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民間社火是春節期間流行的一種民眾自娛活動,它起源於古老的土地崇拜和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為火祖,是傳說中的火神。歷史上以農立國的中國,土地用以耕種,火用以燒熟食物和取暖,兩者都是人們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遠古時期人們憑原始思維認定火也有“靈”,將之視作具有特殊含義的神物加以崇拜,由是形成了崇尚火的觀念。從古老的土地崇拜和火神崇拜中產生出祭祀社與火的風俗,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認識能力的提高,這種祭祀儀式中逐漸加入了娛人的成分,最終形成規模宏大、內容繁複的民間娛樂活動。
在歷史上,朝陽地區最大規模的民眾文化活動之一是清末年間喀喇沁左翼的“大城子皇會”。大城子皇會共十道會:第一道會鑾輿會;第二道會韶音會;第三道會中幡;第四道會馬叉;第五道會花鈸;第六道會高蹺;第七道會鞦韆;第八道會挎鼓;第九道會抬歌;第十道會英雄會。
大城子皇會最後一次是1906年。當時有一位來自北京宮廷的高官,看了英雄會後連聲吼道“匪會!匪會!”,然後拂袖而去,不久便返回京城,後來皇帝親自敕令禁辦。此後,如此大規模的活動雖然禁辦了,但小規模的單項社火活動仍然在較多地方一直延續著。
中華人民共和國解放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加大了對民間歷史文化的重視力度,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在支持推廣和普及民間社火的基礎上,還專門成立組織,進行系統地挖掘和研究,在民眾的積極參與和專業人員的努力下,各種社火形式不斷得到完善和提高。
民俗內容
組織形式
“會”的主要領導是“會首”,他是由民眾自發推選出來專門負責組織指揮當地文化活動的“頭行人”。這個人在民眾中德高望重,不僅自己熱愛文化活動,樂於為民眾辦事,而且都有很高的組織協調能力。“會”址以前一般設在大隊部、小隊部,或“會首”家裡,現在大都設在黨群服務中心了。“會”的組成人員大體分四個部分:一是“領導班子”成員,包括會首、副會首和成員等,負責整體工作的組織、協調;二是秧歌、背歌等演員;三是鑼鼓嗩吶等伴奏人員;四是大會服務人員。“會”的資產包括服裝、道具、樂器等,性質屬於“會”上所有的集體財產,原來來源於民眾的捐助,現在也有村的集體投入和熱心者的贊助。
“會”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臘月和正月,分籌備和演出兩個階段。籌備階段一般是從進臘月就開始,主要工作包括計畫制訂、服裝樂器的添置、演員排練等。演出活動一般是在正月初六開始,正月十六結束。活動開始首先要舉行“開箱”儀式,即在會首的組織下,擺好貢品,燒香、磕拜後,會首高聲宣布“開箱了”,標誌社火正式開始。在持續十幾天的活動中,社火隊伍除了走街、打場外,大多要拜門,包括拜廟、拜商鋪、拜企業、拜學校等周邊各單位,還要拜家門。事前有專人到單位和家中送“貼子”,演出隊伍到來時,受拜的東家要敞開大門,燃放鞭炮,擺設茶桌,放上茶水、點心和現金,以示歡迎和感謝。每天“落會”後,要向各家輪流“派飯”,一般四人為一組,演員和服務人員要搭配安排,東家要以迎接貴賓的規格,好吃好喝地招待。
主要內容
