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永北直隸廳
- 更名時間:清高宗乾隆32年(1767年)
- 前身:永北府
- 屬:迤西道
清高宗乾隆32年(1767年),改永北府為永北直隸廳(在今雲南省永勝縣),屬迤西道。1913年廢廳。 ...
清朝時期雲南永北直隸廳(今永勝、華坪、寧蒗等縣)僳僳族農民的反抗鬥爭。...... 清朝時期雲南永北直隸廳(今永勝、華坪、寧蒗等縣)僳僳族農民的反抗鬥爭。...
永北府,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升北勝直隸州置,治今雲南省永勝縣。屬雲南省。轄境相當今雲南省永勝、華坪二縣及寧蒗彝族自治縣等地。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
尋改北勝州,後升為北勝府,明初改為州,屬瀾滄衛軍民指揮使司,後改直隸州,屬雲南布政使司,清初為北勝直隸州,升為永北府,乾隆間改為永北直隸廳,隸雲南省,...
乾隆時的《乾隆永北府志》;道光時的《雲南通志》《滇詩略》《滇文叢略》、光緒時的《雲南通志》《永北直隸廳志》等史書文集均有他的著錄。...
劉必蘇,字蔚林,納西族。麗江永北廳中州人,生於清鹹豐十年( 1860年),光緒十五年( 1889年)鄉試考中舉人。光緒二十四年( 1898年),參加京城會試落第。後又...
余國棟的祖父阿呷,叔父拉節,曾在清代擔任永北直隸廳彝務局所授的千長之職。在當地為清政府向彝民收取雜派。至其父補約爾羅時,與漢民族接觸更多。到余國棟時,...
據《永北直隸廳志》載:羊坪河分二股,一股即觀音箐上流,一股分流他留,舊名楊柳河“。建國後,因興建羊坪水庫,疏通隧道,始引進楊柳河入庫。水庫以下建有水電站...
據《永北直隸廳志》載:“清驛瑞光寺,明崇禎七年(1634),甘肅臨洮少府阮嘉祥、大理府雲州司訓阮嘉福與主持寂登共同擴建。”在我很小的時候,曾聽祖父講過有關...
官方為鎮壓這次起義,共耗費庫銀43、5萬兩,攤派給雲南省59個府、廳、州、縣,傷亡官兵數千名。朝廷懲辦了雲南提督張鳳等一批大小官員,將永北直隸廳存城經歷署...
官貴陽知縣,升雲南永北直隸廳同知,擢廣東布政史。曾謫塞外十年。工詩。有《胥園詩鈔》10卷、《詩餘》1卷、《塞外紀實》、《黔滇雜記》、《伊犁紀事二十首...
明弘治九年(1496),北勝州署遷入此城,又名北勝州城,清代先後名永北府、永北直隸廳城,民國2年,改名永北縣城,1934年改名永勝縣城至今。現城牆已不復存。...
永勝縣第四中學是二級一等完全中學,最大招生規模49個教學班,可容納2600餘名在校學生。清光緒帝年間編纂的《永北直隸廳志》,曾言此地“筆晴嵐,文明之象",可謂...
據《乾隆永北府志》《永北直隸廳志》《黃星海郡丞墓誌》《黃公春圃暨黃母彭太孺人墓志銘》等書、碑文記載,黃耀樞撰有《延暉閣詩集》四卷,可惜在時代動亂中...
永勝縣第一中學是永勝縣人民政府主辦、縣教育局主管的一所完全中學,學校始建於1934年4月,其前身是1905年創辦的永北直隸廳中學堂,至今已有70年的發展歷史。學校...
它位於滇西北,曆元明兩朝,至康熙三十七年(1698)將永寧、北勝兩州合併改稱為“永北府”,乾隆三十二年(1767)降為“永北直隸廳”。1933年9月,雲南省議會正式...
雲南行省方面,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並永北直隸廳所屬的舊衙坪、華榮莊兩經歷署為榮坪縣,後改為華坪縣。市境江北西部地為華坪縣轄區,江南地是大姚縣的北...
劉思善,字復吾,納西族。明末麗江府北勝州清驛人,劉訸三世祖。 [1] ...《雲南通志》《乾隆永北府志》《永北直隸廳志》均有收錄。民國時期,教育部...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並華榮舊衙坪兩經歷署,設榮坪縣(民國二年稱華坪縣),仍屬永北直隸廳。民國元年(1912年),地方政權仍沿清制,稱永北直隸廳。[4]...
據《永北直隸廳志》記載:“在舊衙坪城內西北,嘉慶二十年建禹王宮,在大興街也建有禹王廟”。另一傳說是龍門峽是關聖人為解救百姓常受洪水之災,用他的神功大刀...
原是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山西武寧人,永北直隸廳同知王子音托請雲南巡撫譚尚忠題寫的。筆跡猷勁,氣勢逼人,筆墨功夫達到了很高境界,遊人觀之無不嘆其佳絕。...
《乾隆永北府志》、光緒《永北直隸廳志》載:“唐貞元十一年(795年),南詔異牟尋奪蠻地,名北方賧。徒昆彌河僰人、猓玀、以實其地,因號其地曰劍羌,又名成...
《乾隆永北府志》、《光緒永北直隸廳志》、《永勝縣誌》均明確記載:永勝古代分為東西兩部,東部為施蠻所據,西部為順蠻所據。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將永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