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水猿假說。猴子是我們大家的近親。據現代科學家的研究,二者的基因有98.4%是重合的。所以人們認為這個猴子與人類的親緣關係最近,這種觀點早已家喻戶曉。但最近幾年,“猿猴”論遭遇了各種挑戰。
基本介紹
理論內容,人由猿猴演化,人由海豚演化,人由海猿演化,學說根據,
理論內容
人由猿猴演化
1863年,赫胥黎出版了《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他把人和靈長類動物的身體結構作了詳細的比較,由此證明人是猿類的近親,他認為人是由古代的類人猿逐漸變化來的,或者是和猿從同一個祖先分支而來的。他是第一個提出“人猿同祖論”的科學家。
真正用科學的方法蒐集證據,提出人類起源於古猿的是英國學者達爾文。19世紀中葉,他和他的同事根據大量科學的觀察提出:人是古代的猿猴進化而來的。1871年,達爾文發表了新書《人類起源和性的選擇》,詳細列舉了人和動物在胚胎和身體構造上的一些相似之處,來論證人與動物的關係。他在書中還舉出一些在有的動物身上很發達,而在人的身上由於不再有用或用得很少而退化的肢體,如尾巴,來論證人類與動物的“血緣關係”。
現代科學的發展幫助了科學家,他們可以使用各種新方法和新技術來界定人類、猿類和猴子三者之間的關係。他們得出的結論是:黑猩猩與人類的關係最近,它們和人類是共同的祖先,但從700萬年前開始分化開來;再往前200萬年,大猩猩又從那時的共同祖先分化出去;其他的猿類在時間上和親緣關係上,就更早與人類分化了。
人由海豚演化
2002年有一位叫米高爾·奧登的法國醫學家提出了一個駭世驚俗的觀點:“人類和海豚的親緣關係超過猿猴,人類的祖先是海豚!”雖然聽起來有些旁門左道,奧登卻自有他相當周密的推論。他的第一個論據是:人類本性親水、猿猴厭惡水,這是最明顯的分水嶺。人的嬰兒一出生就有游泳的本能,而且人的脊柱可以彎曲,適宜水中運動,而猿猴的脊柱是不能後伸的。第二,人的軀體和海洋哺乳動物一樣光滑,頭部卻長滿濃密的頭髮。第三,人類能以含有鹽分的淚液表達感情,有趣的是,海豚也會流淚。第四,人類喜歡吃魚、蝦與海藻,猿猴卻不喜歡。從這些論據看來,奧登的理論也不無道理。
人由海猿演化
人類學家還有一種“人類祖先海猿說”,處於“人-猿同祖”與“人-海豚同祖”的兩種對立的觀點之間。英國人類學家艾利斯特·哈代認為,在400萬年到800萬年前,非洲東北和北部由於海水上漲淹沒了大片土地,居住在那裡的古猿為了生存,逐步適應了海中生活,變為海生動物海猿。約400萬年後,海水下降,淹沒的土地重新顯露出來,海猿回到陸上生活,逐漸演化為人類。這種觀點其實是“人猿同祖”和“人-海豚同祖”的折中,但從人類進化的時間上來說,更有利於“人-海猿同祖說”。
後來,在偏南一些的地方,喬漢遜還在湖底發現了13具露茜同族的遺骸。這就是憑什麼推測他們曾在靠岸的淺水區待過的理由。
“人-海猿同祖說”也有豐富的論據。第一,人的身體表面裸露無毛,卻有皮下脂肪,這與靈長類動物大大不同,光潔無毛的身體與豐富的皮下脂肪更適宜在較冷的海水中生活並保持體溫。第二,人體無法調節對鹽的需求,而且要“出汗”來調節體溫,這是“浪費”鹽分的,而靈長類動物卻不需要靠出汗調節體溫,反而具有對鹽攝入量的控制與渴求的機制,這說明人類是從鹽分豐富的海洋中來。第三,人類以外的靈長類動物都不是游泳能手。由此看來,這種理論與“人-海豚同祖說”的理由很相近。
