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空濛玉華曉

《水調歌頭·空濛玉華曉》是金末至大蒙古國時期文學家、詩人元好問創作的一首詞。該詞從大視野落筆,寫嵩山勝景,進而具體刻畫玉溪幽美風光。摹形著色,儼然一幅山水粉繪。次以山川、猿鳥喜得佳客,映襯王革擇境之妙;又從山村人情習俗和家人相伴,寫卜居之美、登臨之歡。歇拍,因玉溪佳境,引出作者有老來終焉之志。全詞奇麗高雅,其氣韻縱橫處,頗有蘇詞風格。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水調歌頭·空濛玉華曉
  • 創作年代:金代
  • 作品體裁:詞
  • 作者:元好問
  • 作品出處:《遺山樂府》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水調歌頭
賦德新王丈玉溪,溪在嵩前費莊,兩山絕勝處也。
空濛玉華曉,瀟灑石淙秋。嵩高大有佳處,元在玉溪頭。翠壁丹崖千丈,古木寒藤兩岸,村落帶林丘。今日好風色,可以放吾舟
百年來,算惟有,此翁游。山川邂逅佳客,猿鳥亦相留。父老雞豚鄉社,兒女籃輿竹几,來往亦風流。萬事已華發,吾道付滄洲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凱歌”“台城游”等。上下片,九十五字,平韻。
⑵德新王丈:即王革,一名著,字德新,臨潢人。曾任宜君主簿,與元好問為莫逆之交。丈,對老人長者的尊稱。玉溪:玉華峰下小流,源頭景致清幽。時王德新選擇居處於此。
⑶嵩前:嵩山前面。嵩山,古稱中嶽,在登封縣北,主峰有三山:東為太室山,中為峻極山,西為少室山。費莊:村名。
⑷空濛(méng):小雨時薄暗的樣子。玉華,少室山三十六峰之一,因山中出產玉膏,故名。
⑸瀟灑:豁脫無拘束的樣子。石淙,溪名,在登封東南三十里,又稱平樂澗,與玉溪均匯入潁水,武則天曾與群臣會飲於此賦詩。
⑹嵩高,為中嶽嵩山的別稱。《白虎通》謂:“中央之岳獨加高字者何也?中央居四方之中,可高,故日嵩高。”
⑺元:即“原”。玉溪,源出石羊關,關下有泉自地湧出,其色如玉,勢若累珠,日飛玉泉,又名翻珠池,小溪因以得名。泉東有釣台,台崖上野柏紛披,又石室兩所,風景十分優美。
⑻翠壁丹崖:長滿樹木的呈綠色的峭壁,以及呈紅色的山崖。
⑼古木寒藤:年代久長的樹木和枯萎了的藤條。
⑽帶:連著。
⑾好風色:猶好風景,好天氣。
⑿放吾舟:解開我的小船,乘它去遊覽。
⒀此翁:指王德新。
⒁邂(xiè)逅(hòu):不期而會。
⒂父老:父老鄉親。雞豚:雞和小豬。
⒃籃輿(yú):竹轎,或謂擔子,兜子。竹几:竹製的小桌,又稱竹夫人。
⒄風流:放逸,風雅。
⒅華發:頭髮變白,指人老。
⒆滄洲:猶言水濱,以稱隱者所居之地。李白江上吟》:“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

