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物與漁業資源保護管理:世界頭足類資源及其漁業》是2013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新軍、韓保平、劉必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生物與漁業資源保護管理:世界頭足類資源及其漁業
- 作者:陳新軍、韓保平、劉必林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030385314
《水生物與漁業資源保護管理:世界頭足類資源及其漁業》是2013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新軍、韓保平、劉必林。
《水生物與漁業資源保護管理:世界頭足類資源及其漁業》是2013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新軍、韓保平、劉必林。內容簡介 《世界頭足類資源及其漁業/水生物與漁業資源保護管理》共分六章內容,第一章為頭足類分類與形態...
軟體動物資源 是魚類以外最重要的海洋動物資源。據不完全統計,1981年世界海洋軟體動物資源采捕量約為469萬噸,占海洋漁業捕獲量的7.0%。其中頭足類(槍烏賊、烏賊和章魚)的年產量約為130~150 萬噸。頭足類在大洋中(甚至近海區)常有極大的數量,能夠形成良好的漁場。但因對其種群結構及棲息移動規律了解較少,...
農業部採取了一系列保護性措施,公布了“漁業法”、“水產資源繁殖保護條例”等,並積極參與“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護公約”。海洋漁業先後實施了捕撈產量“零”和“負”增長的措施,在各個海區實施了禁漁區和禁漁期,使海洋漁業資源得到一定恢復。1991年以來,農業部啟動了建設國家水產原良種場(圃)項目,各地也相繼建立...
二、臭氧層破壞對漁業的影響 第五節 海洋酸化及其對漁業的影響 一、海洋酸化概念及其產生原因 二、海洋酸化對海洋生態及其漁業的影響 三、減緩海洋酸化的對策 第六節 氣候變化對頭足類資源的影響 一、頭足類生活習性 二、頭足類地理分布及其棲息環境 三、氣候變化對頭足類資源的影響 第十章 漁業資源與漁場的調查方法 ...
2006.7-今 上海海洋大學漁業資源系,大洋漁業資源可持續開發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現任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生物資源與管理學院教授。研究成果 國內首創了利用耳石微結構研究頭足類的年齡和生長,摸索了一套成熟的年齡鑑定技術規範,並在鮪魚、竹莢魚、鮐魚等其他大洋性漁業中得到套用,出版相關專注《頭足類耳石》1本,...
海蜇盛產於南海、東海、黃海、渤海四大海區內海近岸,資源十分豐富,為我國海蜇漁業主要的捕撈對象,尤其是在中國的遼東灣海域海蜇是最重要的漁業資源種類,目前已發展成為海蜇漁業產業。我國沿海的食用水母,除了水母科海蜇屬,還有口冠水母科(Stomolophidae)的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 Kishinouye),葉腕水母科(Lob...
農業部質量監督檢測試中心:農業部水產種質與漁業環境質量監督檢測試中心(青島)農業部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農業部黃渤海區漁業生態環境監測中心 農業部重點實驗室:農業部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重點實驗室、農業部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與評價重點實驗室 山東省重點實驗室:山東省漁業資源與生態環境重點實驗室、山東省海洋漁業生物...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成立於1953年,是南海區域從事熱帶亞熱帶水產基礎與套用基礎研究、水產高新技術和水產重大套用技術研究的公益性國家級科研創新機構。研究所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漁業資源保護與利用、漁業生態環境、水產健康養殖、遺傳育種、生物技術、水產病害防治、水產品加工與綜合利用、水產品質量安全控制、漁業...
為了合理的開發利用赤眼鱒資源,建議:①加強野生資源保護,合理保種。如延長水域禁漁期,提高捕撈規格,保護和建立產卵、棲息場所等。赤眼鱒在中國各大水系均有分布,遺傳多樣性大,在種質資源衰退前,及時保護赤眼鱒野生資源,有利於保存性狀優良的親本,保持赤眼鱒的遺傳多樣性。②開展赤眼鱒生物學特性的基礎研究,尤其是...