民間社火(朝陽社火)以豐富多彩、古樸活潑為鮮明特色。作為一種古老的祭祀、驅邪、祝福傳統文化,主要包括如下內容:
跑黃河
跑黃河在朝陽興起已有一百四十餘年的歷史,源於神話故事《
封神演義》三霄女大擺黃河陣的故事。在寬闊平坦的空地上,用高粱秸扎出十幾乃至幾十道巷子如盤腸狀方陣,中間立一數米高桿,上掛紅燈籠,方陣四角亦各立高桿掛燈籠,略低於中間高桿,在黃河陣內彎曲處各點燈365盞,代表一年365天,祈求一年365天風調雨順(其實是根據場地大小可增減,可多於或少於365)。黃河陣曲曲彎彎有的可連通有的不可以連通,走到死胡同就要拐回來,影響出陣的時間,考量參與者的眼力、智力和體力。每年到了正月十四入夜時分,會首便下令點燈,跑黃河開始。此時黃河陣上彩旗飄舞,燈光閃閃,人影幢幢,鑼鼓咚咚,鞭炮陣陣,歡聲笑語,呈現出一片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
黃河陣
黃河陣是地秧歌的一種形式,也屬於民間廣場舞蹈,是朝陽縣北四家子鄉謝杖子村秧歌隊的老藝人李志藝、謝海廷、趙希武等共同在扮“戲出子”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一種秧歌活動形式。根據本村南雹神廟牆皮上所繪神話故事《封神演義》中描繪的三霄女大擺黃河陣為兄長趙公明報仇的故事而扮出來的秧歌。黃河陣地秧歌的明顯特點是所有的人物都騎在“坐騎”上,以互相拼殺為表現形式。人物有姜子牙、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燃燈道人、楊二郎、哪咤、雲霄、碧霄、瓊霄、黃天化、彩雲等,可根據參加人數的多少增減。伴奏既有吹奏樂又有弦樂,也有大鼓、鐃鈸、鑼、小釵等。
抬閣
抬閣是由八人共抬一張大八仙桌,桌上擺設花束,桌中有二至四個彩衣女角立於桌中隨音樂表演。在抬歌上扮演的“戲出子”要有完整的故事性,由十歲左右兒童扮演,二至三人為佳。抬歌的“戲出子”有《天仙配》《斷橋》《十八相送》等。為抬歌伴奏的主要是武場,即大鼓、鐃、鈸、鑼等樂器。下角(抬的人)每次抖動架子和上角(桌上的人)“駕空飛動”時都要鑼鼓齊鳴一番,使上角隨著木槓的上顫下抖形成自己獨特的扭動風格。
九女船
九女船主要活躍在朝陽縣台子鎮三岔口村一帶,距今已有一百餘年的歷史。據老藝人講,九女船是老祖宗們根據王母娘娘和九天仙女的傳說而創作出來的一種秧歌活動形式,船上的九女分別為王母娘娘和她的八個女兒,八個仙女均由七至十二歲的女孩扮演,服裝樣式一致。九女船表演時全部由人抬著,在行進中進行表演。船的底部有堅固的木架連線著木槓,抬船的下角扎白毛巾,穿鵲衣,著紅彩褲。在船的兩側各有十六個下角,共有三十二人。
旱船
旱船表演旱船分上角和下角。上角為女角,也稱為旦角,把旱船挎在身上,下角為男角,也就是划船人,手拿船槳不離旱船左右。旱船的表演比較複雜,有一套完整的程式。秧歌打場後煞鑼,旱船進行表演。這時鼓樂再起,由划船人把船領到表演場地中心,立好船,撥船後開始唱秧歌小調《四季風》。在秧歌調唱完後,撥船做起錨、解纜、起跳等動作,並喊“開船了”,然後做旱船表演,而且動作越來越大,隨音樂輕重緩急,時而緩舟逐水,時而劈波斬浪,表演讓觀眾如身臨其境。
背閣
背閣這種民間舞蹈在表演時每架背閣需要四人,其中上角一人,用小女孩,一般不超過七歲;下角兩人,一般用成年男子,兩人在表演時要互相換著背上角;掇竿一人,以備在表演和行進時上角太累,臨時依竿休息用。在表演中背閣是和秧歌一起出會的,十架背閣是秧歌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隨著秧歌的行進表演而表演。在打場時,高蹺秧歌下場踩場,背閣便在場地中單獨表演。背閣的表演主要依靠下角依照鼓樂做較大幅度的扭動,上角則因下角的大幅度扭動而被動地自然扭動表演。
