,據實保障垃圾分類設施建設經費、工作經費、宣傳經費和考核獎勵經費。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各個環節,緩解財政壓力。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專項獎補資金,加大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支持力度。完善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機制,建立生態補償和減量獎勵政策。
4.加強監管執法。強化對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置的全過程監管。加強對違規投放、收運、處置生活垃圾的執法整治,對隨意傾倒、處置生活垃圾的行為嚴管重罰。
5.加強督查考核。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納入冷水灘區、零陵區、永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績效考核和城市管理考核內容,市直單位績效考核和文明單位創建考核內容,並作為領導班子、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領導小組辦公室將會同相關市直部門和單位加強業務指導,市直相關部門要將生活垃圾分類納入相關工作的考核評價體系。冷水灘區、零陵區、永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生活垃圾分類組織機構要定期調度,及時分析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並於每季度首月25日前向市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報送垃圾分類工作進展報告。

解讀

經永州市人民政府同意,永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永州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永政辦發〔2020〕19號),為推進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確定目標,提出要求,全面部署。現對實施方案予以解讀。
一、出台背景及意義
推行垃圾分類制度,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過問、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關鍵小事”和事關社會文明的民生大事。2016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專門作出重要指示,深刻指出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明確提出具體要求。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於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建城〔2019〕56號)和《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湖南省地級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湘政辦發〔2020〕25號)等檔案要求,為加快推進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市城管執法局在廣泛借鑑、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牽頭起草了《永州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並反覆徵求三區及市直相關單位意見,不斷豐富完善。9月27日市政府第63次常務會審議通過,10月29日市政府辦正式印發。
二、《實施方案》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分為六個部分,分別為工作目標、工作原則、分類類型和分類要求、配套體系建設、全民參與體系建設、保障措施等六個方面內容。
(一)主要目標
根據國家、省關於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部署,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分年度、分階段提出了我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目標。主要有:2020年,市區實現中心城區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零陵區、冷水灘區至少1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2021年,建成餐廚垃圾處理設施,推進中心城區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建設。2022年,零陵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出台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地方性法規。2023年,永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2024年,冷水灘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2025年,中心城區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各縣(管理區)參照本方案,因地制宜,逐步推進。
(二)工作原則
從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全程分類,系統運作;因地制宜,穩步推進三個方面著手,加快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步伐,積極探索、科學選擇適合永州特點的分類模式。
(三)分類類型和分類要求
依據《生活垃圾分類標誌》(GB/T 19095-2019),以“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為生活垃圾分類基本類型。除上述四大類外,大件垃圾、建築垃圾、園林綠化垃圾等單獨分類、獨立處理,提高資源化利用效率,減輕生活垃圾終端處置設施負擔。
(四)配套體系建設
明確了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置的全流程體系建設要點,並分別對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廚垃圾、園林綠化垃圾、建築垃圾的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提出了要求。
(五)全民參與體系建設
從公共機構率先示範、夯實學校教育基礎、引導開展志願活動、推進示範片區建設、廣泛宣傳發動、創新體制機制等方面發力,力爭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合理推進的良好局面。
(六)保障措施
核心是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生活垃圾分類領導機制”,形成市統籌,區落實、部門協同、辦事處具體實施的生活垃圾分類組織體系。建立“市級獎補、區級兜底、社會資本參與”的經費保障模式,統籌整合相關渠道資金,加大財政投入,建立穩定持續的資金機制,保障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開展。強化督查考評,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納入文明單位創建和政府績效考核內容。市直各有關部門將加強業務指導和檢查,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納入相關工作的考核評價體系。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