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圳是人工修建的用來灌溉農田的水利體系,也兼有泄洪的功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圳
- 外文名:Canal water
- 類 別:水利體系
- 功 能:灌溉、泄洪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術語,水源,取水口,攔水霸,閘門,圳道,渠道,壓力管道,調整池,分水池,跌水工,類型,樹枝狀圳系,放射狀水圳系,羽狀水圳系,平形狀水圳系,斷頭形水圳系,歷史遺蹟,
術語
水源
雨水、溪流、河流、山澗、天泉等。
取水口
位於河川的上游(即水源處)取水源處的入口,或是圳首將水引出的出口,要與灌溉區的相對高度差要大。
攔水霸
又稱圳首,在河川中築霸攔水,目地在使水位升高,形成落差,利用虹管原理將水引出。
圳頭或埤頭 將水引入圳道的設施,設有閘門
閘門
閘門的設計最早多為木造,閘門間則用磚和石頭做成結構物。
圳道
就是水流的通道,自圳首取水後,水路分為渠道與壓力管道兩種。
渠道
又分為明渠、暗渠、渡槽、隧道及部分滿管的水道。明渠指開放水面;渡槽指當水圳遇到河流或地塹等地形時,要搭建一條給水走的橋,此橋稱之渡槽;隧道是指水圳遇到山地阻擋又無法繞路時,於是便開鑿隧道讓水通過。
壓力管道
屬滿流管。
調整池
作為貯畜夜間停止灌溉的圳水及雨季來臨時的河川水,可避免水資源的浪費,更可以發揮調節水源使用的功能。
分水池
指支線向主幹線分水的池子,這樣的配水工程稱為分水工,又稱水汴(ㄅ一ㄢˋ)頭。又分為兩種,一種是穿過渠道填堤的管子,從主渠道中引水;另一種是設定閘門,利用多個分水門的升降來調整支流用水。
跌水工
在渠道中安置阻擋水流的石塊,或將渠道做成階梯狀,以防水流自圳頭引水時,因落差大,而侵蝕圳頭與圳道。
類型
樹枝狀圳系
有如一顆樹的主幹及分枝,由水圳的的圳頭開始,上游是主幹,下游是分支,主要分布在廣大的平原地區,如八堡圳。
放射狀水圳系
通常位於獨立的山丘四周或是河口的沖積扇,由較高處的水源地向山丘低處灌溉,圳道的開鑿自然形成項四周放射的形狀,如七星山的水圳系。
羽狀水圳系
指數條水圳的開鑿,沿著河川兩側分布,形狀有如一根羽毛而稱之,這種水圳系的形成以灌溉河川上游狹長的河谷階地為主,且多短小密集,只能自給自足。
平形狀水圳系
為台地的地形所形成,因台地地勢高引水不易,所以水源自台地高處引水後,會先在傾斜的台第高處以主幹道橫行,在以分流的方式灌溉低平的地區,多呈平行排列如石門水圳系。
斷頭形水圳系
其水源為地表的逕流,並無攔水壩(圳頭),而是直接在山麓的下波處攔截下雨時的逕流,故水圳是分成一段一段的,每一段都是一條斷頭水圳,並於圳尾處築一個大型的蓄水池,於乾旱時作為排水灌溉之用。
歷史遺蹟
廣東封開江口明清古水圳
廣東省封開縣文物普查隊在江口鎮簕竹村北吉山坳處發現了一條明清時期的古水圳。該水圳寬30-80厘米,深20-50厘米,系人工開挖而成,無磚石砌築。這條水圳從人跡罕至的大撐篤沖底築陂分水出圳。圳水由沖尾繞過數個山崗流出到賀江邊,再沿著賀江邊的半山腰一路繞山倚嶺,流淌到山腳下的新田村,綿延約6公里,落差約10米。圳水長年灌溉著山腳下的新田、旱恧、竹園三個自然村的200多畝良田。據當地村民介紹,這條水圳由來已久,祖輩口傳已逾數百年。在泉水出口處可見砌築水池用的石條,這些石條雖經歲月磨礪,但還保留著明清時期的部分特徵。這條古水圳有個美麗的傳說:傳說很久以前,山下村莊裡有一對夫妻,受山下缺水困擾,想從山上挖一條水渠,接引山上的泉水灌溉莊稼。夫妻倆就在大山中尋找水源,然後在大撐篤挖水渠將水源引流至山下。然則,因為山高路遠,工程艱巨、進展緩慢。一日,丈夫回家煮飯,妻子繼續挖土修圳。丈夫帶飯菜去工地時,在半路遇見一位飢腸轆轆的老人,老人見到飯菜便求施捨。丈夫心懷慈悲,將飯食分一半與老者。
