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社火(洋縣懸台社火)

民間社火(洋縣懸台社火)

民間社火(洋縣懸台社火),陝西省洋縣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洋縣懸台社火已有300多年歷史。它源於商周時期,清代雍正時從眾多的社火品種中脫穎而出,成為洋縣社火中較有影響力的一種表演形式,一直延續至今。它的原生態印記明顯,是研究當地乃至中國戲劇、舞蹈、音樂、美術及雜技發展歷史的“活化石”。

2008年6月7日,民間社火(洋縣懸台社火)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遺產編號:Ⅹ-5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間社火(洋縣懸台社火)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民俗
  • 申報地區:陝西省洋縣
  • 遺產編號:Ⅹ-54
歷史淵源,民俗內容,前期準備,表演方式,表演類型,文化特徵,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洋縣懸台社火又稱“洋縣高芯子社火”,是陝西南部的洋縣城鄉特有的一種春節民俗活動。它源於商周時代,經過長期發展,至清代雍正年間從當地眾多的社火品種中脫穎而出,成為洋縣社火中具有影響力的一支,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清末民國至新中國成立初期,洋縣懸台社火達於鼎盛,20世紀60年代以後進入曲折發展期。
清代以前,洋縣只有地社火、掃五窮、牛馬社火、桌社火、耍燈、跑旱船(彩蓮船)、高蹺等,到了清雍正二年(1724年),洋縣出現了懸台社火。較早的懸台社火有馬暢二郎廟懸台社火,謝村智果寺懸台社火,小江浮石寺懸台社火,人抬肩扛,社火台架高懸。這些懸台社火在雍正之後至20世紀50年代,經過社火會之間的相互競賽、民間藝人的打造和老百姓的參與,使其社火台架高達六七層,懸台內容可容納全本戲的幾乎所有的人物,或者多台折子戲的情節展示。
洋縣懸台社火和其它各種社火有班社4個,其為洋縣謝村范壩社火會、洋縣謝村智果社火會、洋縣馬暢社火會、洋縣胥水回龍社火會。社火游演時間為每年春節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3天,由政府組織協調,分鄉鎮輪流入縣城游演。洋縣每年春節社火達1000台左右。

民俗內容

前期準備

1、提摺子。首先決定社火內容,然後根據要扮演的本戲或折子戲決定製作社火台架的層數、角色人選、服裝道具的設計等。
2、製作懸台框架,懸台芯子用槐木製做,用彩土布纏裹芯體,並以彩色土布拴連主芯與支芯(後期改用棕、麻繩拴連)。主芯可為單芯,亦可為雙芯,視社火內容而扎制,洋縣懸台社火可製作為五、六層構架,往往在第3層安置掛芯,在底層或他處安置轉芯以作旋轉之用。懸芯社火底座往往以大石條配重,使其作為4個支點(4條腿)。
洋縣懸台社火又分為小芯懸台、大芯懸台、轉芯懸台、掛芯懸台、單芯懸台、雙芯懸台。角色站為上下2層,一般為小芯懸台。大芯懸台則站了6層,高度可達12米以上。轉芯懸台製作與小芯懸台、大芯懸台基本相同,但須在下部另加曲軸和盤旋拉繩故可靈活轉動。而掛芯懸台則是在芯子上生出枝叉,將角色掛附在芯子上。單芯懸台是指懸台框架中的豎起的主梁為單根槐木,而雙芯懸台是指主梁為2根槐木形成對稱的形式。小芯、轉芯適合組裝角色較少的折子戲或者小、中型戲劇,大芯、掛芯、單芯則適合組裝角色較多的戲劇,而雙芯適合角色繁多的戲劇。
3、開臉子,即化妝,按生旦淨醜等10大行當社火臉譜化妝。分甜臉與花臉兩種,均以臉譜、膚色區分忠、奸、善、惡、美、醜,與戲劇化妝有相似之處,但臉譜勾畫方法有所不同。
4、裝身子,也叫穿戲裝。它與戲劇表演形式不同,戲劇叫“大穿”,社火為“小穿”,社火的小穿更便於輕裝上陣。

表演方式

洋縣社火匯集各種民間社火,以戲劇角色站在高台梁架上為表演形式,以人抬肩扛為主要運載方式,所用的梁架有五六層,高達十二米左右,由數十人抬扛而行,顯得威武雄壯。懸台社火臉譜採用誇張的藝術手法,化妝所用顏料為民間特製,不傷皮膚。游演之中,懸台社火以比高下、換摺子為尚,成為參與人數較多的一種民間藝術活動。

表演類型

洋縣社火鑼鼓分為游演型和陣地表演型兩大類。游演型鑼鼓有起板、運板、花板和歸板。花板又有“齊王點兵”“黑虎出林”“大鬧天宮”“蛟龍出海”“老鼠翻梁”“鳳凰展翅”“烏龜紡線”等不同名稱;陣地表演型鑼鼓共24板72環,每板又有8個變奏,8板套8環,8環串眼,首尾相接,擺成鑼鼓“八卦陣”。

