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浮法

氣浮法

氣浮法是指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氣泡作為載體粘附於廢水中污染物上,使其浮力大於重力和上浮阻力,從而使污染物上浮至水面,形成泡沫,然後用刮渣設備自水面刮除泡沫,實現固液或液液分離的過程稱為氣浮法。氣浮過程的必要條件是:在被處理的廢水中,應分布大量細微氣泡,並使被處理的污染質呈懸浮狀態,且懸浮顆粒表面應呈疏水性,易於粘附於氣泡上而上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氣浮法
  • 外文名:air flotation method
  • 套用形式:葉輪氣浮法、電解氣浮法等
  • 影響因素:顆粒表面的性質
  • 藥劑作用:脫穩、改變顆粒表面性質等
  • 載體:高度分散的微小氣泡
基本原理,化學藥劑的促進作用,具體套用形式,葉輪氣浮法,電解氣浮法,

基本原理

氣浮過程的必要條件是:在被處理的廢水中,應分布大量細微氣泡,並使被處理的污染質呈懸浮狀態,且懸浮顆粒表面應呈疏水性,易於粘附於氣泡上而上浮。
懸浮顆粒與氣泡粘附的原理:水中懸浮顆粒能否與氣泡粘附主要取決於顆粒表面的性質。顆粒表面易被水濕潤,該顆粒屬親水性;如不易被水濕潤,屬疏水性。親水性與疏水性可用氣、液、固三相接觸時形成的接觸角大小來判別,在氣、液、固三相接觸時,固、液界面張力線和氣、液界面張力線之間的夾角以θ表示。為了便於討論,水、氣、固體顆粒三相分別用1、2/3表示,如圖1所示。如θ<90°為親水性顆粒,不易於氣泡粘附;θ>90°為疏水性顆粒,易於氣泡粘附。在氣、液、固相接觸時,三個界面張力總是平衡的。水中顆粒的濕潤接觸角(θ)是隨水的表面張力(σ1,2)的不同而改變的。增大水的表面張力(σ1,2),可以使接觸角增加,有利於氣、粒結合。反之,成牢固結合的氣、粒浮體。
圖1 親水性和疏水性物質的接觸角圖1 親水性和疏水性物質的接觸角

化學藥劑的促進作用

投加化學藥劑對氣浮效果的促進作用如下:
(1)投加表面活性劑維持泡沫的穩定性
當氣泡作為載體粘附污染物上浮至水面形成泡沫後,再用刮渣機將泡沫層刮除。這要求泡沫層相對穩定如不待刮渣,泡沫即行破滅,使浮上分離的污染物又重回到廢水中,降低了處理效果。為維持泡沫的穩定性,可適當投加表面活性劑。
(2)利用混凝劑脫穩
以油顆粒為例,表面活性物質的非極性端吸附於油粒上,極性端則伸向水中,極性端在水中電離,使油粒被包圍一層負電荷,產生雙電荷,增大了ζ電位,不僅阻礙油粒兼併,也影響油粒與氣泡粘附。為此在氣浮之前,宜將乳化穩定體系脫穩、破乳。破乳的方法可採用投加混凝劑,使廢水中增加相反電荷的膠體,壓縮雙電層,降低ζ電位,使其電性中和,促使廢水中污染物破乳凝聚,以利於與氣泡粘附而上浮。常用的混凝劑有聚合氯化鋁、聚合硫酸鐵、三氯化鐵、硫酸亞鐵和硫酸鋁等。其投加劑量宜根據試驗確定。如果廢水中含有硫化物,則不宜使用鐵鹽作混凝劑,以免生成硫化鐵穩定膠體。
(3)投加浮選劑改變顆粒表面性質
浮選劑大多數是由極性—非極性分子所組成的。其分子一端為極性基,易溶於水(因水是強極性分子),另一端為非極性基,有疏水性。例如肥皂中的硬脂肪酸,它的C17H35是非極性端,有疏水性質;而COOH是極性端,有親水性質。所以把極性—非極性分子稱為兩親分子。浮選劑的極性基團能選擇性地被親水性物質顆粒所吸附,非極性基團則朝向水,所以親水性物質顆粒的表面就轉化為疏水性物質而粘附在氣泡上,隨氣泡上浮至水面上。分離造紙廢水中的紙漿可採用動物膠、松香等作浮選劑。動物膠投量為3.5mg/L,松香、鋁礬土、甲醛各0.3mg/L,氫氧化鈉0.1mg/L。

具體套用形式

葉輪氣浮法

此法是將空氣引至高速旋轉葉輪,利用旋轉葉輪造成負壓吸入空氣,廢水則通過葉輪上面固定蓋板上的小孔進入葉輪,在也輪攪動和導向葉片的共同作用下,空氣被粉碎成細小氣泡。葉輪通過軸由位於水面以上的電機帶動。圖2為葉輪氣浮裝置示意圖。圖2中,1—葉輪;2—蓋板;3—轉軸;4—軸套;5—軸承;6—進氣管;7—進水槽;8—出水槽;9—泡沫槽;10—刮沫板;11—整流板。葉輪氣浮宜用於懸浮物濃度高的廢水,設備不易堵塞。
圖2 葉輪氣浮裝置圖2 葉輪氣浮裝置

電解氣浮法

電解氣浮法是用不溶性陽極和陰極,通以直流電,直接將廢水電解。陽極和陰極產生氫和氧的微細氣泡,將廢水中污染物顆粒或先經混凝處理所形成的絮體粘附而上浮至水面,生成泡沫層,然後將泡沫刮除,實現污染物的去除。電解過程所產生的氣泡遠小於散氣氣浮法和溶氣氣浮法所產生的氣泡,且不產生紊流。電解法不但起一般氣浮分離作用,它兼有氧化還原作用,能脫色和殺菌。處理流程對廢水負荷變化適應性強,生成的泥渣量相對較少,占地面積也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