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大師文庫:史學方法導論·史學要論·中國史學通論

民國大師文庫:史學方法導論·史學要論·中國史學通論

《民國大師文庫(第1輯):史學方法導論·史學要論·中國史學通論》旨在為讀者提供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以來的中國學術精品。當時,學問家經歷了新文化運動,西學東漸,學術革新;因時應勢而現出版高峰,大師名家之作數量激增,質量上乘,對此時及後世的中國學術發展與演進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本叢書精選此時大師名家之有關學術文化經典著作,以期對20世紀以來的中國學術文化做一系統整理。 叢書所收書目,雖各自早有出版,但零散而不成規模。此次結集,欲為推動中華文化之大發展、大繁榮盡出版人綿薄之力,成一民族文化珍品,為後代留存傳之久遠的鴻篇巨作。

基本介紹

  • 書名:民國大師文庫:史學方法導論·史學要論·中國史學通論
  • 類型:傅斯年
  • 出版日期:2014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50221284
  • 品牌:北京聯合出版
  • 作者:傅斯年 李守常
  •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 頁數:387頁
  • 開本:16
  • 定價:46.0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史學方法導論史學要論中國史學通論》包括傅斯年的《史學方法導論》、李守常的《史學要論》和朱希祖的《中國史學通論》。
《史學方法導論》系傅斯年30年代初在北京大學任教時的講義稿。原書七講,現僅存第四講,原“擬目”保留供讀者參考。《史學要論》是由李大釗編寫,全書共分8個部分,主要對史學知識作了介紹,具體內容包括史觀、馬克思的歷史哲學與理愷爾的歷史哲學、唯物史觀在現代史學上的價值、研究歷史的任務等。《中國史學通論》乃朱希祖在北京大學教授“中國史學史”課程時所作的講義,原分兩卷,分別為《中國史學之起源》、《中國史學之派別》。

作者簡介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東聊城人,生於儒學世家。他早年就讀於北京大學,師從劉師培、黃侃等國學大師,後到英德留學,回國後一直在教育與研究部門任職。他學識淵博,貫通中西,在歷史學、語言學、考古學與學校教育等方面均獲得了顯著成就,一生著述頗豐。他是我國近現代之交,在新舊文化、中西文化碰撞中湧現出的一位著名教育學者、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
李守常(大釗)(1889—1927),河北樂亭人。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在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事業中占有崇高的歷史地位。他既是中國共產黨早期卓越的領導人,又是勇於開拓、學識淵博的著名學者。
朱希祖(1879—1944),一代史學大家、南明史研究權威,他既繼承了老師章太炎的治史精華,又對西洋史學理論寬容地吸收,既重視歷史史實的考據,又強調歷史哲學的重要,這在新史學的建設中,就方法而言,代表了一種正確的治學方向,在中國史學史的早期研究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圖書目錄

傅斯年史學方法導論
李守常史學要論
朱希祖中國史學通論

文摘

著作權頁:



人事的生成發展,不能說不能為演繹的推理的論究,即設某種假設,在其假設之下看如何進行。此種研究法,亦非不可試行於史學;不過史學發展的徑路,當初只是沿革的研究,直到今日,才漸知為推理的研究;所以人們多認史學是以事實的研究—一沿革的研究一為主的。史學由個個事實的確定,進而求其綜合。而當為綜畲的研究的時頃,一方欲把事實結配適宜,把生成發展的經過活現的描出,組之,成之,再現之;於他一方,則欲明事實相互的因果關係,解釋生成發展的歷程。由第一點去看,可說史學到某程度其研究的本身含有藝術的性質(不獨把歷史研究的結果用文學的美文寫出來的東西是藝術的作品,就是歷史研究的本身亦含有藝術的性質)。由第二點去看,史學的性質,與其他科學全元異趣。實在說起來,所謂事實的組成描出,即在他種科學,亦須作此類的工夫到某程度;所以到某程度含有藝術性質的事,亦不獨限於史學,即在地質學,古生物學等,亦何嘗不然?
今日的歷史學,即是歷史科學,亦可稱為歷史理論。史學的主要目的,本在專取歷史的事實而整理之,記述之;嗣又更進一步,而為一般關於史的事實之理論的研究,於已有的記述歷史以外,建立歷史的一般理論。嚴正一點說,就是建立歷史科學。此種思想,久已廣布於世間,這買是史學界的新曙光。
這種嚴正的歷史科學,實際上今尚未能完成其整齊的系統。一般人對於歷史科學的觀念,仍極泛漠:此種學問所當究論的問題,究竟為何?似尚未有明確的決定。且歷史科學(即歷史理論)若果成立,他與歷史哲學亦必各有其判然當守的界域;直到如今,二者之間並未有明了的界域可守;以致名辭互用,意義混同,律以治學明界的道理,似宜加以分別才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