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訶子(中藥)

毛訶子(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毛訶子,中藥名。系藏族習用藥材,為使君子科植物毗黎勒孔的乾燥成熟果實,冬季果實成熟時採收,除去雜質,曬乾。有清熱解毒,收斂養血,調和諸藥之功效。用於各種熱證,瀉痢,黃水病,肝膽病,病後虛弱。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毛訶子
  • 別稱:帕肉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桃金孃目
  • :使君子科
  • :欖仁樹屬
  • :毗黎勒孔
  • 分布區域:雲南南部
  • 採收時間:冬季
  • 用量:3~9g
  • 毒性:無毒
生理特性,產地,入藥部位,炮製方法,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相關論述,

生理特性

毛訶子,落葉喬木,呈卵形或橢圓形,長2~95px,直徑1.5~75px。表面棕褐色,被細密絨毛,基部有殘留果柄或果柄痕。具5棱脊,棱脊間平滑或有不規則皺紋。質堅硬。果肉厚2~5mm,暗棕色或淺綠黃色,果核淡棕黃色。種子1,種皮棕黃色,種仁黃白色,有油性。常生於海拔540~1350m向陽山坡和樹林中。

產地

產於雲南南部。

入藥部位

使君子科植物毗黎勒孔的乾燥成熟果實

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曬乾。

性味

甘、澀,平。

功效

清熱解毒,收斂養血,調和諸藥。

主治

各種熱證,瀉痢,黃水病,肝膽病,病後虛弱。

用法用量

3~9g,多入丸散服。

相關論述

《晶珠本草》記載:“毛訶子治培根病、赤巴病、黃水病。先師巴保說:化味辛甘,利目生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