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遷徙,泛指歷史上一個民族、幾個民族或民族共同體的全部或大部由一個地區到另一個地區的大規模遷居。既是民族間長期交往影響的產物,同時也會縮小不同民族間地域特徵和人種、語言、宗教、文化等方面民族性的差異,促進了民族同化和融合。中外歷史上曾有過多次民族遷徙。例如,公元4世紀以日耳曼人向羅馬帝國的部落遷居為序幕的民族大遷徙,歷時達300年。中國歷史上的幾次民族遷徙,都促成了漢民族與其他外來民族的雜居同化。
民族遷徙,泛指歷史上一個民族、幾個民族或民族共同體的全部或大部由一個地區到另一個地區的大規模遷居。既是民族間長期交往影響的產物,同時也會縮小不同民族間地域特徵和人種、語言、宗教、文化等方面民族性的差異,促進了民族同化和融合。中外歷史上曾有過多次民族遷徙。例如,公元4世紀以日耳曼人向羅馬帝國的部落遷居為序幕的民族大遷徙,歷時達300年。中國歷史上的幾次民族遷徙,都促成了漢民族與其他外來民族的雜居同化。
民族遷徙,泛指歷史上一個民族、幾個民族或民族共同體的全部或大部由一個地區到另一個地區的大規模遷居。既是民族間長期交往影響的產物,同時也會縮小不同民族間地域特徵和人種、語言、宗教、文化等方面民族性的差異,促進了民族同化和融...
突厥語民族西遷,指突厥語各族以中亞北部草原地帶為起始地,向中亞、西亞、東歐、中歐等農耕定居區遷徙的活動。遷徙後的突厥語各族,普遍在宗教上皈依伊斯蘭教,在文化上融入波斯文化體系,在政治上則建立若干伊斯蘭形式的突厥-波斯王朝,例如伽色尼王朝,塞爾柱王朝,魯姆蘇丹國等。西遷的突厥語族群,主要有葛邏祿人、...
歐洲民族大遷徙是一個4到7世紀間,由匈人(Huns)入侵歐洲大陸所觸發的一連串民族遷徙運動;在西方歷史研究中,這段約四百年的時期,稱為“民族大遷徙時期”(The Migration Period)。過程 匈人入侵東歐與中國歷史上記載的匈奴西遷,在地理、時間上可以吻合;不過學界對“匈人”與“匈奴”是否同源,尚未形成定論。...
4世紀末,匈人對日耳曼人領地的入侵使日耳曼人潮水般向西羅馬帝國境內湧來,形成了一場日耳曼民族大遷徙運動,它綿延二百餘年,規模宏大,波及大半個歐洲和北非廣大地區,在西羅馬帝國的舊土上建立了許多日耳曼人的國家,書寫了西歐歷史的新篇章。日耳曼人大遷徙加速了西羅馬奴隸制帝國的滅亡,也促進日耳曼人氏族制度的...
為完成該片,紀錄片首次組建由人類學、考古學、地理歷史學、心理學,軍事學,氣象學和交通史學等多門類專家研究小組,結合情景再現和紀錄片紀實的拍攝手法,真實客觀的還原中國版圖,以及海外曾經發生過的關於漢民族遷徙的歷史。自有人類以來,人們的遷徙活動從未停止過,人類文明跟隨著一次次地遷徙蔓延遠播。無論戰爭、...
民族遷徙 瑤族的先人傳說,是古代東方“九黎”中的一支,後往湖北、湖南方向遷徙。到了秦漢時期,瑤族先民以長沙、武陵或五溪為居住中心,在漢文史料中,與其他少數民族合稱“武陵蠻”、“五溪蠻”。南北朝時期,部分瑤族被稱為“莫徭”,以衡陽、零陵等郡為居住中心。《梁書·張纘傳》說:“零陵、衡陽等郡,有莫徭...
