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49年7月,為信陽市第二區,後改為第二鎮。
1955年12月,設立民權路街道。
1958年,更名東風公社。
1960年4月,為信陽市城市公社東風分社。
1961年8月,復名東風公社。
1962年12月,改為東風街道。
1982年7月,更名為民權街道辦事處。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民權街道轄民權、成功、新生、白果樹、社會、紅太陽、趙家橋、人民、張李灣、禮節、四一、幸福12個居民委員會;下設122個居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民權街道下轄12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民權路354號。
地理環境
民權街道地處
溮河區東部,東與車站街道相鄰,南與
五星街道接壤,西與
老城街道為鄰,北與車站街道相接。轄區總面積4.8平方千米。
人口
2011年末,民權街道轄區總人口44309人,城鎮化率100%。總人口中,男性21535人,占48.5%;女性22774人,占51.5%;14歲以下5268人,占11.9%;15~64歲33057人,占74.6%;65歲以上5984人,占13.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3498人,占98.2%;有滿、回、壯、彝、高山等6個少數民族,共811人,占1.8%。2011年,人口出生率9.1‰,人口死亡率2.8‰,人口自然增長率6.3‰。
經濟
綜述
2011年,民權街道財政總收入1400.9萬元,較上年增長38.3%;國稅459.7萬元,增長58.6%,地稅961.2萬元,增長30.7%;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4.2億元,比上年增長12.1%;各項貸款餘額6.7億元,比上年增長5.7%。
工業
民權街道工業初步形成以紡織業、機械製造、印刷業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職工300人,工業總產值達到4544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6.6%;其中大中型企業4家,職工200多人,實現工業增加值718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3%。
商業
2011年末,民權街道有商業網點2218個,職工2.5萬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9.3億元,比上年增長16%。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民權街道有幼稚園6所,在園幼兒1245人,專任教師108人;國小4所,在校生7430人,專任教師282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2所,在校生2547人,專任教師323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均達100%。
文體事業
2011年末,民權街道有文化站1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1個,社區文化活動室2個,社區圖書室2個。音樂、舞蹈、民俗、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達2000人。
2011年末,民權街道有80%的小區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40%。
2011年末,民權街道有線電視用戶7343戶,入戶率99%。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民權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1個,其中公立醫院6家,門診部(所)15個;病床2153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48.6張;固定資產總值4.26億元。專業衛生人員2177人,其中執業醫師746人,執業助理醫師41人,註冊護士865人。
社會保障
2011年,民權街道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39戶,人數2940餘人,支出601.3萬元,比上年增長11.4%,月人均170元,比上年增長10.8%;城市醫療救助47人次,支出20.2萬元,比上年增長55%。自然災害受災人口248人,救災支出0.8萬元,比上年增長5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7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0.5萬元,比上年增長50%。街道社區服務中心1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99%以上。
交通
民權街道境內有東方紅大道、民權路、人民路、禮節路、勝利路、四一路、工區路、社會路、成功路、張李胡同等道路縱橫交錯。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民權街道因辦事處駐民權路北段得名。
非遺
剪紙、曲藝說唱“轉變”列入源河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