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筆製作技藝(徽筆製作技藝)

毛筆製作技藝(徽筆製作技藝)

毛筆製作技藝(徽筆製作技藝)是一種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毛筆製作技藝(徽筆製作技藝)
  • 非遺級別: 國家級
  • 非遺類別:傳統技藝
  • 非遺批次: 第四批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文化軼事,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徽州地區自古以來不僅文風昌盛,而且盛產文房四寶。徽筆,又名“汪伯立筆”“新安筆”徽州文房四寶之一,因產於徽州(今黃山市)而得名。始創於北宋年間,據《新安志》記載:北宋年間,汪伯立在歙州府治創辦“四寶堂”,四寶俱產,尤以毛筆著稱於世。至南宋理宗時,謝暨知徽州,又曾以汪伯立筆與澄心堂紙、李廷珪墨和婺源棗心硯一同入貢。至此,徽筆多以上供,歷代產量極少,雖然曾有多種套筆,但均深藏於宮廷內府,鮮為人知,流傳至今的實物甚少。

工藝特徵

徽筆製作過程中講究選料上乘,製作精細。選料大至分兩個方面,一個是筆頭材料的選擇,一個是筆桿材料的選擇。筆頭的選料有“千毛選一毫”之說,主要有羊毛、兔毛、馬毛、鹿毛、獾毛、狸毛、鼠毛、黃鼠狼尾毛、雞毛、豬毛、猴子毛、虎毛、狐毛、牛耳毛、胎髮等。
筆桿的選擇材料則有水竹、斑竹、紫擅、檀香木、漆器、螺鈿、玉、瓷等等。如故宮收藏的明代黑漆,彩漆描金雲龍,龍鳳管筆據傳就是汪伯立筆傳統技法的體現。製作工藝大至可分為水做和乾做兩個部分。筆頭的製作工藝,多在水中進行,即為水做。

工藝流程

傳統的製作工序有72道,主要的有:
1、選毛料。2、疊毛。3、去油脂。4、去皮脂和絨毛。5、齊毛鋒。6、配毛料。7、梳整毛片。8、卷制筆柱。9、披筆被毛。10、扎筆根等。
乾做,則是指筆頭之外的製作工序,主要有:
1、選筆桿。2、安裝筆頭。3、沾合筆頭、桿。4、修筆頭、定筆型。5、刻字。

文化軼事

徽筆以“尖、齊、圓、健”四德著稱於世,具有含墨量多,易開合,控制墨液,宜書宜畫,並能充分體現墨色的焦、濃、重、淡、清的效果。北宋黃庭堅在《筆說》中對新安張遇的評價就是十分肯定了:“張遇丁香筆,捻心極圓,束頡有力,可學徐季海‘禹廟詩’字。侍其瑛、諸葛元,皆不能也。”充分體現了徽筆在歷史上的地位。徽筆製作工藝傳承千年,影響廣泛,為徽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歷史貢獻。(註:新安張遇為徽筆製作泰斗)

傳承保護

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毛筆製作技藝(徽筆製作技藝)》項目評估合格,黃山市徽筆工藝研究所獲得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