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學術文化名著:法蘭西史

民國學術文化名著:法蘭西史

《民國學術文化名著:法蘭西史》除緒論和結論兩部分,另分封建時代的法蘭西、民族國家成立後的法蘭西、大革命後的法蘭西、大戰後的法蘭西等4章。《民國學術文化名著:法蘭西史》以法蘭西的地理和民族為開端,貫串法蘭西的社會、文化、經濟、宗教、政治和外交,明暗交錯地展示了法蘭西王周的成立,發展,繁盛乃至衰亡。

基本介紹

  • 書名:民國學術文化名著:法蘭西史
  • 出版社:嶽麓書社
  • 頁數:117頁
  • 開本:16
  • 品牌:嶽麓書社
  • 作者:馮品蘭
  •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761746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民國學術文化名著:法蘭西史》編者馮品蘭,原名澤蘭,字蕙田,義烏喬亭人,歷任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教務主任,金華師範學校校長,終身從事師範教學和研究,著書立說,成績斐然,其主要著作除《民國學術文化名著:法蘭西史》之外,另有《兒童研究》《社會學綱要》《現代教育思潮》《西洋教育史》等。

圖書目錄

總序
自序
緒論
第一節法蘭西的地理
第二節法蘭西的民族
第一章封建時代的法蘭西
第一節查理曼帝國及其分裂
第二節法蘭西王國的成立及其王統
第三節法國的封建制度
第四節十字軍與法國
第五節英法關係的由來及百年戰役
第二章民族國家成屯後的法蘭西
第一節民族國家的形成
第二節政權教權的消長至宗教改革
第三節路易十四的內政外交
第四節十八世紀的殖民政策
第五節法國的社會與文化
第三章大革命後的法蘭西
第一節大革命的前夕
第二節大革命的經過
第三節拿破崙的大活動
第四節維也納會議與法國
第五節第二次共和
第六節拿破崙第三
第七節普法戰役與第三次共和
第八節歐洲政策與世界政策
第四章大戰後的法蘭西
第一節世界大戰
第二節巴黎和會
第三節國際聯合會與法國
第四節戰後經濟
第五節外交政策
第六節保全問題
第七節戰債問題
第八節軍縮問題
結論
第一節法國在歐洲及世界的地位
第二節法國與中國的關係
參考書
中文名詞索引
西文名詞索引
後記

序言

這部叢書發端於十年前,計畫於三年前,中歷徵稿、整理、排校種種程式,至今日方能與讀者相見。在我們,總算是“慎重將事”,趁此發行之始,謹將我們“慎重將事”的微意略告讀者。
這部叢書之發行,雖然是由中華書局負全責,但發端卻由於我個人。所以敘此書,不得不先述我個人計畫此書的動機。
我自民國六年畢業高等師範而後,服務於中等學校者七八年。在此七八年間無日不與男女青年相處,亦無日不為男女青年的求學問題所擾。我對於此問題感到較重要者有兩方面:第一是在校的青年無適當的課外讀物,第二是無力進校的青年無法自修。
現代的中等學校在形式上有種種設備供給學生套用,有種種教師指導學生作業,學生身處其中似乎可以“不遑他求”了。可是在現在的中國,所謂中等學校的設備,除去最少數的特殊情形外,大多數都是不完不備的。而個性不同各如其面的中等學生,正是身體精神急劇發展的時候,其求知慾特別增長,課內的種種絕難使之滿足,於是課外閱讀物便成為他們一種重要的需要品。不幸這種需要品又不能求之於一般出版物中。這事實,至少在我個人的經驗是足以證明的。
當我在中等學校任職時,有學生來問我課外應讀什麼書,每感到不能為他開一張適當的書目,而民國十年主持吳淞中國公學中學部的經驗,更使我深切地感到此問題之急待解決。
在那裡我們曾實驗一種新的教學方法——道爾頓制,此制的主要目的在促進學生自動解決學習上的種種問題,以期個性有充分之發展。可是在設備上我們最感困難者是得不著適合於他們程度的書籍,尤其是得不著適合於他們程度的有系統的書籍。
我們以經費的限制,不能遍購國內的出版品,為節省學生的時間計,亦不願遍購國內的出版品,可是我們將全國出版家的目錄蒐集齊全,並且親去各書店選擇,結果費去我們十餘人數日的精力,竟得不到幾種真正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我們於失望之餘,曾發憤一時擬為中等學生編輯一部《青年叢書》。只惜未及一年,學校發生變動,同志四散,此項叢書至今猶只無系統地出版數種。
此是十年前的往事,然而十餘年來,在我的回憶中卻與當前的新鮮事情無異。
其次,現在中等學生的用費,已不是內地的所謂中產階級的家長所能負擔,而青年的智慧型與求知慾,卻並不因家境的貧富而有差異,且在職青年之求知慾,更多遠在一般學生之上。即就我個人的經驗而論,十餘年來,各地青年之來函請求指示自修方法。索開自修書目者,多至不可勝計,我對於他們愧不能盡指導之責,但對此問題之重要,卻不曾一日忽視。
根據上述的種種原因,所以十餘年來,我常常想到編輯一部可以供青年閱讀的叢書,以為在校中等學生與失學青年之助。
大概是在民國十四五年之間,我曾擬定兩種計畫:一是少年叢書,一是百科叢書,與中華書局陸費伯鴻先生商量,當時他很贊成立即進行,後以我們忙於他事,無暇及此,遂致擱置。十九年一月我進中華書局,首即再提此事,於是由計畫而徵稿,而排校。至二十年冬,已有數種排出。當付印時,因估量青年需要與平衡科目比率,忽然發現有不甚適合的地方,便又重新支配,已排就者一概拆版改排,遂致遷延至今,始得與讀者相見。
我們發刊此叢書之目的,原為供中等學生課外閱讀,或失學青年自修研究之用。所以計畫之始,我們即約定專家,分別開示書目,以為全部叢書各科分量之標準。在編輯通則中,規定了三項要點:即(一)日常習見現象之學理的說明,(二)取材不與教科書雷同而又能與之相發明,(三)行文生動,易於了解,務期能啟發讀者自動研究之興趣。為要達到上述目的,第一我們不翻譯外籍,以免直接採用不適國情的材料,致虛耗青年精力,第二約請中等學校教師及從事社會事業的人擔任編輯,期得各本其經驗,針對中等學生及一般青年的需要,以為取材的標準,指導他們進修的方法。在整理排校方面,我們更知非一人之力所能勝任,乃由本所同人就各人之所長,分別擔任。為謀讀者便利計,全部百冊,組成一大單元,同時可分為八類,每類有書八冊至廿四冊,而自成為一小單元,以便讀者依個人之需要及經濟能力,合購或分購。
此叢書費數年之力,始得出版,是否果能有助於中等學生及一般青年之修業進德,殊不敢必,所謂“身不能至,心嚮往之”而已。望讀者不吝指示,俾得更謀改進,幸甚幸甚。
舒新城,二十二年三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