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草質
攀緣植物;莖細弱,具分枝,具縱棱及槽,無毛或疏被短柔毛。葉膜質或紙質,鳥足狀,具3-9小葉,通常5-7小葉,葉柄長3-7厘米,被短柔毛或無毛;小葉片卵狀長圓形或披針形,中央小葉長3-12厘米,寬1.5-4厘米,側生小較小,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漸狹,邊緣具波狀齒或圓齒狀牙齒,上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兩面均疏被短硬毛,側脈6-8對,上面平坦,背面凸起,細脈網狀;小葉柄略叉開,長1-5毫米。卷鬚纖細,2歧,稀單一,無毛或基部被短柔毛。
花雌雄異株。雄花
圓錐花序,花序軸纖細,多分枝,長10-15(-30)厘米,分枝廣展,長3-4(-15)厘米,有時基部具小葉,被短柔毛;花梗絲狀,長1-4毫米,基部具鑽狀小苞片;花萼筒極短,5裂,裂片三角形,長約0.7毫米,先端急尖;
花冠淡綠色或白色,5深裂,裂片卵狀披針形,長2.5-3毫米,寬約1毫米,先端長漸尖,具1脈,邊緣具緣毛狀小齒;雄蕊5,花絲短,聯合成柱,花葯著生於柱之頂端。雌花圓錐花序遠較雄花之短小,花萼及花冠似雄花;
子房球形,2-3室,
花柱3枚,短而叉開,柱頭2裂;具短小的退化雄蕊5枚。果實肉質不裂,球形,徑5-6毫米,成熟後黑色,光滑無毛,內含倒垂種子2粒。種子卵狀心形,徑約4毫米,灰褐色或深褐色,頂端鈍,基部心形,壓扁,兩面具乳突狀凸起。花期3-11月,果期4-12月。
生長環境
絞股藍喜陰濕環境,忌烈日直射,耐旱性差,多分布於海拔300-3200米的山林地帶,常見於落葉林,落葉闊葉與常綠闊葉混交林、針闊混交林及杉木林、毛竹林下生長。絞股藍成片生長的林子,一般喬木層鬱閉度約為70%,中層蓋度約30%,中層其餘的70%及下層幾乎全被絞股藍所覆蓋,有時蓋度達100%。春季絞股藍萌發覆蓋地面以後,依靠它的卷鬚和纏繞莖,迅速把灌木層蓋住,並沿著每株喬木的樹幹,不斷向上攀援,直到晚秋停止生長為止。此外,在寺廟周圍、路旁草叢、農園籬笆邊及人造林和次生林中也常有絞股藍分布。這些地方土壤疏鬆肥沃,空氣濕度較大,上層有覆蓋,中層有灌木或籬笆可支持和攀援,具有通風透氣、保持一定溫濕的優越的小氣候環境條件,絞股藍往往成片覆蓋地面。
絞股藍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環境。以杭州為例,年平均氣溫16.1℃,最高月平均氣溫28.8℃,最低月平均氣溫3.6℃,極端最高溫39.7℃,極端最低溫-9.6℃,絞股藍生長良好。大致相當於中國長江流域以南,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的氣候條件都宜予生長。杭州西湖山區為其分布中心之一。
絞股藍喜生長於山地的壤土、砂質壤土或瓦礫處。富含腐殖質、含水量25-40%、pH6.0-7.5的中性微酸性土或微鹼性土壤均適宜生長。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印度、尼泊爾、
孟加拉國、
斯里蘭卡、緬甸、寮國、越南、馬來西亞、
印度尼西亞(爪哇)、紐幾內亞、北達朝鮮和日本。在中國分布於河北、山東、陝西南部、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台灣、廣東、香港、海南、
廣西、湖南、湖北、貴州、
四川、雲南、山西和西藏。
主要變種
毛果絞股藍(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var.