漁業資源 玉筋魚屬魚類作為一種重要的餌料魚類,對海洋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由於捕撈強度的加大和環境變化,其資源量日益減少,亟需對其進行合理的利用和保護。玉筋魚在渤海和黃海北部應有數個地方群系,它們不作遠距離洞游,僅在淺海各產卵場及其外側近海之間作深、淺水遊動。冬季,1月份開始產卵,12...
翹嘴鮊在鮊亞科中是最大的一種,為太湖“三寶”之一,與松江鱸、黃河鯉、松花江鮭譽為中國四大名魚,是太湖主要經濟魚類之一。2007年12月12日,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第一批)》。形態特徵 背鰭Ⅲ-7;臀鰭Ⅲ-21~24;胸鰭Ⅰ-15~16;腹鰭Ⅱ-8。側線鱗80~92;圍尾柄鱗24~26。第...
青海湖裸鯉是青海湖中的水生經濟動物,處於青海湖整個生態系統核心地位,1979 年在國務院《水產資源繁殖保護條例》中列為中國重要或名貴水生動物 。為保護青海湖裸鯉資源,中國將其列為重點保護對象,並實行封湖育魚,限量生產 。形態特徵 背鰭Ⅲ-7~8;臀鰭Ⅲ-5;胸鰭Ⅰ-17~19;腹鰭Ⅰ-8~10。第一鰓弓外側鰓...
這些作品不僅展示了人類對抹香鯨的敬畏和欣賞,也傳遞了人類與海洋生物的和諧共生理念。商業價值 抹香鯨還具有一定的商業價值。其體內產生的龍涎香是一種非常珍貴的香料和藥物原料,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然而,需要強調的是,為了保護這一珍稀物種,我們應該避免過度開發和利用抹香鯨資源,確保它們的生存和 繁衍。
除了管制鰻苗捕撈,讓部分鰻苗得以溯河洄游成長,增裕鰻魚資源外,為了讓成鰻降河產卵,同時輔導13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公告轄屬至少一條河川之中下游流域,全年禁止以任何方式捕撈鰻魚,尤其宜蘭縣更公告全縣境內河川全流域禁止捕撈鰻魚,以進行鰻魚棲地保護工作。主要價值 鰻鱺為高級食用魚類,也是名貴的出口魚種之一...
保護現狀 2007年12月12日,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第一批)》。《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ver 3.1中(2020年),被評估為無危(LC)。在《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2020年),被評估為無危(LC)。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藥用部分為膽及去除內臟的全魚。
太平洋小群島致力於成立合作管理機構,共同保護當地的漁業資源。具體措施為:由太平洋島國論壇漁業局(FFA)、太平洋共同體秘書處(SPC)等專門機構為各成員國提供專業技術諮詢、服務和支持,從而控制捕撈的力度,實現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人工繁育 自2022年4月開始,海水養殖生物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從連江縣奇達村海域陸續采捕並...
2013年12月27日下午,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以及長江湖北宜昌中華鱘自然保護區救治監測中心結束了聯合監測活動。結果顯示,2013年仍未發現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跡象,這是近32年來首次未監測到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2013年9月13日,新華網宜昌電,受農業部長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隨著人民物質生活的提高,河魨資源的合理利用越來越受到重視,河魨魚去毒技術的研究日臻完善,河魨魚無毒養殖技術也日漸成熟,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希望可以品嘗安全無害的美味,市場潛力巨大。但是,河魨魚資源是有限的,如果不對其進行合理利用和保護,終究有一天河魨資源會枯竭。河魨毒素 起源 河魨毒素(TTX)是一種毒性很...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波斯灣種群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4年 ver 3.1)——易危(VU)。2007年12月12日,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第一批)》。種群狀態 歷史上銀鯧多為兼捕對象,產量不高,20世紀60年代以前為東海區集體漁業和國有企業漁業的兼捕對象,年產量只有(...