對於不會游泳的人來說,遇到江河湖海就會有幾分恐懼,而且每年因溺水而亡的人也為數不少,人生活離不開水,但太多水又會導致人死亡。其實地球上的動物大都是會水的,現在陸地上的動物大都是從水中走上陸地的。在地球的演化史上,地球曾經就是一個水球,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就是從水中誕生的。
假若有人稱你為河馬,你會對此表示不滿,或認為是一種污辱。其實這種叫法並非錯誤,因為人類與其它水生哺乳動物有很多相似之處。
這些相似之處也許就是一大科學之謎的關鍵所在,它關係到我們人類起源的問題。一些科學家認為,人類與河馬和鯨類動物很相像,因為人類的祖先很久很久以前,也曾經和上述動物那樣,擁有同樣的水中家園。早期的人類就曾生活在水中。
根據岡瓦納大陸理論,大約800萬年前,有那么一種類猿的樹棲動物被稱為現代人和猿最近的共同祖先,它們居住於非洲的茂密森林之中。後來這種動物的後代分成了兩支,分道揚鑣,一支是進化成了人的靈長類,人類進化成人時學會了用雙腳走路,大部分體毛脫掉,體態豐滿,大腦更發達並且又有了語言。而另一支繼續留在森林中成了現代猿。
那么,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人和猿分別走上了兩條不同的進化之路呢?大多數科學家曾經相信,這種原因就是它們居住地的變化。也就是說,猿繼續留在樹上生活,而早期人類則離開了樹木,來到了非洲的岡瓦納大陸熱帶草原,在那裡人類進化出新的身體特點,並且生存了下來。其中一個特點,就是雙足行走,因為這可使早期人類一直站立並觀察獵物及危險情況,另外,站立還解放了雙手,以便於捕殺獵物,獲取食物,而且身體受陽光中有害射線照射的部位也減少了。為了避熱,早期人類也脫掉了身體毛髮,進化出了汗腺。
但是,在近十年間岡瓦納大陸理論的支持者越來越少,這是什麼原因呢?一個主要的因素就是有新的科學發現:非洲草原的出現在人類學會用雙腳行走之後。
目前,岡瓦納大陸的理論已成為普及定理,但有什麼理論可以解釋人與猿之間分道揚鑣的原因呢?有少量科學家相信,那些樹猿從樹上下來,來到了平坦的棲息地,不是土壤和青草覆蓋的平地,而是水中,在水中,早期人類生活了近幾百萬年,在走上陸地前,進化出自身獨特的特性,這種觀點叫做“水猿理論”。這種理論,是一位因寫“水猿的假說”一書而獲獎的女學者埃萊娜·摩根提出的。
摩根指出,大多數早期人類化石在被水覆蓋的地方或史前時代的水邊發現,其中,在最著名的人類化石-被稱為夏娃的露茜的發掘地點旁還發現許多鱷魚蛋和蟹類貝類的化石。
大多數陸生哺乳動物,包括我們的最近的親戚,猿,都沒有這種皮下脂肪層,相反,它們卻擁有一層厚厚的毛髮。人類和水生哺乳動物只有很少或者說根本沒有毛髮。
學說根據
摩根認為,人類目前也留有許多水中生活的特點:
1.鼻孔朝下而不朝上,這樣在潛水時水不會進入鼻腔。
2.人體需要碘和2-3脂肪酸,這是大腦發育的重要養分,這些養分在陸地上的食物中是十分罕見的,但是魚和貝類體內卻有很多。
3.人類的皮膚由許多皮脂腺所覆蓋,它可以分泌一種油脂液體,叫做皮脂,以使頭髮和皮膚油滑,猿則幾乎沒有這種皮脂腺。
摩根相信,當早期人類學著在泅水過河把頭抬過水麵時,雙腳行走的特點就開始進化出來了,倭黑猩猩和天狗猴(又稱長鼻猴)之間也有相似的進化特點,矮黑猩猩和天狗猴可部分時間用雙足行走。它們都居住於很易遭洪水衝擊的森林地區,人們也都觀察過它們曾頭朝上涉水過河。