夜八出
夜八出秧歌是一種傳統的民間民族舞蹈形式,中華人民共和國解放前夕產生於朝陽縣西五家子鄉石片子村,因秧歌表演中的八組民間舞蹈而得名,是一種地秧歌燈會形式。由於這種形式的男女表演者分別扮演八個不同的戲劇或傳說故事中的人物,又因主要在晚間表演,故而得名。夜八出有天兵天將、壽星、白鶴童子、財神、魚精、蚌精等扮相和西域回回獻寶、唐僧取經、二喇嘛摔跤等故事形象。其主要風格特點是以所扮的八出戲中的人物戴假面具而別開生面、獨具一格,加上夜間彩燈明滅,人影幢幢,別有一番藝術情調和神秘氛圍。
太平鼓
太平鼓源於滿族民間的傳統藝術,表演者多為青年女子。舊社會青年女子大多大門不出,二門不進,幾個女子歡聚一堂,雙雙互拜,以展歡愉。動作多是從撈飯、摘棉花等勞動中提取而來。這一活動在北票市較為流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解放後,逐漸發展為庭院藝術,後來流入街頭,成為當地人較為喜歡的街頭藝術形式。
老漢推車
老漢推車這種民間舞蹈形式是隨著山東、河南、河北的移民大量進入朝陽而帶來的,在朝陽地區的秧歌活動中比較普遍,已有一百六十餘年的歷史。老漢推車的車有兩種,一種是秧歌藝人製作的道具車,一種是戲劇表演時用的旗車。老漢推車的人物由“老漢”推著車,車上坐著個“小媳婦”。其實坐車的和推車的都在地上,兩人共同表演。所表演的是一個小故事,或者說是一個啞劇。內容是老漢娶了個少妻,長相很好,所以倍加愛護,為了順著小媳婦的性子,用獨輪車推著小媳婦回娘家。老漢推車的表演動作並不複雜,主要表現老漢推車的吃力、上坡、下坡、過河等動作,坐車的少婦要隨著老漢的動作做出相應的配合,詼諧幽默,較具喜劇色彩。
韶音棚
韶音棚也稱“鑾輿會”,即民間鼓樂班子的一種形式。類似八人抬的脊形大轎,周圍以彩綢圍之。表演者各操笙、管、笛、簫、鼓、鐃、鈸、鑼等十餘件樂器於棚內演奏。韶音棚數百年流傳至今,成為喀左縣小馬架子一帶特有的一種藝術形式。可以定點演奏,也可以隨棚遊動演奏。
馬叉
馬叉是一種集體或單人表演的藝術形式,表演者身著彩衣,手持三刃鋒木柄馬叉,翻飛起舞,驚中有險,險中有驚,令人嘆為觀止。這種表演方式過去是喀左縣大城子皇會必不可少的藝術形式之一,現已不多見。
花鈸舞
花鈸舞是由身著彩衣的少女集體表演的民間舞蹈形式。表演者手持銅製花鈸,分單打、對打、群打,有定點及踩街等多種表演形式。雖然經過數百年時間,現這種表演形式在喀左縣大城子仍常見。
英雄會
英雄會流行於喀左縣、凌源市一帶。表演者身著彩衣、彩褲,扮演成傳說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如武松、魯智深等。然後手執十八般兵器進行對打、單打、群打等。
龍燈
龍燈起源於漢代,也稱“龍舞”,或者說白天為“舞龍”,晚上為“耍龍燈”。在朝陽地區流傳比較長遠而又常見的是龍燈,也叫火龍。製作龍燈,既引人注目而又是一件神聖的事情,所以人們樂此不疲,在朝陽流傳廣。扎制龍燈的藝人多是祖輩相傳的民間巧手,所以扎制的龍頭、角、須、眼、嘴、鼻惟妙惟肖,活靈活現,而且眼睛能轉,嘴能張合,有的龍嘴還能往外噴煙吐火。有的地方扎制龍燈的材料是特殊的,如龍城區舞出的“荷花龍”,龍身是用一朵朵絹制荷花聯綴而成,所以人們稱之為“荷花龍”。
獅子舞