經聚類分析表明二長棘鯛在體長達到60 mm時有明顯的食物轉換現象,體長在30-60mm的二長棘鯛主要以小型餌料生物浮遊動物(橈足類,枝角類)為食,而體長大於60mm的二長棘鯛則主要以大型餌料魚類(麥氏犀鱈,小公魚)和底棲無脊椎動物(蝦類,蟹類,頭足類等)為食。空胃率有顯著的體長變化(Χ~2=67.82, p0.05)也沒...
保護現狀 2007年12月12日,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第一批)》。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2020年)——無危(LC)。《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ver 3.1中(2020年),被評估為無危(LC)。主要價值 經濟價值 草魚食料簡單,飼料來源廣,肉質鮮嫩,...
保護舉措 保護水產種質資源:中國在具有較高經濟價值和遺傳育種價值的水產種質資源主要生長繁育區域建立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如在浙江省建立象山港藍點馬鮫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保護毛蚶種質資源。增殖:日本根據毛蚶的生活習性和繁殖特點,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進行人工繁殖,提高毛蚶成活率。日本在淺水區養殖毛蚶,設計...
大黃魚年齡組成複雜,最高年齡達30齡,資源受到破壞以後很難得到恢復。保護措施 因此儘管在其主要產卵場之一的呂四漁場實行了20多年的休漁,但仍未見有恢復跡象。其產卵場從呂四至福建南部沿海都有分布,要全面實施休漁,管理難度較大,故其資源難有明顯恢復的可能。隨著人工繁殖技術日臻成熟,養殖規模逐年擴大,至2004...
食物還包括魚類、其他鯨類、鰭足類、海獺類、鳥類、爬行類和頭足類,還以企鵝等為食。在南極採集的虎鯨的362個胃中,217個含有魚類,75個含有小鬚鯨的殘餘,35個含有鰭足類,35個含有頭足類。有些地區虎鯨群分為定居型虎鯨和過境型虎鯨兩類,前者往往占據大部分,以魚類為食,後者則是季節性路過此地,以捕食海豹...
均對魚類資源造成威脅。1960年代以後,懷頭鮎在嫩江齊齊哈爾江段幾乎絕跡。《中國動物紅皮書 魚類》和《中國物種紅色名錄》中均將懷頭鮎的保護等級列為易危(VU)。營養價值 懷頭鮎的含肉率低於南方大口鮎和鮎,但懷頭鮎肌肉胺基酸總量、4種鮮味胺基酸總量以及8種人體必需胺基酸總量均高於南方大口鮎和鮎。
2007 年12月12日,鱖魚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第一批)》。此外,中國人工養殖鱖魚已有30多年的歷史,養殖區域分布於中國10餘個省市。江西鄱陽湖是鱖魚的資源保護區,旨在進一步保障其生存環境和種群安全。主要價值 經濟價值 鱖魚是重要的名優淡水魚之一,對中國水產養殖業具有重要貢獻。據統計...
海洋環境指地球上廣大連續的海和洋的總水域。包括海水、溶解和懸浮於海水中的物質、海底沉積物和海洋生物。是生命的搖籃和人類的資源寶庫。隨著人類開發海洋資源的規模日益擴大,海洋環境已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和污染。大家必須保護環境。按自然地理條件劃分的一級環境類型。海洋占地球總面積的70.8%,與大陸環境相比,...
重口裂腹魚已收錄於2007年中國農業部根據《漁業法》和《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有關“修訂重點保護漁業資源品種名錄”的規定,公布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第一批)》(2007年農業部公告第948號)。形態特徵 背鰭Ⅲ-8;臀鰭Ⅲ-5;胸鰭Ⅰ-18~20;腹鰭Ⅰ-9~10。側線鱗96~106;第一鰓弓...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0年 ver 3.1)——無危(LC)。2007年12月12日,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第一批)》。主要價值 經濟價值 鯽是中國重要淡水經濟養殖魚類之一。20世紀80年代以來,異育銀鯽、方正銀鯽、彭澤鯽等銀鯽優良品種在中國普遍推廣養殖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