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窯瓷塔

永和窯瓷塔

永和窯地處江西吉安縣永和鎮,古屬吉州,故又稱吉州窯。宋代永和窯火鼎盛,是一座著名的民間窯場,燒造的瓷器鄉土氣息濃郁,裝飾手法新穎,風格清新質樸,令人陶醉神往,在中國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江西省文物工作隊(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前身)於1980年10月到1981年12月期間對永和窯遺址發掘過二次,揭露面積有限,出土的器物品種不多,尚不能全面反映永和窯瓷器的面貌。筆者首次介紹過去未曾足夠重視的二件瓷塔,且與以前報導的同類器物綜合比較且略加考證,認為它們屬永和窯產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永和窯瓷塔
  • 地理位置:江西吉安縣永和鎮
  • 別稱:吉州窯
  • 屬性:民間窯場
綠黃釉四門方塔,概述,結構,建築背景,色彩花紋,

綠黃釉四門方塔

概述

該器(封三,圖一、圖二)分上下二部燒造,疊加組合完整成形。現上部下段殘缺,整器通高不矮於100厘米,殘重39.2千克。
它為仿木建築,下部平面正方,頂上平齊,底有台基,通高54.3、檐寬49.3厘米。四角圓形倚柱,四面相同,每面一間,柱額間置格子門。門洞居中,寬闊高大,外框矩形,門券多弧連續,如火焰狀。兩旁落地高大格子門,印四直球文花,上接闌額,下立台地。闌額橫接柱端,柱承梁架,樑上坐置斗拱。柱樑上角拱、插拱,補間鋪作華棋,二跳出檐。拱旁下角置花葉形斜撐,相對如“八字”,上架短木,上安二斗,與拱共承托檐樽。角脊高起,檐飛深遠,兩端抬升。屋面覆蓋琉璃瓦,瓦脊條溝整齊,瓦片隔分清楚,瓦當面印圓圈。四周圍有迴廊,重台鉤欄,轉角加粗,柱頭低矮,似如寶珠,欄板印花,圈珠密集,構成菱形。

結構

上部下段殘缺,殘高24.0、頂身角徑24.5厘米。身截面正六角形,屋面六角攢尖,覆蓋琉璃瓦,頂托碩大寶珠。
表面色彩豐富,上下部瓦面和勾欄綠釉,壁面格子門和門柱墨綠釉,下部闌額及以上構造和上部屋頂以下面施黃釉。綠釉渾厚瑩潤,色澤碧綠鮮艷,胎釉結合緊密。黃釉薄潤欠均,厚處近褐,薄處顯白。

建築背景

中國古代建築形制和規模有著嚴格的等級規範,宮殿、寺塔建築等級高,與民用建築構造的不同體現在建築的各個方面,“特別尊貴重要的建築物的平面布置如重要宇殿及寺觀等,則是使用殿座帶周圍廊(次要的用前後廊,再次要的用前廊,更次要的無廊)”。此瓷質建築樣式採用抬梁式架構、飛檐斗拱、琉璃瓦、六方攢尖頂、周有迴廊、雙重勾欄和綠黃色彩,都說明其具有較高的建築等級。
器物整體平面四方、四向開門、火焰形門券、六方攢尖頂等構造特點,與塔的形制符合,故可名為綠黃釉四門方塔。我們細緻觀察其內底平面時發現,近一側門旁,留有矩陣排列的四點斷痕,推測原處粘接物體(見附圖)。
綠黃釉四門方塔胎土淘洗尚欠精細,質地不算緻密,色澤白而泛黃。與我們常見的已知永和窯瓷器胎釉特徵相符。此物確切出土地點不清,不過從入藏帳上可知,1956年3月12日由吉安市文化館移交江西省博物館,可以肯定它來源於現吉州區或附近地區。
永和窯建築雕塑瓷器未曾引起人們注意,與其存世稀少和科學發掘不見標本有關。只是1982年吉安縣文物管理辦公室收藏了一件當地出土的名之“素胎六方亭閣式雕塑建築”(封三,圖三、圖四),殘高29、檐寬45、底徑9厘米。因其殘缺較多,介紹簡略,人們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這件亭閣式雕塑建築儘管有殘缺,但主要形制依然可辨。器物平面六方,仿木建築。下有台基,屋身角柱間有的被牆壁封閉,有的安裝格子門。門上透雕如《營造法式》上所載“四斜球文格眼”。柱上架梁,梁置斗拱,補間鋪作,斗拱出跳,屋檐飛出,角脊高翹,屋面鋪蓋琉璃瓦。周圍迴廊,重台鉤欄,尋杖三跨。中有立柱,上下出卯,下卯立在地袱上,穿透中間橫木,將尋杖和地袱連為一體。柱頭低矮,瓜樣造形,二層華板,減地雕刻出陽起的如意頭紋。器物結構複雜,製成規整。器表素胎,只有屋頂一角可見斑點綠釉。

色彩花紋

宋代永和窯瓷器的綠釉仍以銅為著色劑,先高溫燒成素胎,然後二次燒成低溫綠釉。綠釉瓷是其主要品種之一。常見的永和窯綠釉器是印刻花紋枕,窯址曾出土此類器物素胎殘片。因此素胎六方亭閣式雕塑建築是一件沒有完工的半成品。
“六方亭閣式雕塑建築”屋面半截平齊,從綠黃釉四門方塔的形制看,其上部蓋頂缺失。它那抬梁式的構造,複雜的斗拱,飛出的屋檐,高貴的琉璃瓦,精雕球文的格子門,還有高規格的重台鉤欄等特徵無不說明建築等級的高貴。
綠黃釉四門方塔和“素胎六方雕塑建築”二者有許多共同點,均為仿木建築,台基、迴廊、重台鉤欄、球文格子門(窗)、琉璃瓦,且上下分段燒制,層疊組合完整。後者雖為素胎,也沾附綠釉,它們的綠釉色澤、質感相同,胎質相近。因此它們的產地、時代、功用相同。後者牆壁封閉,並非全面敞開或全為門窗,因而不是亭,亦是塔,故可名為素胎六方塔。此件形制類同的六方塔印證了綠黃釉四門方塔也屬永和窯的產品。
唐代沒有木塔遺存,磚石塔多為仿木建築,普遍採用方形平面,不少是單層的方塔。宋代塔的平面普遍採用六邊、八邊或十二邊形,方形反而少用。如山西平順縣海會院內明惠大師塔是唐乾符四年(877年)建的一座單層方形石塔,頂有二段,截面八邊形。綠黃釉四門方塔的主體風格與明惠大師塔相近,具有唐代風韻。素胎六方塔則有典型的宋代構形。
唐代塔身多用方柱或八方柱支承,宋代多用圓柱。綠黃釉四門方塔倚柱圓形,柱承梁架,二跳棋承托出檐。翼角的做法具有南方地區特點,結構合理,實用簡潔,角棋和插斗配合,這在福建閩候雪峰崇聖寺上可以見到,兩者做法相同。補間鋪作二跳華栱,棋邊下內角置花葉形的叉手,如“八”字斜撐一短木,上又加二斗,亦承檐樽。此種鋪作較為特殊,“八”字斜撐與六朝起始、唐代中葉便退出的檐下斗棋補間的人字棋的做法有相似之處,也具有穩定構架的功能。
唐代立面較為寬闊,間的高寬比例接近,宋代高度增加,橫寬縮窄。唐代單層的四方塔常用單弧的火焰券門,如山西五台縣佛光寺祖師塔,河北房山縣雲居寺小塔。永和窯綠黃釉四門方塔面間高寬接近,多弧火焰門券,承接了前代風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