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環境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師範大學)

水環境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師範大學)解決我國水環境質量改善和水生態功能恢復中的重大科學問題,抓住水環境過程—水生態效應—綜合管理機制這一研究主線,推動實驗室成為人才培養高地、科技創新平台和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引導本學科的發展方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環境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師範大學)
  • 主管部門:北京師範大學
研究方向,發展歷史,科研條件,科研成就,人才培養,

研究方向

水環境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師範大學)以流域環境與生態過程的演化機理及調控為研究重點,注重基礎研究與套用基礎研究,已形成了環境科學、環境化學、生態學、地學等多學科交叉的優勢和特點。主要研究方向為:
(1)水環境過程
從微觀尺度研究污染物在水-顆粒物/沉積物/生物等不同類型水環境界面上的吸附、轉化過程和機制,探討水-沙相互作用和水環境條件對污染物遷移轉化的影響機理;研究污染物在生物體內分布、結合形態以及與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探討其對水生生物的毒性及生物效應;從流域尺度研究重要水系污染形成過程和污染特徵,揭示水環境質量的時空演變過程,並對其發展趨勢進行預測。
(2)水生態與水系健康
闡明水生生物對水文過程的回響及空間關聯,從微觀機理和巨觀尺度揭示流域生態系統生態需水動力機制,構建多要素作用下的流域水生態過程效應模型;開發基於水生態格局最佳化的生態節水技術,建立生產、生活及生態需水協調的水資源高效配置模式;辨識水生態系統網路格局,構建水系健康評價指標體系和方法,形成流域水系網路安全調控理論和模式。
(3)生態模擬與城市生態
識別城市生態系統瓶頸要素,模擬不同尺度、不同類型生態系統動態過程,建立動態數值模擬模型,揭示城市系統演化機理和規律;核算城市物質代謝通量及其生態效率,構建城市物質代謝的動態模擬模型,建立城市物質循環過程管理理論與方法體系;研究城市生態系統長期演變規律、功能變化的立體觀測手段和動態評價方法,提出城市生態規劃與調控模型和關鍵技術。
(4)流域綜合管理
從保護、發揮流域生態系統整體服務功能的角度,開展重大工程建設的生態效應及生態風險研究,提出提高流域生態承載力的途徑和模式;對流域環境問題和保護目標進行綜合評價,探討流域環境管理、生態價值評估與補償機制及相應環境經濟政策;研發流域生態系統監測與網路化信息管理方法,構建多流域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安全調控模式以及流域綜合管理、決策支持信息系統。

發展歷史

水環境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師範大學)989年通過國家計委批准正式立項建設,1995年通過國家計委驗收並向國內外開放,2015年評估為優秀類實驗室。我國著名化學地理學家、環境地理學家、中國環境影響評價學奠基人之一的王華東先生(1933-1997)與工程院院士楊志峰教授曾先後擔任實驗室主任。

科研條件

水環境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師範大學)一貫注重室內實驗儀器平台與野外試驗基地的建設,形成了樣品前處理平台、環境化學檢測儀器平台、環境生態儀器平台、環境生物儀器平台、多功能生態水文模擬平台等,建立了黃河三角洲試驗基地、白洋淀野外試驗基地、北京漢石橋濕地野外試驗站、辛集研發基地、建滔(河北)研發基地、密雲水庫上游流域綜合管理示範區等。

科研成就

水環境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師範大學)在學校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在楊志峰院士的帶領下,實驗室在基礎和套用基礎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突破。實驗室人員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課題,973項目、課題,國家支撐計畫項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國家重大項目(課題)。

人才培養

水環境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師範大學)凝聚了一批有志於發展環境科技事業、具備堅實理論基礎及創新精神的研究人員,涵蓋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973項目首席科學家,教育部跨(新)世紀人才,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創新群體學術負責人,國家創新群體學術帶頭人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