大多數研究人類起源的科學家對水猿理論持懷疑態度甚至不屑一顧,但托比亞斯等古人類學家卻不這樣認為,他說:我相信,古人類學家有責任重新檢驗水猿理論。
隱性發情 從"水生猿理論"看水猿奇特的"性行為"
最新的研究表明,在黑猩猩的群體中,也存在合作狩獵的現象,但是肉食在黑猩猩的食譜中,只占有非常少的部分,在整個水生猿理論的劇本中,很可能存在著一段孤立的島嶼生活時期,在這期間,狹小的海島中,植物性的食物短缺,不得不開拓其他的食物來源,結果高蛋白、高脂肪的海洋性食品成為了人類最主要的食物。
即使在回到陸地之後,由於無法獲得更多的動物性食物,人類祖先不得不進行狩獵。而在黑猩猩的世界中,植物性食物豐富,並沒有打獵的迫切需要,他們也沒有最終成為獵人。在所有的哺乳動物中,從草食和雜食分化出肉食動物的例子並不罕見,但是從肉食動物,演變成草食動物的,卻只有大熊貓一種。
水生生活給人類性行為方面帶來的影響遠遠不止發情特徵的消失這么簡單,它還給人類帶來了很多體質上的變化,這些變化,除了水生生活之外,用其他的理論都無法解釋。
和大猩猩相比,人類男性有個值得驕傲的資本,人類的體形只有大猩猩的一半,但是卻擁有比大猩猩長的多的陰莖,人類的陰莖平均有13-15厘米長,而大猩猩,只有可憐的3厘米。為什麼人的陰莖在相對和絕對值上都大大的超過大猩猩呢?這是因為人類的雌性擁有更長,更加不容易到達子宮的陰道,而這是對水生生活的一種適應。
水生的生活環境,對一些物種的交配活動有著不利的影響,這會導致雄性的陰莖伸長,例如在陸生的鳥類和爬行類中,根本無須陰莖這個東西,只須要把彼此的瀉殖腔口對口緊密接觸,就可以完成交配了,可是水生環境中就不是這回事了,必須保護精液不被海水污染,因此水生的烏龜、鱷魚,還有天鵝、鴨子這些水鳥都進化出了陰莖。
另外,女性方面除了陰道變得更長之外,大陰唇和處女膜的出現也是對水生生活的一種適應。
處女膜,在水生哺乳動物類的海豹和齒鯨身上也有發現,雖然在馬達加斯加的狐猴身上也有發現,但在所有猿和舊大陸猴身上都沒有類似的結構,它在人類身上的出現,並不象是直接從原始的靈長類祖先身上繼承下來的,而更象是由於水生生活而重新具備的。在水生的哺乳類中,這也是趨同進化的一種表現,沒有太多親緣關係的物種都同時產生了類似功能和結構的器官。
在所有的四足動物中,陰道都是水平向後可以直接從後面進入,最多只有尾巴擋住,而在猿類中,連尾巴也消失了。但是人類由於兩足行走而採用了直立的姿態,陰道與地面的垂直的,而且在陰道的入口有厚厚的皮褶(大陰唇)的保護,這在所有的猿類中都沒有被發現,單一的兩足行走習慣不足以造成所有這些改變,這種結構在陸生哺乳動物類中十分少見,而在水生哺乳類中十分常見,為了防止水的危害,陰道口也有類似陰唇的結構保護。
但這些都不是爭論的焦點,在水生生活的影響方面,對於性交姿勢的影響曾經引起過廣泛的爭論。
面對面的性交姿勢,在水生哺乳類中最常見的姿勢,無論是水中交配的鯨魚,海豚,海牛還是岸上交配的海狸,海獺等等都是如此。游泳同兩足直立一樣會促進這種性交姿勢的形成,兩者都會使脊椎和後腿重新排列。在脊椎和後腿重新排列後,面對面的性交姿勢不僅成為了可能,更成為了一種便利。後面的文章中我們將詳細介紹直立行走與水生生活的因果關係,人類進化出直立行走的姿勢,也和水生生活密切相關。
但是很多學者對此並不認同,他們認為這種面對面的性交姿勢不需要通過水生生活也可以具備。在對亞洲紅毛猩猩的研究中有重大的發現,在類人猿中也找到採用面對面姿勢的例子。
奈德(R D Nadler)在1977年的研究中,對四對猩猩進行了持續的觀察,雄猩猩每天都能接近雌猩猩,四對中的三對,無論在雌性的任何生理周期都每天進行交配,其中有一些時候是採用面對面的姿勢。
