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盆行政村隸屬祥雲縣下莊鎮,地處下莊鎮東邊,距鎮政府所在地12公里,到鎮政府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縣城42公里。東鄰普棚鎮,南鄰紙房村,西鄰下莊村,北鄰大倉村。轄舊哨下村、舊哨上村、新哨楊家、新哨崔家、馬莊、水盆鋪、龍馬箐楊家、小龍潭、梨樹園、小龍馬箐等10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654戶,有鄉村人口2476人,其中農業人口2451人,勞動力153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04人。
全村國土面積29.7平方公里,海拔2240米,年平均氣溫14℃,年降水量855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水果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1043畝,人均耕地0.4畝,林地35287.8畝。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08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17元,農民收入主要以農業為主。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路面。全村共擁有汽車51輛,拖拉機21輛,機車100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水盆鋪村
- 行政區類別:村莊
- 面積:29.7平方公里
- 人口:2476人
- 海拔:2240米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基層組織,發展重點,村務公開,特色產業,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面積1043畝(其中:田148畝,地895畝),人均耕地0.4畝,主要種植包穀大麥等作物;擁有林地35287.8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844.1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75畝,主要種植油桃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8219.2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是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373戶通自來水,有256戶飲用井水,有629戶通電、有502戶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44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0%、79.8%和86.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8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數344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76.9%和54.7%)。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10畝,有效灌溉率為48.9%,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1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1畝。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494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4戶;建有小水窖35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圈)的農戶354戶。全村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0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話。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518住土木結構住房,還有31戶居住於其他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8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44萬元,占總收入的31.7%;畜牧業收入445萬元,占總收入的41.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790頭,肉牛67頭,肉羊670頭);漁業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0.3%;林業收入28.5萬元,占總收入的2.7%。第二、三產業收入172萬元,占總收入的16.6%;工資性收入55.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17元,農民收入以 農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5.5萬元,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87人(占勞動力的12.5%),其中在省內務工113人,到省外務工74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29戶,有鄉村人口2498人,其中男性1238人,女性1260人。其中農業人口2473人,勞動力1498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2470人,彝族22人,其他民族6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72人,占人口總數的2.9%,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188人,參合率88.5%;享受低保127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2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12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27戶,占農戶總數的4.3%。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3所,校舍建築面積2385平方米,擁有教師11人,在校學生231,距離鎮中學12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96人,其中小學生231人,中學生65人。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10個黨小組,共有黨員81人,少數民族黨員1人,其中男黨員72人、女黨員9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0個村民小組。
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63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 1、在新農村建設中,建設資金不足,各村小組在建設新農村中,道路、公共場所、房屋標準化方面有一定困難。 2、全部自然村資金困難,村中道路硬化等基礎設施建設需靠上級資助。 3、 在生產發展中,民眾對新的科技知識、生產經濟意識觀念還比較淡薄。4、各自然村缺乏村莊規劃,建房用地緊張。5、由於經濟發展滯後,民眾思想科技意識低,直接影響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6、信息化程度低,造成農產品銷售不暢。。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1、鞏固現有蠶桑,林果產業,進一步抓好庭院經濟創收。增強油桃特色產業,擴大推廣種植面積;2、發展豬、牛、羊養殖業,3、發展勞務經濟, 4、強化農村生產發展中的科技知識和適應市場經濟意識,最佳化養殖和種植產業結構,使農業增收。 5、爭取上級資金支持,建設好村間道路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6、村"兩委"集中精力爭取上級支持,進一步促進新農村建設的發展進程。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2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9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014.7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2567.29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蠶桑、油桃; 該村正在發展蠶桑、油桃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蠶桑、油桃產業。該進村道路為屬於彈石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0.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2.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510.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1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1畝。該村201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567.2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541.00元,農民收入以農業等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