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永勝彝族支系
一、永勝彝族分類,二、永勝彝族支系的來歷,三,獨樹一幟的他留文化,四、各支系姓氏和所居鄉鎮村,五、彝族支系傳統習俗,
一、永勝彝族分類
《辭海》是這樣記載的:彝族,不同地區有不同稱謂。有文字即彝文,部分通漢語文。以農業為主,部分地區兼事畜牧。新中國成立前,大小涼山還基本上保持著奴隸制度,其餘彝族地區都處於以封建地主經濟為主導的發展階段。永勝彝族,從新中國成立前的社會形態看,可分為兩大類。
其一,奴隸社會形態:清朝後期從大小涼山移來以羊坪、東山鄉為主的彝族,實行的是奴隸主占有基本生產資料(土地)和生產者(奴隸)的社會制度,等級與階級關係表現為整個社會成員劃分為“諾合” “曲諾” “阿加” “呷西”四個等級。諾合,彝語為“黑色群體”,漢語為“黑彝”,茲莫與諾合皆屬統治階級,有共同的等級特權。曲諾,彝語中的“曲”有“白色”之意,諾即“諾合”的諾,意為“諾之下的曲這種人”,漢語稱“白彝”或“百姓”,是自食其力的隸屬民或勞動生產者。阿加,彝語“阿圖阿加”的簡稱,意為“主子寨旁的奴”,漢語稱“安家娃子”或“分居奴”,是無人身自由和子女親權的業已成婚安家的奴隸。呷西,彝語“呷西呷咯”的簡稱,意為“主子鍋莊旁的手足”,漢語為“鍋莊娃子”或“家奴”,基本上是單身的家內奴隸,可以被主子任意贈送買賣或屠殺,是奴隸社會中地位最低下的勞動者。歷史上,涼山奴隸社會沒有統一的政權組織,諾合家支的統治實際上起著政權組織的作用。這類彝族占該總數的38%,除羊坪、東山鄉外,六德、松坪、光華等鄉也有分布。
其二,封建社會形態:新中國成立前,除羊坪及東山等處同形態的彝族外,其他各少數民族都已進入封建制社會形態。只是由於地理條件、生產力水平差別較大,在同一社會形態中又形成政治、經濟、文化上的明顯差別。這一社會形態的少數民族中還保留有“土司” “土目”等封建領主制的殘餘。這類彝族稱為支系,按族別稱謂劃分為水田、他留、崀峨、鄉談、他谷、土家、納咱、支里等八個支系,主要聚居在海拔2300米的壩區或半山區,民間統稱為“二壩山”。八個支系人口占彝族總人口的62%。
二、永勝彝族支系的來歷
永勝地處滇西北中部、金沙江中上游,歷史上轄區範圍大都包括今華坪、寧蒗等縣地,古系越嶲郡,又在越嶲、益州之間,“界滇跨蜀”。既是民族大遷徙的走廊,又是南方絲綢之路——茶馬古道的關津道口,是四川內地通往滇西北乃至出境的必經之地。稱為“雲南北門,北國勝門”,在冷兵器時代,是兵家必爭之地。
從出土文物可知,永勝在很久以前,至遲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活動。
永勝在古代,滇省為禹貢梁州地,周成王合梁於雍,亦為雍州。戰國,為白國地。漢時,鐵橋西北,為施蠻所居。“施蠻”,古代對西南少數民族特別是對彝族的稱謂。西漢元鼎六年(公年前111年),漢武帝劉徹開發西南,在今川西南及滇黔地區設立郡縣,時永勝為遂久縣地屬越嶲郡,首府設在今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據《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自滇以北,君長以十數,以邛都最大,此皆椎鬢、耕田,有邑聚”,便是這一帶的部落。蜀漢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南征,又增置郡縣劃遂久、姑復(今永勝、華坪等縣)屬雲南郡,首府在今大理州祥雲縣。 永勝歷來受南詔、大理國管轄,各種民族都與大理白族、彝族有著至深的血緣親情和淵源關係。