“幾乎所有的性交,對於雌性來說都類似於強姦。……在實驗的開頭,雄性追逐雌性,並經常將其抓住,防止逃跑,並將雌性摔倒,不斷的掙扎和尖叫,按在地面開始強制的交配,直到雄性插入並開始抽關,雌性才開始穩定下來。”
當然,在動物園和實驗室中,靈長類動物的行為是非典型性的,不能因此斷定,它們在野外也有同樣的生活習性,在加勒迪卡斯(B。M。F。Galdikas)於1971-1975對猩猩的交配行為四年的研究中表明,猩猩在野外環境中交配的頻率明顯的少於動物園中,在被囚禁的環境中,又無需費力去尋找食物,雄性自然有更多的欲望須要宣洩,而在雌性不願意的情況下只好更多採用這種類似強姦的姿態。在自然環境中,猩猩很少採用這種姿勢,因為亞洲的猿類——長臂猿和猩猩都比非洲的親戚更適應樹棲的生活,長臂猿體積和體重都最小,可以輕易的在樹上保持平衡而不掉下來,而體重大的親戚中,樹上的生活就困難多了,大猩猩不得不僅僅在樹上睡覺,而在地面覓食活動,但由於猩猩的主要的食物是樹上的水果,不得不更多的在樹上活動。在樹上進行交配的時候,如果採用仰臥的姿態,雌性的四肢無法抓握樹枝以保持固定,有讓雙方都從樹上跌落而摔死的危險。雄猩猩的體重幾乎是雌猩猩的兩倍,就如同NBA球員同嬌小的體操運動員的對比一樣,試想一下,如果這兩者在一根平衡木上性交,在激烈的動作中,還能夠保持平衡,不掉下來是多么不可思議的呀!
當然,並不是水生哺乳類都沒有發情的表現,為了減少後代的死亡率,每年的繁殖季節,海獅就會聚集成大群,一起繁殖,對於海獅來說,有著一年一次很固定的發情期。因而很多反對者認為人類發情特徵的消失,和水生生活並沒有必然的聯繫,而且進一步斷定,人類根本沒有過水生生活的階段,因為並沒有直接的化石證據可以證明這種生活。
但是我們只要回頭對已經發現的化石證據進行重新整理和研究,就會發現,這些化石裡面其實還隱藏著反對水生猿理論的人所不願意看到的東西。
人類由於水生生活,而帶來的性生活上的種種特性,以及這些變化對人類的社會結構所起的巨大影響。
相信大多數人都有到動物園看猴子的經歷,對猴子那紅紅的屁股一定印象深刻,猴子的屁股為什麼是紅的呢?這是十分明顯的視覺信號,陰道附近的皮膚會發生周期性的膨脹,變成很顯眼的紅色,意味著這個雌性正處在發情周期的頂峰,正是排卵期,此時進行交配,就很可能讓雌性懷孕。
不僅僅是獼猴身上有這種特徵,在黑猩猩和狒狒身上我們也同樣可以發現。
發情周期對於所有的哺乳動物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它可以通過有效的生理調節,使雌性僅僅在間隔一定周期之後才可以交配,它同時使得性行為都發生在雌性可以懷孕的周期里,這樣可以節省動物大量的時間、精力還有精子。
當然,在懷孕和哺乳期,雌性是不會發情的,這才能保證雌性在完成自己母親角色時,不會對別的雄性發生興趣或者被其它雄性打擾,強行要求發生關係。在大型哺乳動物中,大多一年只有一次發情期,這樣才能保證後代出生在一年中最容易成活,食物供應最充足的季節中,如果生活的區域,食物供應並沒有季節性差別,在群體中不同,雌性分開懷孕生仔更容易讓幼崽得到充分照顧的情況下,這個周期可以變短,如在非洲猿類中,大猩猩間隔是31-32天,而黑猩猩是35-36天,而人類則是29天。