白話譯文

給王革選擇的居處玉溪賦詩,玉溪嵩山前面費莊,兩山最美的地方。
玉華峰早晨朦朦朧朧,石淙溪水無拘無束地流淌著。嵩山風景名勝數不勝數,原來最美好的地方就在玉溪的旁邊。那蒼翠的石壁和陡峭的紅岩,聳立在兩岸,掩映於古老的喬木和秋日的藤蘿之中,遠處還可看到疏疏落落的村莊以及草木叢生的山丘。今天天氣這樣好,風光又如此迷人,真應該駕著小船,盪起雙槳,到溪上去浪遊一番。
近百年來,大概只有您老到此一游。美妙的奇山異水,今日有幸遇到一位高人雅士,山中的飛禽走獸也在殷勤地將你挽留。社日來臨,備水酒,煮雞豚,迎神賽會,和鄉親們一起歡慶豐收的節日;閒暇之時,乘竹轎,攜茶几,與兒女們登山臨水,論詩說文;山中民風篤厚,交往親密,這樣的生活也夠儒雅風流的了。如今年紀老大,萬事成空,我們的追求和理想難以實現,只能退居山林,終老水濱,去做無名隱士了。

創作背景

金宣宗興定二年(1218),作者移家河南登封,在這裡前後共住了九年。這首詞是作者寓居登封嵩山時期所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該詞的上片寫景,描繪嵩山和玉溪一帶的優美風光。“空漾玉華曉,瀟灑石淙秋”開篇兩句盛讚中嶽的絕勝佳境。起處用兩個五字對句,將嵩山秋日的拂曉的景色描繪得極富詩情畫意,引人入勝。“嵩高大有佳處,元在玉溪頭”兩句,由贊嵩山過渡到專詠玉溪。面對迷人的山光水色,作者不僅滿懷深情地讚嘆道,嵩山的風景名勝數不勝數,最美好的地方原來就在玉溪之旁。該處既是讚美自然風光,同時也包含著對玉溪主人王德新獨具慧眼、善於選擇居處表示由衷的欽佩。“翠碧”三句,具體描繪“玉溪”的“佳處”。這三句筆調輕靈,色彩鮮明,描繪出了一幅水墨山水畫。“今日好風色,可以放吾舟。”結拍兩句總收上片,進一步抒寫對玉溪的神往之情。
下片專就王德新在玉溪的生活而言。換頭三句,以近百年來玉溪無人問津,來讚美王德新的眼光獨到而選擇玉溪之地。“山川”兩句,詞人運用擬人化手法,淋漓盡致地表達了樂在山水之間的思想感情。“父老雞豚鄉社,兒女籃輿竹几,來往亦風流。”這三句從另一側面描述王德新選擇的居處玉溪的生活。“萬事已華發,吾道付滄洲”兩句,用抒情語言結束全篇。這既是對王德新而言,同時也表達了作者的心志。然而當時蒙古大軍壓境,形勢十分危急,元好問出於對國家民族的責任感,並沒有去做隱士,他和王德新不久都相繼離開嵩山,入朝赴試就任去了。
該篇是元好問中年時期的一首抒情寫景之作。詞中描繪嵩山和玉溪的風光景物十分生動形象,給讀者以大自然的美感。詞的語言簡練,色彩鮮明,畫面引人入勝。在結構上,上片景起,下片情結,過渡非常自然,在藝術結構方面也頗有特色。

名家點評

清代文學家陳廷焯《詞則·放歌集》:“高雅。”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家落馥香《元好問詞注析》:“全詞以清新的筆墨,描繪出王德新所居住的玉溪周圍的優美環境,極富有田園氣息。山中人們純樸自然的風情,更令詞人羨墓不已。”

作者簡介

元好問(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市)人,金末至大蒙古國時期文學家、歷史學家、詩人,金元之交時期北方文學的代表人物,對金元前後詩詞文化有承上啟下之用。他自幼聰慧,七歲能詩,十四歲時從郝天挺學,淹貫經傳百家,六年學成,下太行,渡黃河,賦《箕山》《琴台》詩,名震京師。金宣宗興定五年(1221)進士,官至尚書省左司員外郎。善作詩、文、詞、曲,其中以詩作成就最高,以“喪亂詩”聞名。金亡後不仕,以故國文獻自任。編輯金源史錄至百萬言,元人修《金史》,多有所本。著有《遺山集》四十卷、《中州集》《中州樂府》,詞有《遺山樂府》五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