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論

在中醫學理論體系中,宇宙萬物皆統一於氣。因此,天人相應的物質基礎在於天人一氣。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主要是儒家和道家思想)中的“氣論”對中醫理論中的天人相應學說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氣論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概念,解讀,中醫套用,

概念

指以氣為本體的宇宙觀,認為氣為萬物之始基,變化之主體,永恆不滅。

解讀

“氣”的概念源於《周易》。《易經·乾卦第一》曰:“潛龍勿用,陽氣潛藏”。《易傳·繫辭上》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這裡“太極”指天地未分之前的元氣。氣又分為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的相互作用,相摩相盪,氤氳交感,則產生宇宙萬物,並推動其發展和變化。因此,《周易》是氣一元論的本源。
縱觀歷代名醫,無一大家不重氣;遍覽經典醫籍,無一大作不論氣。《類經·攝生類》曰:“人之有生,全賴此氣。”丹溪翁曰:“百病生於氣也,氣血沖和,百病不生”。可見,氣對人體是何等重要!基於此,“氣”在祖國醫學中具有難以替代的重要地位。古代哲學思想中的“氣論”的基本觀點遍布於中醫學的始終,受到歷代醫家的重視。
1、氣論哲學的產生
氣概念的原始意義是煙氣、蒸氣、雲氣、霧氣、風氣、寒暖之氣、呼吸之氣、魂氣等氣體狀態的物質。哲學上的具有普遍意義的氣概念便是從這些具體的可以直接感覺到的物質升華發展而來。
《國語·周語上》載:“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陽父曰:周將亡矣!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陽伏而不能出,陽迫而不能蒸,於是有地震。今三川實震,是陽失其所而鎮[於]陰也。陽失而在陰,川源必塞;源塞,國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天所演,民乏財用,不亡何待?……”自然界屬“天”,社會屬“人”,用“氣”來解釋天、人和天人關係,這是氣論哲學的本質所在,氣論哲學即發軔於此。其中的“氣”指天地之氣,陰陽之氣,氣已從具體的存在物演變為一個抽象的具有哲學意味的概念。
其後的哲學家都各自發揮了氣為萬物之本源這一觀念,其氣論對中醫學理論的構建的影響尤其深廣。
2 氣論的形成、發展和完善
在氣論的形成過程中,古代許多哲學著作如《老子》、《莊子》、《荀子》、《春秋繁露》、《周易》、《易傳》、《淮南子》、《管子》、《左傳》、《呂氏春秋》、《論衡》等著作都做出了貢獻。而漢代以後的哲學家特別是宋明理學家朱熹、二程和張載等對氣本論的繼承、發展和完善做出了巨大貢獻。
《老子·四十二章》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沖氣即陰陽沖和之氣,是宇宙萬物的生長發育之源,陰陽對立,統一於氣,萬物當然也包括人在內。
《易傳·鹹·彖傳》提出:“氣”化生萬物,“精氣為物,遊魂為變。”肯定有形之物是由氣構成的。“鹹,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而相與……觀其所感,而天下萬物之情可見矣。”認為陰氣為柔,升在上;陽氣為剛,降在下;陰陽二氣交流以,而相感相與而共處,天下萬物皆由陰陽二氣相感交合而生成。
《關尹子》云:“以一氣而生萬物”。《九家易》說:“元者,氣之始也。”
荀子認為萬物雖各有特點,但都有氣,氣是萬物的根本。他認為萬物的區別在於“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王道第六》中認為,氣即是本始之氣,說:“元者,始也。”
“氣”的思想源於《周易》,經過歷代哲學家的發展,更加深刻和完善。特別是到了宋明時期發展成為宋明理學,理學代表朱熹提出理為“本”,氣為“具”的學說,以太極之理為宇宙本體,他承認周敦頤宇宙生化的基本程式,即太極(理)→氣(陰陽)→五行(水火木金土)→萬物。然而,他認為理不是氣的屬性,而是氣的本原。
古代哲學中的“氣論”,是研究氣的內涵、運動規律,並用以闡釋宇宙的本原及其發展變化的一種哲學思想。認為氣是宇宙的構成本原,宇宙萬物和人都由氣化生,並將最原始的物質定義為“元氣”。
氣是生命的本質,“氣”在中國文化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文化就是“氣文化”。

中醫套用

古代哲學“氣論”對中醫學天人相應學說的影響
中醫學的“天人相應”學說是天氣和人氣的合一,合的本質在“氣”,人與自然界的統一性也是通過氣的中介作用實現的。天人之所以能夠相應,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人是天地之氣的產物。人與天的相應關係,從本質上就是天人陰氣、陽氣相應的關係。因此,氣分陰氣、陽氣對於天人相應理論的建構具有重要意義。
《靈樞·歲露》曰:“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而日月、晝夜、季節氣候變化對人生理和病機的影響都是藉助氣。人為天地所生,與天地共有一個基礎的物質——氣,在論及天地之氣與人的關係時,《素問·寶命全形論》曾曰:“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人能應四時者,天地為之父母,知萬物者,謂之天子。”這就是說,生命的由來,乃是源於天地之氣,也就是說天地之氣賦予人以生命。
經氣與四季之間也存在著對應關係,《素問·四時逆從論》說“春氣在經脈,夏氣在孫絡,長夏氣在肌肉,秋氣在皮膚,冬氣有骨髓中。”又如《靈樞·順氣一曰分為四時第四十四》載:“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何也。歧伯曰:四時之氣使然。黃帝曰:願聞四時之氣。岐伯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故旦慧。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夕則人氣始衰,邪氣始生,故加。夜半人氣入藏,邪氣獨居於身,故甚也。”人的生理和病機是與一日之四時的變化相對應的,因一日之四時對應一年的四季,從而有時間上的天人合一。
《素問·天元紀大論》中有:“神……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在寒來暑往的季節變遷中,產生了包括人生在內的萬物。正因為人與天地萬物有著共同的本原,因而人與天地才能夠相通、相應,在此,氣成為了人與天地萬物相通應的中介和橋樑。
漢代儒學家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深察名號》中提出“天人之際,合而為一”,這裡“天”在實質上是“氣”,是自然。元氣在運行變化中分化為陰陽二體或天地二體,天地陰陽又相互作用則生化出萬物,即“一元多體”或“一元萬體”。既然天人皆為一氣,故“天人合一”的本質在於“氣”,即合於“氣”。如《春秋繁露·如天之為第八十》曰:“陰陽之氣,在上天,亦在人。在人者為好惡喜怒,在天者為暖清寒暑。……人有喜怒哀樂,猶天之有春夏秋冬也,喜怒哀樂之至其時而欲發也,若春夏秋冬之至其時而欲出也,皆天氣之然也”。
氣是宇宙、萬物、人之本原,天地之氣升降相因,無形於四時之變,有形於人及萬物,是天人共有的物質基礎。宇宙萬物之間的聯繫就是通過不同事物之間陰與陰、陽與陽的“同氣相求”而實現的,天人相應的實質是天人陰氣、陽氣相應。張景岳總結道:“蓋陰陽之道,同氣相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