《乾隆永北府志》、光緒《永北直隸廳志》載:“唐貞元十一年(795年),南詔異牟尋奪蠻地,名北方賧。徒昆彌河僰人、猓玀、以實其地,因號其地曰劍羌,又名成偈賧,尋又改名善巨郡。”這裡的“僰人、猓玀”即白族、彝族、傈僳族之先民的俗稱。時蒙氏把今永勝作為與朝廷和吐蕃爭奪鹽池的軍事前沿,重兵鎮守,在縣城南30公里地建築崀峨城(即程海東面山頭的崀峨),為唐宋時南詔大理政權分布的兵寨。南詔的奴隸制已在這一地區形成。當時移入永勝境內的彝族,在程海河谷以東部分稱施部落,以西部分稱順部落。
昆彌河即西洱河之古稱。《雲南簡史》載:分屬於氐羌、百越、百濮族群的雲南古代各族,至唐代繼續發展。其中屬於氐羌族群的各族,大抵分為黑白兩支。即“烏蠻”和“白蠻”,烏及黑,或作“諾” “納”,白即僰人。烏蠻是漢魏時期的“昆明夷”的後裔,至唐初尚有一部分烏蠻保留“昆明”的稱號。《新唐書·南蠻傳》說:“爨蠻西有昆明蠻,一曰昆彌,以西洱河為境,即葉榆河也……土膏濕、宜粳稻。人辮首、左袵,與突厥同。隨水草畜牧,夏處高山,冬入深谷。尚戰死,惡病亡,兵數萬……”不言而喻,彝族支系先民為烏蠻一支即“昆明夷”的後裔,後又逐步分離為白蠻的。那時的烏蠻與白蠻在服飾上的顯著區別是“烏蠻” “婦人衣黑繒,其長曳地”,而白蠻的特點是:“婦人衣白繒,長不過膝,”白蠻又稱白夷,《乾隆永北府志》載“白夷一種”。
唐代以後,雲南境內的民族稱謂十分複雜。一方面是各族支系叢生,稱謂歧出,一方面是各族尚在分化組合。異牟尋移來的這些遊牧部落分布在永勝境內,有的定居從事農業生產,有的繼續遊牧。他們自創稱謂,世代沿用,新中國成立後在民族劃分時,屬彝族類的按族別稱謂劃分,劃為現今的八個彝族支系。
三,獨樹一幟的他留文化
崀峨人中分離出來的一支自稱“他魯粟”,即他留人之先民。
北宋慶曆八年(1048),大理相國高智升使其孫高泰惠統治今麗江、四川邊境地區,名曰善巨郡,首府設在永勝,高氏世襲土司從此開始,永勝夷民全屬高土司統治。“他魯粟”從與崀峨人分支以後,遊牧於崀峨至六德他留河流域、他爾波忍山一帶,遊牧範圍廣達數百平方公里。
元朝末年,以紅巾軍為代表的農民起義遍及全國,元朝滅亡後,群雄紛爭,戰亂連年。在這一態勢下,北勝世守高氏為鞏固自己的地位和領地,確保一方平安,將施蠻之一遊牧部落他魯粟集中起來,按下千戶之數360戶伍組建成一支常備武裝——親軍,在靈源箐口建小吉都兵寨 。按唐宋以來的傳統習慣,高氏是大理國權臣,各地的世守是為藩鎮,藩鎮親軍稱為“都”;下千戶人數不算多,稱為“小”;取吉祥之意為“吉”;駐軍之地為“兵寨”,故稱小吉都兵寨。土司親軍又稱土練。明初,世守高氏率親軍歸順朝廷,相繼參與構筑北勝州城和瀾滄衛城。明萬曆年間,世守高氏將這支親軍整體移駐營盤屯墾,使之“數年後化為農桑”。
至明末清初,世守高氏又將營盤擴建為城堡,將他魯粟定名為他留人,城堡定名他留城,“他留”一名正式載入史冊。至19世紀中葉,他留城堡壘毀於戰火。他留人倖存者大部分在城堡附近安居下來,一個半世紀後,發展成為現今的雙河、營山、玉水的各個他留村寨。
他留人的祖先崇拜是族群崇拜,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過的是粑粑節,族群祭祀360戶伍的來歷。
