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大學校園文化

民國時期大學校園文化

《民國時期大學校園文化(1919——1937)》以民國時期的大學為研究對象,主要分析了北京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的聖約翰大學、交通大學、上海大學、復旦大學和中國公學等京、滬兩地大學不同的辦學風格、校園文化,及其與上海經濟,民國政治、國民政府教育政策的互動關係,敘述了民國都會學院精英在政治、學術的互動拉力中雖取得國際化,但在國內環境中卻無所適從、漸入頹唐的艱難過程,是《民國時期大學校園文化(1919——1937)》作者葉文心在中國近代教育史和上海都市文化史領域研究多年的一部力作。

基本介紹

  • 書名:民國時期大學校園文化
  • 作者:葉文心
  • 譯者:馮夏根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8月27日
基本信息,作者簡介,編輯推薦,圖書目錄,

基本信息

出版時間:2012-8-1

作者簡介

葉文心,早年畢業於台灣大學歷史系,後赴美深造,1984年獲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1994—2000年任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現任該校歷史系講座教授暨東亞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文化史、社會史、上海都市文化史等方面的研究。英文著作有:The Alienated Academy: Culture and Politics in Republican China,1919-1937 (1990), Provincial Passages: Culture, Space,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ommunism (1996), Shanghai Splendor: Economic Sentiments in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a (2007)等等。

編輯推薦

民國時期是一個社會經濟變革深刻的時代。這一變革,起源於科舉制度在1905年的廢除。大學培養的新型知識精英從此和國家官僚體制斷了鉤。大學裡講授的專業知識和國家政黨所著意灌注的意識形態也斷了鉤。在這文化、社會和政治關係徹底重組的背景下,在1919年到1937年間,北京、上海和南京的高等院校跟主政者的關係產生了分疏。葉文心所著的《民國時期大學校園文化(1919——1937)》以民國時期的大學為研究對象,主要分析了北京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的聖約翰大學、交通大學、上海大學、復旦大學和中國公學等京、滬兩地大學不同的辦學風格、校園文化,及其與上海經濟,民國政治、國民政府教育政策的互動關係。

圖書目錄

寫在書前
導言
第一章 語文與學識
一、中國高校中英語的使用
二、翻譯與寫作:文化優先性問題
三、內地的英語教學
四、20世紀20年代北京的國學
五、北京以外的國文教學
六、雅文化與樸學的嚴謹
七、解讀國學家:文化、民族與考證
八、清華大學1933年國文入學考試公案
第二章 聖約翰大學與上海資產階級文化
一、上海:社會景觀
二、上海:文化環境
三、聖約翰大學的成立:宗教的還是世俗的?
四、英語壓倒漢語:“商業和科學的基督教文明”
五、聖約翰大學的社會成分
六、“團隊精神”:上海資產階級的文化風格
七、民族主義的挑戰
第三章 從地方士紳書院到中產階級大學
一、交通大學與技術官僚精英的崛起
二、工科學校中國學的地位
三、上海的本國私立大學之起源
四、中國公學和私立學校的商業化
五、復旦公學
六、南京與高等教育的政治氣候
七、知識分子圈的政治
八、對抗南京:中產階級學校和自由主義政治
九、中產階級大學的兩難困境
第四章 上海大學和革命理想
一、上海大學:神話與現實
二、激進大學的誕生
三、大革命前革命實踐活動的經費籌措
四、連線教室與街頭
五、對學問的激進批評
六、革命的學業規劃
七、通俗社會主義及其激進追隨者
八、事後追憶與歷史過程的比較
九、暴力的結局
第五章 黨化教育
一、自由放任、欣欣向榮:國民黨統治前的上海
二、控制和調配:國民政府在高等教育中的角色
三、黨化和中山大學模式
四、黨化和政府對大學的滲透
五、南京與省城文化
第六章 大學生活之代價
一、大蕭條後的失業及大學生缺乏就業能力
二、學雜費
三、繳費和收費
四、文憑工廠
五、作為文化和政治問題的生活風格
六、封閉校園中有規律的生活:燕京與清華
七、受監護:上海私立大學的學生生活
八、體育運動
九、北京大學和穿著中式長袍的窮學者
十、長袍、西裝和制服
十一、各種形象的並置
第七章 “異鄉”:後五四時期的校園思潮
一、絕望的深淵:文學視角
二、幻滅與孤獨的階級性:一場爭論
三、渴望愛情:巴金的《滅亡》
四、絕望感的剪影:兩種觀點
五、道德共同體的缺失
六、處在無情的宇宙中:大學生的人生觀
七、憂鬱美學的復興
八、反傳統主義
九、不幸福的家庭
十、逃人愛和科學
十一、自我和社會的對立
十二、自我、社會、技術和近代化:國民黨的解決方案
十三、公與私的融合:革命者的觀點
十四、審美主義的道德觀
十五、最終的悲劇
注釋
文獻縮略語
參考文獻
專業術語
索引
譯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