2.歷史上民族的遷徙與融合 3.納西族是遷徙與融合的民族 二 古籍中關於納西族遷徙的記載 (一) 納西古籍中有關遷徙的記載 1.記載遷徙的經書 2.《人類遷徙記》內容分析 (二) 從漢文獻中看納西族的遷徙 1.漢文獻中相關記載的特點 2.納西先民在中原地區的記載 3.納西先民在甘青地區的記載 4.納西先民在川西...
《雲南民族遷徙文化研究》是1997年雲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蒼銘 內容介紹 作者通過對大量漢文民族古籍中的民族遷徙資料和少數民族古籍中的遷徙史詩、傳說、歌謠及諺語,旁徵博引,上下求索,系統地闡述了雲南各民族的歷史來源、遷徙流動及其原因、遷徙的一般規律,以及遷徙與雲南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形成,揭示了雲南...
《苗族遷徙史歌》是2013年貴州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亞東,楊華獻。內容簡介 《苗族遷徙史歌》(苗、漢、英)經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工作者 等同志多年來的努力,近日由貴州民族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總計223頁200萬字,首次採用苗、漢、英三文對照和彩圖匹配(精裝印刷),是一部活生生的苗族歷史生活畫卷。苗...
民族遷徙 根據專家的研究,苗族歷史上五次大遷徙的情況如下:第一次大遷徙,是苗族先民以其發源地今四川的雅礱江、岷江、巴江、嘉陵江四水的上中流域地帶,沿長江向東遷徙到長江中游的南北兩岸:南岸的達到洞庭、彭蠡之間定居下來;北岸的達到江漢平原。在這裡居住了很多年,隨著生產的發展,生活改善,人口增多,科技...
世界歷史上一次影響深遠的民族遷徙活動。東漢建武二十四年(48年),匈奴因內亂分裂為南北兩部。南匈奴降漢,北匈奴居留漠北。公元88年至91年,東漢持續發動了對北匈奴的戰爭。永元三年(91年)二月,竇憲遣左校尉耿夔、司馬任尚出居延塞,圍北匈奴於金微山(即阿爾泰山)俘獲單于母閼氏以下五千餘人。此後,北匈奴...
是越南的一個少數民族,中國彝族的一個支系。來源 倮倮族遷徙於中國。根據越南河內社會科學出版社1968年出版《大越史記全書》(Đại Việt sử ký toàn thư)(第六集)記載:“戍辰年(1508年)雲南倮倮人流入興化鎮(即今老街省)水尾區域”。“苗旺和同文的倮倮老人說,他們的祖先是...
伴隨擺手舞產生的擺手歌俗稱“舍巴歌”,它是土家族的創世史詩,由祭祀歌和伴舞歌兩部分組成。擺手歌描述了人類起源,追溯了民族來源和遷徙歷史,歌頌了祖先業績和英雄事跡,表達了土家人對生活的熱愛和理想的追求。擺手歌篇幅浩繁,氣勢恢宏,詩句動人,自由活潑,富有戲劇性,長期在人民民眾中廣泛傳誦。山歌更是土家族...
古羌族是中國古代民族中極其重要的群體,分布範圍廣,部落支系繁多,對中國歷史和民族發展產生過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古羌族是人類歷史上最早成功馴養動物的族群,至少亞洲牛、羊、犬均由他們馴化而來。族群歷史 最初,古羌族分布在河西走廊之南,洮州(今甘肅臨潭)、岷州(今甘肅岷縣)之西的廣大地區。先秦時期,大...
1964年,門巴族被正式確認為單一民族。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21》統計,中國境內門巴族的人口數為11143人。族稱 “門巴”意思是“生活在門隅的人”。“門巴”既是自稱,也是藏族和其他民族對他們的稱呼。由於居住地域的差異以及歷史上的民族遷徙,各地門巴族還有一些其它稱呼,如自稱“主巴”、“勒波”等。歷史 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