對於一個獼猴群的猴王來說,如果要保證所有的小猴都是自己的後代,只要看住那些屁股是紅的雌性就可以了,只要這個時候沒有別的雄性與之交配,就可以保證群體中下一代都是自己的孩子。這樣它可以不用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監督所有的雌性,更沒有每天和群體內所有的雌性都交配一次的必要,社會群落也可以保持相對的平靜和安寧。
但是我們卻偏偏失去這個具有許多優點的特性,發情在我們的性周期中變得完全不同,只有在性周期的結尾才由月經標明,而最重要的排卵卻是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發生的,而且此時雌性既不對雄性有特別的吸引力,同時自身也對雄性沒有特別的渴望。這種現象被稱為隱性發情。
當然,屁股是否變紅,並不是雄性了解雌性發情狀態的主要根據,發情更主要的特徵來自嗅覺信號,嗅覺很差的人類對於氣味信號並沒有切身的感覺,而紅紅的屁股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視覺特徵,自然會將其作為發情的最明顯信號,所有地面棲息的靈長類在發情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外陰膨脹,這可能與它們的生活中,須要花很大一部分時間坐在地面上有關。這在那些生活在大草原上的狒狒身上最明顯,而它的近親生活在森林中的山魈卻一點也不明顯。在發情的時候,陰道口打開,如果這時直接坐在地面上,則地面上的塵土可能會因為陰道口分泌物而沾在陰道口,並隨雄性的交配活動而進入陰道內,對雌性造成傷害。
實驗告訴我們,雄性黑猩猩的性慾是由氣味信號激發起來的,在氣味存在時,無論雌性是否有那個紅屁股都會自然的發生,而氣味消失了,即使面對一個紅屁股也打不起精神。
人類隱性發情這樣的特殊表現,最有可能是因為在進化過程中遇到了特殊的困境造成的。這個困境就是水生的生活習性,發情通常與氣味信號緊密相連,這時雌性發出的一種生化刺激素,在空氣中傳播可以散布到很大的範圍,但是對於游泳或在沼澤中跋涉、滿身污泥的動物來說,這種生化刺激素,一分泌出來就被洗掉了。另外人類的嗅覺十分差勁,在人的大腦中,嗅葉的比例非常的小,同樣的事也發生在水生哺乳類身上,在海豹和鯨魚這些動物的腦中,嗅葉萎縮到了幾乎找不到的地步(在水裡鼻子並沒有多大用處),而氣味信號即使分泌出來也會被很快洗掉或者即使存在這種信號,雄性也無法察覺到結果,人類的發情信號也自然的消失了。
在論述隱性發情給人類社會結構帶來的巨大變化前,我們還要進行一下關於隱形發情的討論。
現代的婦女,可以通過檢測身體激素的試紙條輕鬆的了解到自己是否處於排卵期,還有更簡單的辦法,只要每天起床之前使用溫度計測一下體溫,就可以根據基礎體溫紀錄推算出自己在發情周期中所處的位置。
很多人因此認為人類也存在著發情現象,但所得的證據大多不過是靠不住的。比如一個對學生的問卷調查似乎證明在女性吸引力和性周期有關,但實際情況卻是由於放心不會懷孕,很多女性都有在月經剛剛結束時而不是在排卵期更多的性交。人類的發情特徵已經徹底退化了,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自身,如果沒有得到工業革命之後先進工具的幫助,根本無法的對方或者自身是否處於排卵期。
與許多人類的其他反常的特徵一樣,許多人認為這是一種進化而不是特化,我們是進化頂峰中,唯一達到這個高度的物種,他們認為人類的雌性,不是失去了發情,而是時刻都處於發情的狀態下,英文就是always on heat。人類的女性擁有長期膨大的乳房,在大多數情況下,都隨時可以和男性發生關係,而不象狼和馬等等動物一樣,由於尾巴向下擋住了陰道的入口,只有在特定發情時才打開,一年中僅僅在發情的幾天內可以交配。
