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注漿地基

水泥注漿地基

水泥注漿地基是指注漿地基的一種,將水泥漿通過壓漿泵、灌漿管,均勻地注入土體中,以填充、滲透和擠密等方式,驅走岩石裂隙中或土顆粒間的水分和氣體,並填充其位置,待其硬化後,將岩土膠結成一個整體,形成一個強度大、壓縮性低、抗滲性高和穩定性良好的新岩土體,使地基得到加固,可防止或減少滲透和不均勻沉降。這種地基的持點是,取材容易,操作簡便,價格便宜,適用於軟黏土、粉土、黏性土、砂土地基的加固和滲透係數大於10-7cm/s土層的止水加固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泥注漿地基
  • 外文名:Cement grouting foundation
  • 屬於:注漿地基
  • 定義:水泥漿通過壓漿泵注入土體中
  • 適用:軟黏土、粉土、黏性土
  • 學科:土木工程
概述,水泥注漿地基施工,

概述

從現場施工的角度來講地基,地基可分為天然地基、人工地基。地基就是基礎下面承壓的岩土持力層。天然地基是自然狀態下即可滿足承擔基礎全部荷載要求,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層,其節約工程造價,不需要人工處理的地基。天然地基為不需要對地基進行處理就可以直接放置基礎的天然土層。分為四大類: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人工地基:經過人工處理或改良的地基。當土層的地質狀況較好,承載力較強時可以採用天然地基;而在地質狀況不佳的條件下,如坡地、沙地或淤泥地質,或雖然土層質地較好,但上部荷載過大時,為使地基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則要採用人工加固地基,即人工地基。

水泥注漿地基施工

(1)地基注漿加固前,應通過試驗確定灌漿段長度、灌漿孔距、灌漿壓力等有關技術參數。灌漿段長度根據土的裂隙、鬆散情況、滲透性以及灌漿設備能力等條件選定。在一般地質條件下,段長多控制在5~6 m;在土質嚴重鬆散、裂隙發育、滲透性強的情況下,宜為2~4 m;灌漿孔距一般不宜大於2.0 m,單孔加固的直徑範圍可按1~2 m考慮。孔深視土層加固深度而定。灌漿壓力是指灌漿段所受的全壓力,即孔口處壓力表上指示的壓力,所用壓力大小視鑽孔深度、土的滲透性以及水泥漿的稠度等而定,一般為0.3~0.6 MPa。
(2)灌漿。一般用淨水泥漿,水灰比變化範圍為0.6~2.0,常用水灰比為1.0;要求快凝時,可採用快硬水泥或在水中摻入水泥用量1%~2%的氯化鈣;如要求緩凝時,可摻加水泥用量0.1%~0.5%的木質素磺酸鈣,亦可摻加其他外加劑以調節水泥漿性能。在裂隙或孔隙較大、可灌性好的地層,可在漿液中摻入適量細砂或粉煤灰,比例為1:0.5~1:3,以節約水泥,更好地充填空隙,並可減少收縮。對不以提高固結強度為主的鬆散土層,亦可在水泥漿中摻加細粉質黏土配成水泥黏土漿,灰泥比為1:(3~8)(水泥:土,體積比),可以提高漿液的穩定性,防止沉澱和析水,使填充更加密實。
(3)灌漿施工方法。先在加固地基中按規定位置用鑽機或手鑽鑽孔到要求的深度,孔徑一般為55~100 mm,並探測地質情況,然後在孔內插入直徑38~50 mm的注漿射管。在管底部1.0~1.5 m管壁上鑽有注漿孔,在射管之外設有套管,在射管與套管之間用砂填塞。地基表面空隙用1:3水泥砂漿或黏土、麻絲填塞,而後拔出套管,用壓漿泵將水泥漿壓入射管而透入土層孔隙中,水泥漿應連續一次壓入,不得中斷。灌漿先從稀漿開始,逐漸加濃。灌漿次序,一般把射管一次沉入整個深度後,自下而上分段連續進行,分段拔管直至孔口為止。灌漿孔宜分組間隔灌漿,第1組孔灌漿結束後,再灌第2組、第3組。
(4)灌漿完成後,拔出灌漿管,留下的孔用配合比為1:2的水泥砂漿或細砂礫石填塞密實,也可用原漿壓漿堵孔。
(5)注漿充填率應根據加固土要求達到的強度指標、加固深度、注漿流量、土體的孔隙率和滲透係數等因素確定。飽和軟黏土的一次注漿充填率不宜大於0.15~0.1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