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一些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占有高於其他民族的特殊權利。這是民族壓迫和民族不平等的突出表現﹐是封建專制制度的產物。...
《民族問題提綱》列寧為作民族問題的專題報告而寫於1913年6月26日以前,收入《列寧全集》第2版第23卷。文章對民族問題作了鮮明的馬克思主義的提法和解答,主要觀點...
少數民族是指多民族國家中除主體民族以外的民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除主體民族漢族以外的其餘55個法定民族均是少數民族。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為制定和實施民族政...
民族歧視,是指一個民族對另一個民族的不平等看待及行為傾向。往往是占統治地位的民族利用其政治、經濟權力和優勢,對被壓迫民族實施行為習慣或法律上的限制和剝奪,...
所謂民族平等是指一切民族的平等,各民族在一切權利上的平等,各民族在事實上的平等。 指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任何民族不能享有特權。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解決民族問題的...
民族國家是指一個獨立自主的政治實體,乃是歐洲在19及20世紀主導的現代性民族自決和自治概念及實踐,與18世紀歐洲的傳統帝國或王國不同,民族國家成員效忠的對象乃有...
民族平等權利是指各民族在政治、法律、經濟、文化教育、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完全平等的權利。這一權利的實質,即反對任何民族享有任何特權,而保障各...
中國少數民族是指生活在中國境內的少數民族。由於漢族是中國第一大種群,其他民族比較少,習慣上被稱為少數民族。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新中國成立...
民族理論是研究民族和民族間相互關係以及如何處理這種關係的學說。 民族理論具有階級性。各個階級都按本階級的利益理解和對待民族問題,都有反映其階級利益和世界觀的...
民族意識即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民族特徵之一。指各民族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凝結起來的表現 在民族文化特點上的心理狀態。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是在民族共同地域、民族共同經濟...
民族團結是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和各民族內部的團結。中國共產黨處理民族關係問題的一項準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4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
《民族問題理論》是研究民族和民族間相互關係以及如何處理這種關係的學說,總結了馬克思主義論點以及中國現狀的圖書。...
中國專門經營民族特需商品的零售商店。是民族貿易的形式之一。大多設在縣(旗)、州(盟)、省(自治區)所在地。以集中力量做好少數民族特需商品的貨源組織和供應工作...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在55個少數民族中,節日之多,難以計數。民族節日是一個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義的、並要在這一天舉行慶祝或祭祀...
少數民族語言文字造就中華文化的多樣性,是中國文字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民族文化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世界上大概每天有許多語言文字消失, 保護民族語言文字的多樣性...
中國各民族曾使用過的或是現在正在使用的文字。...... 概況 中國民族文字的種類與使用相當複雜,按各民族文字的創製與使用情況,可分兩種。中國民族文字運用區域 編輯...
新中國60年的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的民族政策適合中國國情,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各族人民的擁護,是正確和行之有效的。在這一政策指引下,中國各族人民維護了國家...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是在一個極其艱難的發展背景下發展起來的。它毗鄰鴉片戰爭的烽火與甲午戰爭的硝煙,在中華民族中興辦起民族產業,雖然由於經濟的短缺問題與社會大的...
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中央政府調查統計正式確認的民族共有56個,其他為未識別民族。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其中漢族...
中國未識別民族(Unrecognized ethnic groups in China),指的是未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官方認定為獨立民族的特定群體,也可能是指民族辨析尚且不明晰而未獲官方承認的...
中國少數民族用品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於1993年成立,是跨部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從事少數民族用品生產、經營、科研的企業、單位自願組成的全國性社會團體。...
大漢族主義是漢族地主資產階級思想在國內民族關係上的反映。1949年前反動統治階級實行大漢族主義統治,否認中國有多民族存在,把漢族以外的各少數民族稱之為宗族,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