但是發情並不僅僅意味著可以交配,它還意味著對異性的吸引,以及自身對異性的需求,有人在研究亞洲猩猩的時候,作過這樣一個很有趣的試驗,首先,他把一對猩猩分別關在相鄰的兩個籠子裡,中間留下一個通道,大小能夠讓雌性猩猩,它的體形只有雄性的1/2左右,通過這個通道到雄猩猩的籠子裡,而雄猩猩卻無法爬到雌猩猩那邊。結果在整個發情周期中,雌猩猩只有在排卵的那兩三天中爬到雄猩猩那邊與之交配,而在通道擴大到足以讓雄猩猩通過之後,幾乎每天雄猩猩爬到雌猩猩這邊進行交配。雌猩猩也處在隨時都可以交配的狀態下,但它很明顯受到了自己身體變化的驅動,她也明顯能夠感覺到這種變化,而人類,卻對此無法察覺。
就算人類時刻都處於發情狀態,它對人類社會結構的影響,和發情完全消失,也是一摸一樣的,對於雄性來說,無論處於什麼生理狀態,雌性永遠都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在大猩猩的群體中,對於沒有發情的雌性,經常會有群體中的其他雄性偷偷與之交配,而首領對此也是睜一眼閉一眼,不過對於發情中的雌性,這樣的交配就意味著一場王位爭奪戰的打響
但發情的特徵消失了,群體中的雄性也就不再是一這種你死我活的競爭關係,而可以好好的合作了。
我們先看看非洲草原獅子的獅子結構,獅子這種動物在人們看來很威嚴,頗受推崇,長期以來都享有崇高的地位:獸中之王、太陽的象徵、甚至是動物上帝。
獅群的核心是由親緣關係密切的幾隻成年雌獅組成的,它們相互之間的密切程度至少是堂、表姐妹,它們生活中大部以合作的形式,占據固定的領土,代代相傳。每個獅群的數量平均為15頭,最少的4頭,最多的37頭。雌獅成員間表現的合作程度,在除人類之外的哺乳動物中是最為創記錄的。
雄獅一般不出獵,往往坐享其成。進食的時候雄獅以自己身大力強的有力條件,把母獅和幼獅趕到一旁,自己先饕餮一頓,吃飽之後才許可母獅和幼獅進食。當然雄獅決非全無用處,除了遺傳上顯而易見的不可缺少性之外,雄獅以自己雄壯威嚴的巨大威攝力量為獅群提供了安全保障。
年輕的雄獅一旦到了青春期,毫無例外都會被其父親逐出家園。它們要么隻身孤影,要么三兩成群地在各處流浪,沒有固定的住處。待它們長足身體和力氣之後,就伺機進攻。一旦看到哪個獅群的雄獅因年老或其他原因表現出衰敗之態,就會發起攻擊,要么把老獅趕走,要么把老獅子殺死。
母獅通常擔任捕獵任務,它們總是擺成一個扇形的陣勢慢慢潛近捕獲物件,然後突然發起進攻,從不同的方向猛衝過去。這種合作狩獵一般成功率很高。單獨出擊就沒那么順利了。單獨捕獵成就,據生物學家估計只及前者的一半。
為什麼協作捕獵一定只能由雌性共同協作完成呢?因為獅子也是一種擁有明顯發情特徵的動物,雌性的性吸引力會破壞雄性之間的合作,如果群體中的一個雌性發情了,就會吸引所有的雄性而引起雄性們的不安和衝動,從而破壞雄性們的合作。如果要指望體力較弱的男子在狩獵中合作,也要給他們更多的性生活權利。女性要讓更多的男性分享,性組織模式要更民主,更少暴政色彩。最強大的雄性如果衝鋒在前,往往自己捕獲了食物,而其他的雄性卻偷偷利用這個時機去和發情的雌性交配,或者在協作中故意怠工,讓最強者面對最大的危險,使其最容易喪生,這樣其他的雄性才能獲得更多交配的機會,以便把自己的基因流傳下來,久而久之,最強壯的雄性基因就此流失了,整個種族也就會變得越來越衰弱,最後滅絕。所以,在雌性擁有發情特徵的時候,群體合作只能在雌性間進行,雄性間的關係更多是敵對和競爭。
