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學術文化名著:近代中國經濟社會》從清朝經濟社會的性質和構成著手,把商人、政治形態作為歷史主體加以考察,研究晚清製造業、新產業發展階段、客觀基礎和主體條件(如官吏企業體制保守性,近代國民、國家觀念不成熟)之間關係,深刻揭示其內在矛盾及命運。嘗試對中國傳統專制社會的滅亡命運作出總結,並對中國社會走向新生的過程中可能遭遇的困境作出警示,充分體現了賈植芳先生青年時代作為一位有思想的知識分子憂國憂民的社會關懷和批判鋒芒。
基本介紹
- 書名:民國學術文化名著:近代中國經濟社會
- 出版社:嶽麓書社
- 頁數:282頁
- 開本:16
- 品牌:嶽麓書社
- 作者:賈植芳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53800417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序編清代國家之一般論述
一起點——封建軍事國家
二軍事費的容量
三軍事費的社會經濟史的意義
第一貨幣地租與礦山事業之關聯
第二版圖擴大與國內市場形成之聯繫
第三官營軍事工業(吉林造船廠)之創設及因此所引起之若干問題
第一編清代國家之經濟政策
第一章產業政策
第一節清朝開礦政策消極化的第一要因
分析(一)自原料資源視點論礦山業意義
分析(二)清代煤坑業之地位
第二節清朝開礦政策消極化的第二要因(清朝產業政策的限界)
A.分析的素材——有關礦政的六道上諭及奏摺
B.素材之分析——清朝保守主義的物質的根據
第二章租稅政策
第一節作為軍事財源的礦稅
A.分析之素材——關於以礦稅充當軍事財源的五道上諭及上奏
B.素材之分析
第一實物租稅與貨幣租稅之競爭及其社會的根據
第二鑄造制錢原料的銅鉛及其所引起的諸問題(鴉片戰爭的開端)
第二節作為軍事財源的鹽稅
A.問題之端緒——雲貴總督林則徐奏稿
B.雲南鹽業的形態及其約制發展之諸要因(清代鹽業之另一方向)
第三節作為軍事財源的關稅
A.分析素材第一段——關於設定關稅目的的六道上諭
B.分析素材第二段——關於以關稅充當軍事費的二道上諭
C.素材之分析
第一出洋貿易擔當者的二階層人民
第二軍事費本省自辦主義
第三關稅充當軍事費之意味的根據(外國貿易國家管理之必然性)
分析(一)國家管理外國貿易之再論證(清代閉關說評判)
分析(二)海關之對外勒索=苛稅(鴉片戰爭之一禍根)
分析(三)清朝的外國貿易思想(世界經濟觀念)
分析(四)外國貿易通路——廣州一港限定的社會根據
第二編清代社會構成
第一章清代商人之範疇
第一節清代商人之類型及其致富與倫理
第二節廣東十三行
(一)本質的做官志向
(二)公行之基爾特統制(清代基爾特之一方向)
第三節買辦
第二章清朝的政治形態
第一節起點
第二節清代政治騷動的三種型態
(一)皇位繼承騷動
(二)重臣層的權力爭霸
(三)改革騷動(戊戌政變)
第三節清代官吏論
(一)私財之積蓄及其泉源
(二)官吏企業體之國家的限界
(三)官吏的根源(中國智識分子的史論)
(四)官吏身份的浮動性
第四節官吏企業體與民間資本(官界對於民間資本的本質的嫌忌)一
第三編清末產業的諸系列
第一章清末的製造業
第一節茶業
A.茶業考察之經濟史的意義
B.生產形態
第二節棉業
A.清末棉業前史
B.生產形態
第三節綢業
A.綢業的地位
B.生產形態
第四節窯業
A.磁器的地位
B.生產形態
總括製造業之型類及其發展之法則與限界
(一)苛稅(保護政策一外在的發展要因的缺乏)
(二)家計補充的副業規模(生產力發展一內在的發展要因之缺乏之一)
(三)國內市場的狹隘(內在的發展要因之缺乏之二)
(四)商人的產業支配(內在的發展要因之缺乏之三)
補論十八世紀中葉以降獎勵農村副業一普及家內工業的根據
第二章清末的新產業
第一節近代的旋迴(起點一林則徐)
第二節官營軍事工業的勃興
(一)新官僚的旋迴觀點(左宗棠·曾國藩·李鴻章)
(二)新產業的經營
第三節新產業的發展限界及其主體的條件
(一)官吏企業體的保守性
(二)近代的國民國家觀念未成熟(一九一一年出現的莊嚴意義)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