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長江三角洲棉業研究》是2015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義波。
基本介紹
- 書名:民國時期長江三角洲棉業研究
- 作者:李義波
- ISBN:9787516160091
- 頁數:247頁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04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棉業是民國時期第一大支柱產業和中國近代工業的象徵,長江三角洲的棉業一度占據全國六成以上的比重。本書以民國整個歷史時期為研究時段,以長三角地區為研究地域,將民國時期長江三角洲的棉業視為近代中國棉業乃至近代中國社會經濟結構變遷的一個構成部分,考察區域性自然環境和歷史傳統、近代大工業、傳統小農經濟、技術進步和組織創新等因素與民國長三角棉業發展之間的內在關係,深入分析前者對後者的影響作用。
作者簡介
李義波:副教授,博士,現供職於南京市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所,曾任南京農業大學社會學主任。主要從事組織社會學、社會治理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出版個人著作和合著6部,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省部級和市廳級課題數十項。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選題價值
第二節 學術回顧
一 美棉引進和推廣研究
二 植棉技術研究
三 棉紡織業研究
四 棉業與社會系統的關係研究
第三節 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核心概念
第二章 自然條件、歷史傳統與長江三角洲的植棉業
第一節 適宜棉作的自然生態條件
一 棉作的光照、熱量和水分條件
二 宜於棉作的氣候條件
三 適宜棉作的地理條件
第二節 悠久的植棉歷史
一 中國植棉歷史概述
二 長江三角洲悠久的植棉歷史
第三節 民國植棉業的進展
一 民國植棉概況
二 植棉業的變化
第三章 長江三角洲的機器棉紡織業
第一節 土布業的衰落與機器棉紡織業的出現
一 土布業的衰落
二 機器棉紡織工業的出現
第二節 民族資本機器棉紡織業的發展
一 民族資本機器棉紡工業的工廠數
二 民族資本機器棉紡織業設備狀況
三 民族資本機器棉紡織業的產品和產值
第三節 在華外商機器棉紡織業
一 在華外商棉紡織業的變遷概況
二 日本的擴張和滲透
三 華商和外商機器棉紡織業工廠數與設備的比較
第四章 小農經濟背景下的長江三角洲家庭棉業
第一節 土地要素與家庭植棉業
一 耕地占有狀況與家庭棉作面積
二 棉花種植業的土地產出
第二節 勞動力要素與家庭棉紡織業
一 小農家庭普遍從事手工棉紡織業
二 家庭手工棉紡織業的勞動力分工
第五章 長江三角洲棉業的市場與貿易
第一節 棉花的市場和貿易
一 棉花消費市場
二 棉花進出口貿易
第二節 棉紗布的市場和貿易
一 棉紗布的國內消費市場
二 棉紗的進出口貿易
三 棉布的進出口貿易
第六章 技術創新與長江三角洲棉業
第一節 棉種改良
一 關棉的引進與改良
二 優良中棉品種的選育
第二節 植棉技術的進步
一 民國前的植棉技術
二 民國時期棉作科學研究工作
三 棉花栽培技術的進展
第三節 棉紡織技術的進步
一 手工棉紡織技術的進步
二 機器棉紡織技術的進步
第七章 組織創新與長江三角洲棉業
第一節 棉業行政管理機構
一 棉業行政管理機構設定沿革
二 棉業統制委員會
第二節 棉業教學研究組織
一 政府棉業研究機構
二 大學的棉業研究系所
三 社會力量舉辦的棉業研究機構
第三節 棉業行業團體
一 棉業行會概述
二 上海華商紗廠聯合會
三 中華棉產改進會
結論
參考文獻
後記
第一節 選題價值
第二節 學術回顧
一 美棉引進和推廣研究
二 植棉技術研究
三 棉紡織業研究
四 棉業與社會系統的關係研究
第三節 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核心概念
第二章 自然條件、歷史傳統與長江三角洲的植棉業
第一節 適宜棉作的自然生態條件
一 棉作的光照、熱量和水分條件
二 宜於棉作的氣候條件
三 適宜棉作的地理條件
第二節 悠久的植棉歷史
一 中國植棉歷史概述
二 長江三角洲悠久的植棉歷史
第三節 民國植棉業的進展
一 民國植棉概況
二 植棉業的變化
第三章 長江三角洲的機器棉紡織業
第一節 土布業的衰落與機器棉紡織業的出現
一 土布業的衰落
二 機器棉紡織工業的出現
第二節 民族資本機器棉紡織業的發展
一 民族資本機器棉紡工業的工廠數
二 民族資本機器棉紡織業設備狀況
三 民族資本機器棉紡織業的產品和產值
第三節 在華外商機器棉紡織業
一 在華外商棉紡織業的變遷概況
二 日本的擴張和滲透
三 華商和外商機器棉紡織業工廠數與設備的比較
第四章 小農經濟背景下的長江三角洲家庭棉業
第一節 土地要素與家庭植棉業
一 耕地占有狀況與家庭棉作面積
二 棉花種植業的土地產出
第二節 勞動力要素與家庭棉紡織業
一 小農家庭普遍從事手工棉紡織業
二 家庭手工棉紡織業的勞動力分工
第五章 長江三角洲棉業的市場與貿易
第一節 棉花的市場和貿易
一 棉花消費市場
二 棉花進出口貿易
第二節 棉紗布的市場和貿易
一 棉紗布的國內消費市場
二 棉紗的進出口貿易
三 棉布的進出口貿易
第六章 技術創新與長江三角洲棉業
第一節 棉種改良
一 關棉的引進與改良
二 優良中棉品種的選育
第二節 植棉技術的進步
一 民國前的植棉技術
二 民國時期棉作科學研究工作
三 棉花栽培技術的進展
第三節 棉紡織技術的進步
一 手工棉紡織技術的進步
二 機器棉紡織技術的進步
第七章 組織創新與長江三角洲棉業
第一節 棉業行政管理機構
一 棉業行政管理機構設定沿革
二 棉業統制委員會
第二節 棉業教學研究組織
一 政府棉業研究機構
二 大學的棉業研究系所
三 社會力量舉辦的棉業研究機構
第三節 棉業行業團體
一 棉業行會概述
二 上海華商紗廠聯合會
三 中華棉產改進會
結論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