人類的發情特徵消失之後,情況就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雄性都希望能夠和儘可能多雌性交配,以便將自己的基因更廣的傳播,可是雌性並沒有發情的特徵,不知道什麼時候交配能夠產生後代,在整個群體中,和一個雌性交配,也就意味著放棄了和其他雌性交配的機會,這樣群體內所有的雄性都有和雌性交配,產生後代的可能,但是誰也不能確定,具體那個小孩是自己的,在這樣一種群婚的環境中,每個雄性自然會公平的對待群體中所有的幼年個體,對他們盡心撫養,而雌性可以留在家中,好好照顧和保護這些幼年個體,外出打獵這種危險的工作交由了更加強壯的雄性來完成。
這樣一來,原始人打獵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了,對付各種大型的獵物的本領也大大加強了,同時幼年個體也得到了更好的照顧,這意味著人類在各種複雜環境下的生存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當然,這種條件下也並不是所有的雄性機會都是均等的,雌性在和雄性交配的時候,往往需要食物作為報酬,最強壯、捕食最多的雄性往往能夠帶回最多的食物,他便可以用這些食物換來更多的交配機會,或者選擇年齡適當,身體最好的雌性,作為交配的對象,(這樣的母親往往意味著懷孕的成功率和嬰兒存活率最高)這樣一來,最強壯的雄性便能夠最多的將自己的基因傳播開來,使得自然選擇的力量得到合理的發揮,促進人類的進化。
女權主義者和道德的衛道士都對這個理論十分的反感,對於人類與動物在發情表現和社會結構上的不同也有各自的理論。
衛道士門的傳統假說是這樣的,他們認為在大草原上食物稀少,與森林環境比較生存更加困難。
為了生存雌性和雄性結成了一種穩定的配對關係,這樣一來,雄性就會將食物分給配偶,作為對一種長期關係的報償,而因為天天一同相處,就不須要特別的發情表現了。
這種假說被廣泛的傳播,被認為是一種傳統的智慧,並得到教科書的轉述。但它能夠得到認同並不是因為其內容的合理性,而是因為它把發情現象的消失看成是一種優越性而不是一種缺點,這個理論根據的一系列猜想,沒有一種能夠得到證實,而其中還有的十分荒謬。
這個理論首先暗示,只有人才是總處在可以接受雄性的狀態,而其它的大猿不是,但如果這種狀態僅僅是可以接受性交而不是一種對雄性的渴望與懇求,也就是錯誤的。黑猩猩即使不是在發情的時間內也是可以被迫和雄性交配的。雖然這時它並沒有採取特別的措施來吸引雄性,但是僅僅就接受來說,還是可以的。
其次,這種假說認為,在撫養幼崽時的合作關係,只有通過緊密的,無約束的性行為才能得到維繫,這是錯誤的,雄性的南極帝王企鵝並不須要雌性經常的性賄賂就會甘心情願意的擠在南極寒冷的冰面上,在黑暗的嚴冬中,忍受狂風暴雪,不吃不喝的孵卵,這只是一種父性的本能在起作用,在所有的物種中,沒有哪種只有靠和雌性性交才有這個本能的。
第三,它暗示在擁有固定配偶的靈長目動物中,會擁有更頻繁,更激情的性生活,但事實正好相反,長臂猿是完全一夫一妻的,由於雄性能夠100%確認自己的血緣關係,因而沒有必要太多的消耗自己的精力,在性生活上,處在一種比其它猿類更低的程度上。
第四,它假設這種總是可以接受性交的狀態,促進了一夫一妻的形式,但是只要思考一下,就會發現生活在一個雌性隨時都在吸引異性的環境中,雄性如何能不對別人動心,而自覺的從一而終呢?