朝陽的“獅子”不同於南方的“南獅子”,而是典型的“北獅子”。民間藝人把扎制獅子的全過程稱為“栓獅子”。鄉下藝人在自己“栓獅子”時,往往是一個紅一個綠,也就是一公一母。獅子的頭和身子是分開的,上身下身各有一個人表演。秧歌隊和戲劇服裝店賣的獅子一般都是橙黃色。耍獅子的人著素色或者是繡花侉衣,穿軟底跑鞋,鞋尖綴大紅絨球,扎頭巾戴額子,腰扎大帶,手持彩球。耍獅子開始後,耍獅子的藝人手拿繡球帶獅子繞場一周,然後引導獅子做各種動作,如“獅子啃繡球”、“獅子啃痒痒”等,騰飛跳躍,上高桌、站板凳、過蹺蹺板等,都是些高難動作,沒有訓練基礎的人是不能參與的。
跑驢
由兩個民間藝人表演,分上角和下角。上角即旦角,是農村少婦形象,下角則是接送媳婦的農村男青年形象。下角一般應當會小翻、打飛腳,能做吊毛、搶背、虎跳等動作,與劃旱船有相似之處。
中幡
中幡是一種獨特的秧歌形式。既能夠獨立演出,也可以和秧歌舞隊一同出會表演,常見於大凌河與小凌河川的秧歌舞隊中。中幡大的高十幾米,小的高四、五米,一般是用粗竹竿製成。竿頂綴飾小傘、小旗和響鈴等物,中間掛一幅綢布制的放幡旗,上面繡著象徵吉利的圖案或詞語,兩邊垂飾流蘇。有的中幡在竹竿的每節間還要以橫木相隔,橫木寬於布幡的寬度,木隔斷的兩頭均可掛三角形或葫蘆型的飾物。耍中幡的重要之處在於耍中幡的人,要隨著中幡的動勢經常調整自己的站、蹲、蜷、坐、仰、倒、滾的姿勢和位置,使中幡在均衡中始終保持直立的態勢。耍中幡的人首先要有力氣,其次要有技巧,因此,從業者寥寥。
寸蹺
寸蹺秧歌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傳承歷史,是一種比較特殊的秧歌表演形式,由滿族秧歌和漢族秧歌合成。寸蹺類似高蹺,是一種很小的高蹺,離地十至十五厘米左右,與大高蹺有著顯著區別。蹺尖上穿有小繡鞋,被稱為“小腳”,角色分上角、下角、醜婆、俊婆等。上角即女角,下角即男角,人數二十個左右,領隊叫“頭邊”、“二邊”。他們手舞霸王鞭,耍出許多花樣,伴奏以絲竹樂為主,外加鑼鼓鈸,極具濃厚的鄉土氣息。凌源市的塔子溝以及朝陽縣木頭城子一帶較多見。
大高蹺
大高蹺秧歌屬技藝表演,是一種蹺技,它由來已久,在清代鹹豐初年便形成。高的高蹺秧歌蹺腿在五尺以上,扮相高大威武,與低矮的寸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有漁、樵、耕、讀、陀頭、賣豆、穀子等行當。高蹺秧歌從形成開始,歷經數百年滄桑歲月,大多數已發生變異,然而,朝陽市雙塔區的哨口村至今仍保留著原始的高蹺秧歌形式,朝陽人稱“哨口大高蹺”,其動作古樸簡單,以四手鑼四腰鼓(俗稱“四鑼四鼓”)為伴奏,節奏錯落有致,動作舒展大方。
二喇嘛摔跤
二喇嘛摔跤是典型的蒙古族傳統舞蹈形式在秧歌活動中的展現。這個舞蹈其實是一個人表演,表演者身背一個假人,舞蹈者兩手兩腳著地,利用雙手雙腳做各種動作,從而帶動兩個人互相摟抱摔跤,人物憨態可掬引人發笑,動作粗獷誇張妙趣橫生。這個舞蹈形式後來進入朝陽縣聯合鄉石片子村的傳統秧歌組合《夜八出》裡面,成為其中的一齣戲。
文化特徵
民間社火(朝陽社火)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素以熱鬧、火爆、原生態等特點久負盛名,甚至有“不浪不俏不是朝陽秧歌”的說法。社火活動開始,當地居民算不上傾巢而出,起碼一半人口上街也是足足有的。朝陽人喜歡熱鬧,喜歡俗套,越俗越沒有壓力、越開心。看著鬧社火的那些演者,身上穿著花花綠綠的服裝,頭上戴著千奇百怪的頭飾,臉妝畫得濃而粗糙,白而厚的粉底一點也不均勻,紅紅的臉蛋,血紅的嘴唇,有的還戴個太陽鏡,雖然有些不倫不類,但卻特別得到大家認可。