儘管他留先民被集中到小吉都兵寨實行軍民一體的屯衛制時起已進入封建社會,生產方式已變,但其基本生活方式和民風民俗仍保持著土著社會的特徵沒有變,直至新中國成立前夕。即民俗社會:以小型(部落)封閉,不開化和同性質為基本特徵的社會形態。以血緣關係組成,成員群體凝聚力很強,人的行為是自發的,並受傳統習俗和神權的嚴格制約,社會文化基於口頭傳授。這種社會文化主要體現在祭司鐸系在主持祭祀活動時詠誦的“鐸系唱經”和書寫的“鐸系文”上。
他留人在明初參與興建北勝州城和瀾滄衛城期間,開始與中原漢人接觸、相處,接受漢文化,為後來興建他留城堡和墳山碑林積澱了極為豐富的文化底蘊。原他留營盤有朝廷派駐的左營步戰兵,高斗光率他留人建城堡時又從郡城請去漢族文人學士和工程技術人員。因此,他留人長期與漢民族相處,融合,接受使用漢文化,並與土著文化有機結合起來,揚長避短,發揮優勢,創造了歷史的輝煌和燦爛的民族文化。他留土練,興於元末,隨著世守高氏的興盛而興盛,隨著他留城堡的消失和高氏的衰落而解體。六德他留城堡遺址和墳山碑林已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他留文化在全國都是獨樹一幟的,成為邊屯文化的一大品牌。
四、各支系姓氏和所居鄉鎮村
《永勝縣誌》載:明清時代,永勝居民分軍籍、民籍、客籍、土籍等。籍貫不同,地位懸殊,以軍籍、民籍望族為貴為榮,一般民籍、雜姓地位稍次,客籍、土籍更次。因此,冒籍、冒族、冒姓者各處皆有。永勝歷代望族姓氏,最早為北勝土知州高氏,高氏系大理國重臣之裔,祖籍大理,原稱僰人,現統稱漢族。順州土州同子氏,唐宋時世為羅羅民(今彝族)酋長,其地今屬順州、大安鄉子氏宗族、農奴後裔人口將近萬人,或稱漢族、或稱彝族、或稱他族。
唐宋時,南詔大理國移來西洱河僰人,除高氏外,尚有段、楊、趙、施等姓,多居今縣城周圍的上邑村(和尚村)、青龍村(羊皮村)、簡槽溝、白馬廟、大甸尾、小甸尾、玉窯沖等地。他們與大理國首領段思平、楊乾貞、趙善政、施望欠等子孫族氏有族源關係。
唐貞元年間,南詔王異牟尋移來的白、彝、傈僳等族先民。其中遊牧於程海、崀峨一帶的施部落,滯留了較長時期,有一部分安居下來,現今程海周圍、期納河谷還有彝支鄉談人保留著的不少地名、村名。如期納,彝語“肥沃的地方”;程海鎮的金蘭村,原稱“革早郎”,全村為清一色的鄉談人,還沿襲著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由東巴表演的“刀桿節”;人們都說這刀桿節早在大理國時就有的,全村姓氏單純,185戶865人,只有楊、羅、李三姓;吉福村是彝族支系倮。崀峨村全為彝族支系崀峨人,12個自然村365戶2400餘人。《永勝縣地名志》載:崀峨是地名,崀峨人的陳、海二姓是程海的直接圖騰;藍王二姓是“崀峨”的轉音。他留人原與崀峨人是一個部落,在程海崀峨一帶遊牧,後來才分支的,歷史上他留人與崀峨人同語支,而且通婚、關係密切。他留人的姓氏演變和崀峨人基本一致,這就是陳、海、藍、王四大姓氏的主要來歷,其餘雜姓則以斷樹桿、籮筐、羊、熊、邱(原為秋演化而來的),繼而形成9個姓氏的部落。
他留人(含六德人),他留自稱“他魯蘇”,他稱舊時泛稱“他魯人”,志書則稱“他留人”;六德人,自稱“六德濮”,他稱“六德人”。他留人今有陳、海、藍、王、段、楊、熊、羅、邱9個姓氏,其中前四姓為大姓,約占總人口的90%,後五姓為雜姓。主要分布在六德傈僳族彝族鄉,具體是六德村上炮樓、下炮樓、車次、它拉叉;雙河村皮牛、得左河、娃叉、二村、花椒樹、小七隊、娃處群、乍葉橋、大凹子;營山村郎者、玉著幣、羅家村、竹耕閣、三板橋、莊上、瓦窯坪;玉水村樹柏座、玉黑摩、刷皮、楊家村;華祝村臘瓦。在仁和鎮打紅村中梁子、他留村、沙田、良田村大坪子、梁子田;東山傈僳族彝族鄉東山村孟卡拉、德溝、二龍坡、王家坪也有分布。