文化特徵

表演特點
1、洋縣懸台社火高懸、驚險、巧妙、奇絕,具有較強的觀賞性,洋縣懸台社火最高可達6層,12米以上。扇面、茶碗蓋、荷葉、花朵、槍頭、棍端等物上可以站人、掛人,其懸芯與掛芯古老工藝讓觀者一觀三嘆。
2、洋縣懸台社火具有較強的協調性,在社火完全用肩扛的年代,一台5層懸台社火要用48人抬。
3、洋縣懸台社火具有原生態的印記。“懸台”的藝術形式為漢水流域所有,化妝方法,臉譜繪畫為世代傳承,均與他處不同。
4、洋縣懸台社火臉譜自成體系運用了誇張藝術,粗獷豪放,具有可視性。
5、洋縣懸台社火採用的化妝方法,顏料耐久,不易損傷皮膚,卸裝容易,有較強的戶外表演的適應性。
6、洋縣懸台社火有較強的兼容性。在劇目、化妝、著裝和組裝等方面吸收了桄桄、秦腔、眉戶、碗碗腔、皮影戲以及雜耍等藝術品種的養分。
7、洋縣懸台社火品種較多,具有多樣性,有單芯懸台、雙芯懸台、轉芯懸台、掛芯懸台、小芯懸台、大芯懸台等多個品種。
8、洋縣懸台社火具有廣泛性,活動往往是萬人空巷,是全民活動。
9、洋縣懸台社火具有較強的應變性、靈活性。在兩支隊伍相遇時要比高下,換摺子;即使不相遇,所有折子戲角色在社火游演一段時間之後,要另換內容(臉譜公用,不另化妝,只改換服裝和道具)。
10、洋縣懸台社火傳承的脈絡清晰。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1、歷史價值。歷史悠久的原生特點明顯的洋縣懸台社火,與地方上其他藝術門類相比較,其起源最早。悠久的歷史使洋縣社火、洋縣懸台社火成為了探究地方戲曲發源演變乃至中國戲曲發展的活化石,對研究陝西南部漢中盆地東端人們的生存狀態和社會變革也大有裨益。
2、文化價值。洋縣懸台社火臉譜中誇張的繪畫手法,強烈的色彩對比,粗獷豪放性格的強調,豐富了美術學科。它為探究古今人們對文化需求的心理,提供了一手的材料,洋縣懸台社火還為研究漢水上遊民俗提供了資料。
經過初步搶救和保護的洋縣懸台社火為活躍民眾文化生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注入了活力,在民間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兩個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洋縣懸台社火這一古老的藝術正在煥發青春。
洋縣懸台社火融合傳統戲劇、舞蹈、音樂、美術及雜技藝術諸多元素,也是研究漢水上遊民俗及民眾文化心理、生存狀態的寶貴資料,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和深遠的影響。

傳承狀況

1、洋縣懸台社火的表演時間發生了變化。歷史上,它主要存在於地方上各處較為頻繁的廟會和年節,但現在僅局限於每年春節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各地社火到縣城游演,客群面大大縮小。
2、由於電氣化的加速,街道上空電線稠密,五六層的懸台社火受阻,無法通過,故社火藝人將懸台社火梁架削掉二三層,只留3層,從而使視覺衝擊力減弱。
3、由於現代化的加劇,一些地方懸台社火的人抬肩扛變為了大卡車或拖拉機運載。一些地方懸台社火的槐木樑架也逐漸被鋼管鐵條所代替,大大地減少了其原生態古樸的意味,數十人人抬肩扛的威武雄壯對觀眾心靈的震憾力及抬者團結協作眾志成城的精神大大削弱或消失,人文含量減少。
4、歷史上,懸台社火重在比高下,比應對能力,比機智靈活,重視“換摺子”,現在,懸台社火留給後人的這種進取精神已經弱化,其刺激性、趣味性、參與的吸引力大大減輕。
5、大部分懸台社火老藝人相繼謝世,年輕人對社火及傳統民俗較為淡漠或參與社火的機會較少,農村大部分青年人、中年人常年累月外出打工或經商,洋縣懸台社火後繼乏人。
6、資金匱乏,操作難度加大。

傳承人物

李俊芳,男,漢族,1929年3月生,漢中市洋縣人,為洋縣懸台社火第二代傳人。 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民間社火(洋縣懸台社火)
洋縣懸台社火傳承人李俊芳
孟元福,男,漢族,1931年5月生,漢中市洋縣人。孟元福從1954年起隨李養科、孟尚廉學習社火藝術,為洋縣懸台社火第二代傳人。孟元福現為第一批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1、20世紀80年代初期,洋縣文化局、洋縣文化館對全縣域內的社火進行了摸底調查、登記,初步掌握了洋縣懸台社火的歷史沿革、現狀和相關內容。
2、扶植民間社火會。政府對民間的范壩社火會的活動及時進行座談總結,為其提供表演的平台,安排其在每年春節進縣城游演,並推薦去漢中市游演,還推薦范壩懸台社火鑼鼓隊於陝南藝術節期間在漢中興慶公園“五一”節遊園活動中表演。
3、從80年代開始,政府組織春節民眾娛樂活動,堅持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各鄉鎮社火進城游演。
4、政府在春節社火游演中組織評比。
民間社火(洋縣懸台社火)
洋縣懸台社火保護單位
5、2019年11月12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洋縣文化館獲得民間社火(洋縣懸台社火)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6、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民間社火(洋縣懸台社火)項目保護單位洋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世紀50年代末期,洋縣懸台社火曾應邀在首都天安門廣場展演,為國慶十周年獻禮。
2017年2月11日,洋縣春節民間社火游演活動盛大舉行,來自洋縣洋州辦、戚氏辦、紙坊辦的13個村、社區組織的100多個文藝團隊3000多人的社火隊伍,沿著唐塔路、文明路、北環路進行了一場民間藝術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