dascarpum C. Y. Wu ex C. Y. Wu et S. K. Chen)與絞股藍(原變種)的區別為果實密被硬毛狀短柔毛。分布於中國雲南南部。生長於海拔1400-1650米的叢林中。
| 絞股藍 | |
---|
果 | | |
---|
圖片 | | |
---|
主要品種
近年來,平利縣先後選育了“平利1號”、“平利2號”、“福音”和“秦瓏”等絞股藍新品種。“平利1號”,“平利2號”於2012年得到了陝西省林木審定委員會認定新品種。
其中,通過雜交育種方式培育出的絞股藍新品種“福音”平均畝產高達407.7千克,較生產中常規使用品種平均增產18.6%,皂苷含量高達12.62%。“福音”絞股藍的選育與套用獲得2017年安康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和2019年度陝西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秦瓏”平均畝產高達453.7千克,較生產中常規使用品種平均增產19.57%,產量增加比例明顯,總皂甙含量達15.28%,品質極佳。
生長習性
絞股藍的地上部分於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經霜打後枯萎,地下部分宿存。越冬後於翌春3月下旬到4月上旬萌發出土,重新生長,4-6月為生長旺盛期,7-9月開花,10-11月為果實成熟期。隨著中國各地氣候的差異和年變化,各個物候期的出現也有差異,一般南部早些,北部略遲。
繁殖方法
種子繁殖:按20厘米間距開穴,將種子於3月中下旬或4月初直播於穴內,每穴4-6粒種子,播種前用溫水浸種2-3小時,播種後覆土1-2厘米,並澆水,在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濕潤。播後30天左右出苗,苗高10-15厘米時進行移栽。
根莖繁殖:在3月初進行,將根莖挖出,剪成10厘米左右長的小段,每段至少保留2個節,再按株行距25厘米×40厘米開穴,每穴放入1個小段,覆土5厘米,並澆水保濕,至苗高10-15厘米時進行移栽。
扦插繁殖:一般在5-6月份進行,待植株生長旺盛時,選擇地上健壯的莖蔓剪下,再將其剪成若干小段,每段至少保留3-4節,上節留葉,下面2節剪去葉子,中下節插入土中,扦插的株行距為10厘米×10厘米,插後澆水保濕,並適當遮蔭,待苗高10-15厘米時再進行移栽。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由於絞股藍喜陰涼濕潤、肥沃疏鬆的土壤,在山的陰坡或日照時間短的山谷、疏林等地段均可栽植。日照時間長的大田或者山地種植時,應注意進行必要的遮蔭,也可採用與林木、果樹套種的措施進行栽培。
選擇旱地或山地栽植時,應將地塊深翻,深度在50厘米左右,將表土下翻、打碎土塊,並將地塊平整,同時開挖排水溝和人行步道。採用林地套種時,儘量選擇陰坡、水濕條件較好的地方,先在林地下挖穴栽植,栽植穴20厘米×20厘米×20厘米。
整地時間應選擇在冬天進行,有利於疏鬆土壤、減少越冬代病蟲害的發生。翌春栽植前,應施基肥。旱地或山地每667平方米施有機肥2000千克,林地套種每穴施有機肥0.5千克。
栽植方法
栽植時間在春季3-4月份,株行距30厘米×40厘米,栽植密度3000-4000株/667平方米。栽植深度一般為5厘米,若穴植應將土壤先回填一半深度,再進行栽植,栽實後澆水。
撫育管理
除草:絞股藍未封行前,要經常除草,保持地塊乾淨、整潔。
追肥:苗高10-15厘米時,追施1次人糞尿,以促進莖葉生長。6月中旬追施腐熟人畜糞或複合肥。8月初第一次收割後再追施人糞尿。12月份第二次收割後施入冬肥,以農家肥為主。因絞股藍是一種喜肥植物,有條件的地方,在植株生長旺盛期可多追肥1-2次。
打頂:當主莖長到30-40厘米時趁晴天打頂,以促進分枝,一年可進行2次,一般摘去頂尖3-4厘米。
搭架遮陽:苗期忌強光直射,可在播種時種玉米或用竹竿搭1-1.5米高的架,上覆玉米秸、蘆葦等遮陰物,由於絞股藍自身攀緣能力差,在田間需人工輔助上架,一般在莖蔓長到50厘米左右時,將其繞於架上,必要時縛以細繩,搭架是絞股藍生產上一項重要措施。
排灌:絞股藍喜濕潤,故要經常澆水,雨季注意排水,以免受澇。
採收管理