“鬧社火”圖的是吉利,據說鬧了社火就把家中的鬼魅等不好的東西嚇跑了,這一年一家人就會平平安安。這就是老百姓喜歡的熱鬧和喜慶,這就是幸福,生活才算有意義。“鬧”的過程中還少不了“會”,即各村的社火集中在一起會面,也有比賽的意思,其中有很多禮節和“說道”,但重在熱鬧,不定名次,不分勝負。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民間社火(朝陽社火)有著深厚的民眾基礎,深受人民民眾的喜愛,在文化人類學研究中具有重要價值。民間社火(朝陽社火)這一古老的民俗活動,蘊含著較多傳統文化的精髓在裡面,代表著朝陽人獨特的審美特質,承載著人民民眾對生活的美好祈願,為現代人的生活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慰藉。這種民眾文化活動,對傳承中華古老優秀的民間民俗文化,建設和諧社會有著深遠的意義。
傳承狀況
民間社火(朝陽社火)是勞動人民長期創造積累傳承下來的民間娛樂活動,給人們帶來了歡樂喜慶和對幸福的追求期盼。通過秧歌活動把男女老少聚集一起,傾吐愛情,聯絡感情,走親交友,增進了親密交往和互助。儘管近些年影視娛樂活動迅猛增加,廣泛吸引人們的眼球,但社火這種源於老百姓生活自娛自樂的民間文化活動仍然熱度不減,在朝陽至今還沒有一種文藝活動能夠取代。
傳承人物
王玉豐,民間社火(朝陽社火)霸王鞭傳承人。
陳貴波,北四家子鄉人,是民間社火(朝陽社火)黃河陣的傳承人。
王春華,凌源市三道河子鄉曹碾溝人,是民間社火(朝陽社火)高蹺秧歌的市級代表傳承人。
郭井陽,民間社火(朝陽社火)哨口高蹺傳承人。
保護措施
朝陽市文化工作者張鳳歧和車才利用十二年時間整理出版了專著《朝陽秧歌大觀》,將朝陽秧歌活動用文字形式系統地整理歸納出來,為傳承、保護朝陽地區特有的秧歌形式奠定了基礎。
1984年以來,《中國舞蹈集成·遼寧卷·朝陽資料本》開始採錄和編纂,朝陽地區有十五個民間民族舞蹈被收進《中國舞蹈集成·遼寧卷》。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民間社火(朝陽社火)”項目保護單位朝陽縣文化旅遊和教育事業服務中心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1984年、1985年、1989年,朝陽市舉行了三次規模較大的秧歌匯演活動,朝陽縣、龍城區、雙塔區的秧歌隊進入城市為市民表演。
1991年,朝陽縣分四片進行全縣秧歌匯演,全縣四十個鄉鎮有四十二支秧歌隊參加演出比賽。參加演出的隊伍陣容之大,演出水平之高前所未有。
2024年2月24日,由中共朝陽市委、朝陽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朝陽市委宣傳部、朝陽市文旅廣電局、各縣(市)區委、人民政府承辦的2024年遼寧朝陽市新春秧歌展演在朝陽市舉行。民間社火(朝陽社火)的特色秧歌“寸蹺”“黃河陣”“大高蹺”“八鑼八鼓”“舞龍”,還有“朝陽縣傳統評劇”“朝陽變臉”參加了秧歌匯演活動。
榮譽表彰
1992年,朝陽縣北四家子鄉謝杖子村的地秧歌“黃河陣”代表朝陽市參加“第二屆瀋陽國際秧歌節暨全國優秀民間民族舞蹈大賽”,獲優秀表演獎。同年,朝陽縣文化館根據旱船表演思路而編導的民間舞蹈“老少換”、龍城區文化館的跑驢“接親路上”均獲優秀編導獎和表演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