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登多景樓

《水調歌頭·登多景樓》是宋代詞人楊炎正於淳熙五年(1178年)創作的一首詞。詞的上闋寫景,敘述登上高樓後飲酒賦詩,縱目遠眺,眼前展現出一幅空曠遼闊的秋日江山圖。下闋抒情,描寫北望中原,感慨神州沉陸,自己有心報國,卻無路請纓。表達了作者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憤懣之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水調歌頭·登多景樓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體裁:詞
  • 作者:楊炎正
  • 作品別名:《水調歌頭·寒眼亂空闊》
  • 作品出處:《全宋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水調歌頭1·登多景樓2
寒眼3亂空闊,客意不勝秋4。強呼斗酒,發興5特上最高樓。舒67江山圖畫,應答龍魚悲嘯,不暇願詩愁。風露巧8欺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9,成感慨,望神州。可憐報國無路,空白一分頭。都把平生意氣,只做如今憔悴,歲晚10若為11謀。此意仗江月,分付12與沙鷗。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1. 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凱歌”“台城游”“水調歌”,雙調九十五字,上闋九句四平韻、下闋十句四平韻。
  2. 多景樓:在今江蘇鎮江北固山甘露寺內,北臨長江,登之可以極目望遠。
  3. 寒眼:眼睛被江上冷風吹得發澀,感到寒意。
  4. 不勝秋:禁不住秋天的愁苦。
  5. 發興:引發興致。
  6. 舒:伸展。
  7. 卷:捲起。
  8. 巧:善於。
  9. 然:助詞,表狀態。
  10. 歲晚:晚年,暮年。
  11. 若為:怎樣。
  12. 分付:交付。

白話譯文

深秋季節,江面空闊,一陣寒風吹來,眼睛被吹得發澀,頓感寒意,讓我這個他鄉之客不勝秋意悲涼。為了驅散這些憂愁,我呼酒登樓,登上了多景樓的最高處。倚欄四望,江山壯麗如畫,巧奪天工。長江波濤洶湧,那下面的魚龍應當正在一唱一和地悲嘯著吧,而我卻沒有賦詩吟愁這樣的閒情逸緻。江上的寒風霜露總是善於欺負客居之人,將它們的寒氣吹入我的衣裘中,讓我頓感寒冷。
寒意讓我頓時清醒,滿腔豪情都化成感慨,望著神州大地徒然興嘆悲鳴。我一直胸懷報國壯志,卻報國無門,空自白了鬢間鬚髮。平生空有一腔意氣,現在卻只剩了憔悴,暮年已至,如何能再有作為,一展襟懷?只有這江上的明月和那沙鷗能夠了解我的心意,就讓它們陪我度此殘生吧。

創作背景

淳熙五年(1178年),詞人與辛棄疾二人從水路旅遊,經過揚州,登上了多景樓,感懷傷景,不能自已,於是寫下了這首詞。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詞的上闋領起於登樓所見的蕭索秋景。“寒眼”並非冷眼,而是“眼寒”,是冷落的景物使眼睛生出寒意,其實就是心寒、情寒。“亂空闊”初看頗不合情理,因為“亂”似乎與空闊關係不大。詞人借秋天的背景將“亂”字與落葉相結合。秋天到來,落葉處處,使空闊的江天看起來零亂而蕭條,如此理解,“亂空闊”自然就合情合理了。而蕭條的愁情是由蕭條的秋景引起。所以詞人云“客意不勝秋”。不過詞人並沒有繼續這種低沉的情緒,而是強行振作,越是愁恨低回,他越是要“強呼斗酒,發興特上最高樓”,這顯示了他的倔強和自信。在詞人這種精心設計中,他在“最高樓”上目睹了“江山圖畫”的可舒可卷,聽到了長江波濤洶湧中的“龍魚悲嘯”,並無餘暇顧及小家子氣的“詩愁”。可是,江山雖然壯美,卻擋不住南宋國勢日漸衰微。詞人雖然倔強,壯志仍然難酬,此時的豪情,壯則壯矣,而悲憤卻是掩在深處抹不去,勉強的豪情無法長久。當強提的那口硬氣逐漸消退,一陣秋風秋露,此時詞人寒意頓生,情緒再次低沉下來。
下闋抒情。在情緒跌宕起伏的登樓“望神州”之後,詞人忽然有所悟繼而感嘆。國勢衰微,有志者理應報國,可像詞人這樣的智勇雙全人士卻報國無門。他為此憂憤白頭,平生的抱負理想、壯志豪情,只剩下今時的失落黯然。時光流逝,詞人垂垂老亦,他壯志難酬。念至於此,詞人雖不甘心,卻也無可奈何,只有“此意仗江月,分付與沙鷗”,陪伴他的只有江月和沙鷗。情緒承接上闋結尾處的低回,顯得不平、無奈、淒涼。
整首詞氣象闊大,語意爽直,悲壯激越,在歷代登樓作品中別具一格。

名家點評

清學者沈雄《古今詞話·詞辨》下卷:每閱張於湖觀雨,辛稼軒觀雪,楊止濟(濟翁)登樓,無名氏望月,固不如東坡之作,陳西麓所以品其為萬古一清風也。
清學者張德瀛《詞征》卷四:楊濟翁《水調歌頭·登多景樓》: “可憐報國無路,空白一分頭。”所謂拔地倚天,句句欲活者。

作者簡介

楊炎正(1145年一?),字濟翁,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寧宗慶元二年(1196年)進士,為寧遠主簿。其多數詞作風致清爽;有感傷時事之作,沉鬱蒼涼,風格與辛棄疾較為接近。有詞集《西樵語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