納咱人,自稱“納咱蘇”,他稱“納咱人”。主要聚居在六德傈僳族彝族鄉六德村納咱、作林灣。
崀峨人,自稱“里烏蘇”,他稱“崀峨人”。其姓氏有陳、海、藍、王、羅、巴、畢等,主要分布在程海鎮崀峨村、羅上村、大河、小河、管羊村、巴家村、塘房村、柏枝樹、王家村、上海甲、下海甲、海東、畢家村。另吉福村向家坪也有一些。
水田人(含水彝人和倮倮人),水田自稱“納儒”,水彝自稱“納若”,倮倮自稱“洗期麻”,或稱“栗”或“黎”,他稱則統稱為水田。主要有李、王、何、吳等姓氏。主要分布如下:仁和鎮新坪村、匯源村、新田村;光華傈僳族彝族鄉光明村、永紅村;濤源鎮嘉禾村、西安村;期納鎮的半坪村;順州鄉的西馬場村、新河村、板橋村;片角鄉的水沖村。永北鎮黎明村阿瓦坪、王家村、石門關、譚家村、恥家村、木渣拉、稗子河村、耍拉叉、光照山;松坪傈僳族彝族鄉米厘村納羅、撒壩子、中撒壩、上撒壩、楊家村、下撒壩,永紅村下紅地、上紅地、沿鎖、石格拉、羅打拉;光華傈僳族彝族鄉柯樂,光明村寨子上、下柯樂村、箐門口、龍洞、上村、姜家村、團圓、小村、下村、中村、五郎坪;六德傈僳族彝族鄉華祝村摩梭渣拉,仁和鎮新坪村、太平村、橄欖坪、新田村、車子田、糯葉、河門口,匯源村拉叉、乾田。
鄉談人,自稱“阿烏浦”或“阿烏堵”,他稱“鄉談人”。以李、楊、羅姓居多。主要分布在大安彝族納西族鄉培元、水坪、永樂等村。大安、曾家村、圍樹坪、螞蟥彎、漫坡、七星崗,永樂村白衣箐、總管田、大村、賀家村、卡馬、小羊坪、羅家村、冷水箐、大園子、關牛欄、下村,梓里村老社,培元村培元、永科、中榮華、上榮華,寶坪村長嶺子、菖蒲塘、廠灰窯、楊家灣,永安村永安、子家村,水坪村水坪、海保坪、大石頭、下黑山、麥坪。順州鄉秀美村、已箐母、陶家田、落腳子、秀美、大坪子,西馬場村、馬鞍山、高寨、大村,州城村、公山箐、突擊隊、勝利、阿巴拉,陽和村、心田、新民、馬道子、陽陰村、陽和、德六、架子橋,新河村、抵當、大灣、臘果,板橋村阿背拉、自打、芭蕉塘,金民村、三丘田、金燈、賴皮樹,西山村崩山、老屋基、三家村、四台坡、舊屋居、陳家村、大麻地。程海鎮(這部分又稱倮)星湖村大篾居、河口村金蘭、玩鷹莊,季官村小篾居。濤源鎮太極村小順州、綠水盪,嘉禾村禾落莊、何家坪、羅則,西安村箐口河、紅石岩、鑼鍋箐、里長、一擔八、香草坪、松坪、大凹、蕨菜坪,甘莊村、松坪;期納鎮期納村華嚴庵,半坪村、灣子地、二道灣、煙子沖、陡坡、老虎箐、上雲窩、下雲村,習朗村、大灣、寺上、豬場、水箐;濤源鎮保和村、寶積寺、小紅地、桃樹村、朱家箐、大村。
他穀人,自稱“他谷潑”,他稱“他穀人”。主要分布在東山傈僳族彝族鄉東山村、千旦河、恨人知、漢士坪、左之母、他谷坪、余支拉、柳樹坪、墳坪子、棉巴拉,向陽村、娃細都、莫燒居、妹墮木是其主要聚居區。東風傈僳族鄉東坪村、背讀、熊家坪、上扎苗、扎苗、野池、中梁子、亞措羅、依拉羅、海家坪,麥叉拉村下坪子(白彝)。
土家人,自稱“利帕”,他稱“土家人”。土家人多姓李、彭、子、朱、劉、周、魯,以李、彭二姓居多。主要聚居在片角鄉水沖村、上營、花蕎地、上八灣、下八灣、小棱落箐、大棱落箐、花山、爛板橋、楊家坪子、廟後、下營、草坪子,卜甲村大龍潭、牟山、白虎山、小水井,四角山村、大熊箐、白馬龍潭、王家墳、桃樹坪、大岩腳、松坪、小熊箐、臭水、腰廠、豹子箐、乾海子,熱河村、白沙井、麻栗坪,下六村、東華村、雞腿山、苞家灣、黃草坪、營盤,紅光村麥地,期納鎮期納村,濤源鎮上六村卡子木。