最後,這個假說是基於古人是一夫一妻配對的,有一個外出找吃的雄性和一個在家照顧幼崽的雌性,而這並無法得到證明。出土的化石並不能告訴我們祖先們性行為的模式,而解剖學在研究生理結構之前,得到的是社會組織的經驗,而不是野外研究得到的動物行為學知識。
有一種社會結構稱為“一夫多妻”,在一個小群體中,包括了一個占統治地位的雄性和多個雌性,這個雄性壟斷了與群體所有雌性交配的權利,但他的地位也是十分不穩定的,隨時會受到其他的競爭對手的挑戰,因此它必須發展出一些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地位,在這種體制下雄性都比雌性大很多,並裝備著長角和長牙。
大猩猩就屬於這種類型,雄性的體積是雌性的2倍,而且擁有比雌性更長更利的犬齒。人類明顯的不屬於這個類群。
黑猩猩則生活在另一咱秩序混亂的社會中,群體的權力核心不是雄性而是雌性。
一隻雄性會在短時間內和一個特點的雌性維持一段穩定的關係,但總的來說,它們的性行為是隨意發生的。不僅僅沒有雌性數量多於雄性的趨勢,而且每個雌性在發情的時候可以和群體內所有雄性交配。(在一個性周期中,黑猩猩發情的日子有10天,相比之下大猩猩只有兩天)。
在這種混雜的群體中,性交大多是草率的,這須要更多的精子,在這種體系中,須要與別人不同的武器來同其它同性競爭,黑猩猩擁有非常大的睪丸,雖然黑猩猩的體型小於大猩猩的1/3,但它的睪丸是大猩猩的四倍那么大。象長臂猿這樣的一夫一妻的生物,特點是雌雄的兩性無論是體型大小還是犬齒大小基本看不出區別。
人類的生理結構可以說和每一種都不同,雌雄之間體型有20%的差別,(在大猩猩的身上是100%,並不足以說明人類屬於“一夫多妻”的差別,但是卻又明顯的大於“一夫一妻”的差別,解剖學證據提示人類在性行為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一點也不奇怪,大猩猩與黑猩猩的進化分野和人與黑猩猩的分野相隔不久,它們彼此的差異也十分明顯。
對古代人類祖先,如阿法南猿的研究現實,當時的雌雄差異,遠遠大於現在的人類,可以說人類的這個轉變是更趨向於一夫一妻制的。相比黑猩猩,人類的配偶一旦成立,就會延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一種趨向是由於嬰兒時期的延長和撫養任務的加重,會促進一夫一妻制的形成。很多生物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卻沒有一種生物採用了同樣的解決方法,母狼也須要雄性的合作撫養幼崽,也有著一個在窩裡哺育幼崽的母親和同樣外出打獵帶食物回家的雄性,這是一種生的配對,但雌性依然保持著發情,在一夫一妻的合作中,它的作用更加顯著,使得性方面更加協調,而沒有產生摩擦的危險,因為所有的雄性只對自己的伴侶感興趣。
高的離婚率和偷情的廣泛存在也說明了人類並不是“一夫一妻”制的動物,當然大部分離婚的人之後還會重新結婚,這種連續的一夫一妻也屬於一夫一妻,即使在長臂猿中,也會有闖入者搶走雌性,而留下傷心的伴侶。但是我們並不是按照西方文化暗示的那樣,完全遵守一夫一妻制的,即使現在西方國家也只有26%的人只有一個性伴侶,而在更加原始的非洲部落中,大多數人更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女權主義者則認為雄性所捕獲的食物對於整個人類的生存來說,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絕大多數食物是婦女採集獲得的,因而所謂雄性以食物作為交換以獲得和雌性交配的機會等等,根本上來說是對婦女的歧視。似乎事實應該是雌性掌控一切,可以自由選擇雄性,這樣,發情也就沒有必要了。
不可否認,進行採集生活的婦女會提供人類生存所需要的很多卡路里,甚至可能是大部分,但是我們去無法否認雄性所提供的高熱量,高蛋白的優質動物性食物的重要性,就拿現在的普通家庭而言,可能購買的米麵在重量和所提供的熱量方面超過肉蛋魚這些動物性食品,但是在購買所花費的金錢上面,兩者卻差不多。牛肉的價格往往是大米的10倍,高質量的食物有著更高的價值。而且,在採集、養殖和種植的活動中,男性也是一樣可以合作,甚至成為勞動的主力的。
草食的動物由於所食用的食物營養很少,必須大量的食用,而大量的食物又需要更多的能量消化,結果只得更多的攝入,通常它們要食用超過體重10%的食物才能滿足消耗,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如果用人體重和漢堡包來比較的話,意味著一個80公斤的人,一天要吃掉100多個漢堡包,為什麼我們只要吃這個數量的1/10就夠了?因為人類攝入的食物營養價值高,更容易消化,不需要很長的消化道,而這些食物主要是靠男性的狩獵和捕魚等等活動獲得的。
總之,女權主義者那種輕視男性在進化過程中作用的理論,有著根本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