地上莖部分採收:絞股藍以全草入藥。當莖蔓長達2-3米時,選擇晴天收割,收割時應注意留原植物地上莖10-15厘米,以利植株繼續生長,割後鬆土追肥可連年收穫。勐臘縣一年可收割3-4次,最後一次可齊地收割,將割好的莖打成團。打成團後晾曬至乾,置陰涼密閉處保藏,以保持乾品色澤。一般畝產乾品200-230千克。在對地上莖部分採收後,需要保留地下根莖部分,可用細土廄肥進行覆蓋,覆蓋的厚度一般為10厘米左右。
地下根莖採收:絞股藍地下根莖採收時間都是在種植後第三年的秋天進行。當絞股藍地下根莖粗度長到1厘米左右就可採收。採收時,可使用鋤頭挖出地下根莖,進行晾曬,每畝可產乾根150千克左右。
病蟲防治
絞股藍抗病性強,一般不主張使用殺蟲劑等農藥,可以採用其他方式進行防治,以保證絞股藍作為天然綠色保健品的功效和品質。
絞股藍主要的病害有
白粉病、
葉斑病,防治方法是:清除、燒毀病殘株,並將田園清理乾淨,用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噴霧防治。
絞股藍主要的蟲害有三星黃葉甲、
小地老虎、
蠐螬。防治方法是:冬春清除地面的枯枝落葉、雜草,消滅越冬代幼蟲;人工誘捕滅蟲;施用腐熟土肥,施後覆蓋薄土層,減少其產卵機會。
絞股藍主要含有
皂甙、
多糖、
黃酮、
胺基酸、植物蛋白、茲醇、色素、有機酸、纖維素、葉綠素、微量元素等物質。其中前三者是主要的保健功效成分。
皂甙是作為絞股藍最重要的保健功效成分,自1976年,中日科學家已經從絞股藍中分離和鑑定得到100多種皂甙。其中,有8種絞股藍皂甙與人參中發現的原人參二醇型皂甙Rb1、Rc、Rb3、Rd、F2、Rg3、丙二醯Rb1皂甙及丙二醯Rd皂甙是完全相同的。
多糖具有複雜結構和多方面的微生物活性對提高機體免疫力、抗癌、抗放射等有一定的作用。絞股藍中含有果糖、葡萄糖、
半乳糖和
低聚糖等糖類物質多糖的水解產物中均含有
鼠李糖、
木糖、
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成分。
絞股藍中含有18種胺基酸,這些胺基酸是維持動物機體正常代謝、生長、內分泌、生殖和生長中各種畜禽產品所必需的營養成分。絞股藍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已報導的多達23種。其含有的維生素B、C、E,
磷脂、有機酸、蛋白質、脂類和纖維等,它們都能有效的維持機體的正常生命活動、保持生物膜結構和功能及調節新陳代謝。
絞股藍性寒、味苦,其主要有效成分是絞股藍皂甙,此外還含有甾醇類、黃酮類成分,以及維生素C、谷氨酸等17種胺基酸和鐵、鋅、銅等18種微量元素。由於其酸水解產物與人參皂甙的酸水解產物——人參二醇具有相同的理化性質,因而被稱為“南方人參”。絞股藍有清熱解毒、止咳清肺祛痰、養心安神、補氣生精之功效,可用於降血壓、降血脂、護肝、促進睡眠以及腸胃炎、氣管炎、咽喉炎的治療,並用於多種癌症的抗癌臨床治療。由於絞股藍具有較高的藥用和保健價值,早在1986年國家科委的“星火計畫”中,絞股藍被列為待開發的名貴中藥材之首;2002年3月5日原衛生部又將其列入保健品名單。絞股藍還被中國各地的茶葉加工企業成功地製成絞股藍茶在市場銷售,並獲得相當的市場份額和較可觀的經濟效益。
不同種類的絞股藍所含功效成分不同,其功效作用也有區別。具體功效為:1.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2.抗動脈硬化、抑制血栓形成,治療心血管疾病。3.安神養性,延緩衰老,改善腦力活動,提高大腦機能。4.活化人體正常細胞,抑制肥胖、健脾胃、解疲勞,有鎮靜,催眠、抗緊張作用,治療偏頭疼。5.抗癌防癌,抑制殺滅癌細胞。增強人體血液中淋巴細胞的活性,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6.消除激素類藥物的毒副作用。7.消炎,抗腸、胃潰瘍和腫瘍。8.對便秘效果尤為顯著,同時有一定的烏髮及美容作用。
2023年12月,在山西陽城蟒河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山西省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心聯合開展的蟒河綜合科考中,發現了絞股藍、太行山玄參、火燒蘭和杓蘭4種蟒河保護區植物新紀錄物種。其中,絞股藍為山西植物新紀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