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服飾的紡染技術

少數民族衣裙裝飾的另一個重要技藝是蠟染、扎染和印染。蠟染、扎染古代分別叫“蠟纈”和“絞纈”,與“夾纈”,即江南地區漢族的藍印花布,在唐代時並稱為我國三大紡染工藝。

基本簡介,歷史記載,

基本簡介

蠟染之所以有別於其他印花工藝而自成一體,在於它獨特的民族傳統工藝與獨特的圖案美的結合。現在,蠟染主要流行在南方苗瑤語族、壯侗語族以及藏緬語族系屬內的十多個民族中。根據史料記載,蠟染卻非這些流行民族所固有。有關這些民族最早使用蠟染的記載見於宋代,如《嶺外代答》、《溪蠻叢笑》、《宋史》等,當時叫做“點蠟幔”。而早在唐代,蠟染就已用於軍服和宮廷服飾以及屏風裝飾等。日本正倉院收藏的“對樹象羊蠟染屏風”、今藏於我國故宮博物院的三色蠟染實物,都是唐代中原高水平的蠟染工藝品。而中原蠟染則可能源於西北。從新疆和闐民豐尼雅遺址出土的蠟染佛畫看,東漢時期新疆少數民族中已有蠟染流行。

歷史記載

蠟染在南方少數民族的傳播,一般認為與苗瑤語請民族的大遷徙有直接關係。根據歷史,目前流行蠟染的民族只有苗、瑤、畲三族由中原遷徙而來。這還可從現今西南各兄弟民族有無蠟染的情況得到證明,如貴州丹寨、黃平、織金、安順、六枝的苗族,均為外來者,但這裡卻是蠟染工藝最為豐富典型的地區,而該省的土著民族仡佬,雖在貴州歷史較長,卻無蠟染技藝留傳下來。唐宋以後,受外來文化的影響,中原的刺繡、織錦、繹絲得以革新和發展,同時用豆漿石灰混合成的漿料取代了蜜蠟,而使蠟染藝術相形遜色而失傳。苗瑤語諸民族的大遷徙,隨之亦把蠟染工藝帶到了南方少數民族地區,並使之發揚光大。流傳民間的苗族《蠟染歌》唱述道:在大遷徙的過程中,已掌握用樹脂做畫的苗族婦女,把沿途摘取的花草樹木,捉到的鳥獸蟲魚,描繪在自己的衣裙上,藉以懷念失去的中原故土。現今使用蠟染的民族中,苗族、瑤族就仍保持了這種原始的樹脂染。但也不排除蠟染起源於南方後傳入中原又隨著民族遷徙再流播南方的可能。著名作家沈從文在《龍鳳紋樣·談染纈》中指出:唐代中原地區著名的染纈技術,就是從西南苗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傳人並加以發展的結果。近年,考古學家們在川東峽江地區風箱峽崖葬現場的峽路上,發現了粗細不等的平紋麻織品七八種。還有蠟染細布,都是衣服碎片,大約為東周至西漢初年的紡織品,是目前可以見到的最早的蠟染實物,大大早於前述新疆出土的東漢蠟染佛畫。
蠟染工藝的具體情況,在宋代已有詳細記述。當時曾任桂林通判的永嘉(今溫州)人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說:“瑤人以藍染布為斑,其紋極細,其法以木板二片鏤成細花,用以夾布,而熔蠟灌於鏤中,而後乃釋板取布投諸藍中。布既受藍,則煮布以去其蠟,故能受成極細斑花,燦然可觀。”這是一種方法,另一種方法略有區別,這就是乾隆年間《貴州通志》里所講的:“先用蠟繪花於布而染之,既染,去蠟而後見花。”前一種方法現今民間已不常用,僅見於貴州松桃一帶苗族中,他們先把圖案貼於木板上刻成空心花紋,作為“花模”長期使用。需要時,將白布夾於兩塊同型花模間,將加熱了的蠟汁灌入花模空心處,冷卻後打開花模,取蠟布浸染,用清水煮沸脫蠟即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