支里人,自稱“納若”,他稱“支里人”。主要有李、施、蘇、王等姓氏。主要聚居在永北鎮南華新生營村和大廠仙人河村一線,大廠鄭家墳、龍洞彎子、冬瓜木箐、衙門口、梅子箐。
五、彝族支系傳統習俗
這八個彝族支系中,崀峨、他留(含六德人)、納咱、他谷四個支系彼此會話暢通無阻。民國時期及其以前,除他穀人實行父母包辦婚姻外,其他三個支系婚姻比較自由,而且互相通婚。
社會組織和文化。新中國建立前,氏族制度的殘餘表現在姓氏、婚姻與祖先崇拜上。水田、倮倮人都保留原有的姓氏,作為氏族名號、行族外婚制,與漢姓相同。但原有姓氏不同者可以通婚,部分已轉變為不同宗可通婚。共同崇拜氏族遠祖。如水田人何姓、吳姓,每年都有共同聚拜的儀式,但實際上這種儀式已轉變為地域性的村寨為基礎的社會活動。如祭公山、祭山神都是全寨人參加。隨著地域的團結性加強,氏族血緣的團結性也就減少。
家族父系相傳。從父居二代到四代同住一堂,財產兄弟平分,幼子得祖屋,女子無繼承權,無子嗣以侄繼,女子亦可招贅。婚姻盛行姑舅表優先婚配,姨表可婚但較少。有“兄終弟及” “夫兄弟婦”制。論婚有媒妁,父母作主,婿往親迎,無“坐家”風俗。住屋為平房,有草頂、瓦頂、木板頂,內部結構多為三間式,正中設火塘三角架,另建畜欄。男女都穿麻布衣服,青布包頭。民國後期穿棉布者漸多;男女外披羊皮背心,女子穿麻布裙,也有改穿褲子的。節期禮俗特殊的是過年插松枝、開靈盒、祭祖,農曆二月八日土主廟會、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節(他留人過粑粑節,族群祭祖)、以及祭公山、母山、山神等,節日男女老少吹葫蘆笙,唱歌跳舞作樂。在彝族中,太古洪水滔天,兄妹成親的傳說流行。
喪俗:除涼山彝族行火葬外,其餘各支普遍行土葬。人死必請巫師念經開路,作小木人的祖先靈台,以供崇拜。信仰多鬼多神。巫師稱“阿興”“阿畢”或“畢摩”。巫師分兩種:一種師徒相承,有口傳經典,可以主持開路,祭禮儀式並行羊骨卜。另一種是陰傳,擊羊皮鼓,只為人逐鬼禳災。以上習俗,新中國成立以後,多被民眾廢除。
他留人的親屬稱謂上,表現了從母系氏族轉向專一婚姻制過渡的痕跡。他們對祖父與外祖父是一個稱呼,姑母、姨母、舅母是一個稱呼;胞兄弟、姑表兄弟、姨表兄弟、姨夫妹夫是一個稱呼;親兄嫂、姑表嫂、姨表嫂是一個稱呼。這裡姑表兄妹可以通婚,但姨表兄妹不能通婚,決不允許同胞兄妹、姨表兄妹、堂兄妹間通婚。
春節,院內栽松樹,樹上、大門、水邊、路上掛紙線,插香條、掛紅綠色紙條,以示慶祝。正月初九到土主廟吹笙跳舞、燒紙敬神,各姓聚一火塘,一塊吃飯。正月十五過節,敬家神。一個八月十五日,爬刀山一次。刀架高6 丈,有12 道坎,用鋼刀為坎,所敬土主神畫像是:騎花馬、披黃色毛氈,赤腳,稱為“咪司勒”。天神稱“錯扒”、地神稱“錯馬”。水沖彭姓設有“啞神”,六月、冬月祭祀,東巴敬神時比手勢。
服飾:男女披羊皮背心,頭包青黑色布,女大男小。衣左衽,以白麻布為肩帶,花布鑲邊,長過膝,似袈裟圓領。女墜長耳環,佩海貝,穿褲子,系寬腰帶。少女佩口弦,男人善吹嗩吶,男人衣豐與漢族相同,男女老少均以菸斗吸草菸。
語言:多通傈僳語,習流利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