來到工地妻子見丈夫所捎帶飯菜甚少,得知丈夫已將飯食分一半與老者後,又餓又累的妻子心生怨氣,說:“怎么不把飯食全給他!”。老者原本是個神仙,聽到婦人的話後,以為她真的是想把飯食全送給自己。感動地說:“公賢婆又賢,一條大圳水到田”。於是就在他們修水渠的地方劃了一條線。於是沿著神仙所劃的線的位置就成了一條水流清澈的水渠,這就是現在的神仙圳。神仙圳到現在還有個神奇的現象,就是圳岸只會向靠山的一面崩塌,而靠賀江一邊的圳岸從不會崩塌。所以村民稱此現象為:“崩入不崩出”。
這條水圳是古代先民在沒有現代科技測量工具的條件下興修水利、改善環境的重要見證,對於研究當地古代水利設施建設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
安徽黃山宏村水圳
水圳建於明永樂年間(公元1403—1423年),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總長1200多米,繞過家家戶戶、長年清水不斷。宏村人的祖先很會利用自然溪水來做文章,他們在宏村的上首浥溪河上攔河建石壩,用石塊砌成的數米寬的人工水渠,利用地勢落差,把一泓碧水引入村中。水圳九曲十彎,穿堂過屋,經月沼,最後注入南湖,出南湖,灌農田,澆果木,重新流入濉溪,滋潤得滿村清涼,使靜謐的山村有了動感,創造一種“浣汲未防溪路遠,家家門前有清泉”的良好環境。這人工水系,豐富了村落景觀,和諧、多變、富有靈氣,有6大功能。一是防火;二是調節小氣候,改善氣溫和濕度,淨化空氣、美化環境;三是飲用;四是洗滌;五是灌溉;六是發電。
水圳沿途建有無數個小渠踏石,人們浣衣洗滌、澆花灌園都極為方便,是古代村落的“自來水”,當年村民飲用、浣洗都在“牛腸”里,汪氏祖先曾立下規矩,每天早上8點之前,“牛腸”里的水為飲用之水,過了8點之後,村民才能在這裡洗滌。更為奇妙的是,這牛腸的水位,無論天晴下雨,總保持在一定的高度,即水位總是低於小橋以下一點,不多不少,十分奇特。
水系建立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天人合一。引
安徽呈坎水圳
村北的石壩和村南面築的夾河兩壩,是呈坎羅氏家族中的一些大賈,富豪運用理論治水,改造自然的成功之舉。明弘治年間將整個村的千餘丈街道全用花崗石板鋪成,整個村莊的排水,飲水設施不僅合理,而且融結構美和環境美為一體,且形象地傳達了傳統的文化內涵,是“聚水如聚財,納四水於村中”而後川流不息,以示財源茂盛,有節有流,從宗族繁衍而言,以示源遠流長,口川流不息。
呈坎有句俗語說:“前有河,中間圳,後面溝”。河是從川河,兩岸有萬堤保護村莊和農田,中間圳指引眾川河穿過祠堂,穿過民宅,走街串戶,時隱時現,最後注入眾川河。水圳不僅為村民提供用水之便,而且還具有消防,排水,泄洪灌溉,為水碓提供動力及美,改善民宅和村莊小氣候多種功能,一舉多得,被譽為古代的自來水,後面溝是指柿坑水,順后街而流,最後注入中間圳的小水圳。水是生命的源泉,呈坎村也因此水系而顯得生機勃勃,興旺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